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果大量工作被機器人代替,那麼失去工作的大量人類怎麼辦?

如果大量工作被機器人代替,那麼失去工作的大量人類怎麼辦?

機器人替代人類的大量工作,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從工業革命開始,只是原來的替代都是簡單的、機械的、或者重體力工作,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機器人開始向智能化發展。如阿里的第一家無人超市,通過智能機器對商品進行感應和識別,從而在屏幕上出現總付款金額,客人只需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進行快速支付,大大減少了排隊和找零的麻煩。

按照一般的市場原理來看,經濟蕭條時期會出現裁員,經濟繁盛時期僱傭也會增加,一增一減從理論上來講,市場可以自己調節。可是現如今這樣的情況將會有些不同:經濟蕭條時期出現裁員,在經濟恢復期或者繁盛期許多企業選擇的並非是「增加僱傭」,而是導入情報技術(AI、機器人等)。那麼因為人工智慧機器人而失業的人,將會怎麼辦呢?其實現在也是很多人正在思考的問題之一,未來大趨勢已經如此,要想解決失業問題該如何做?

機器人拿工資嗎?吃飯嗎?人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要機器人就是為了解放人類的,所以把機器人省下的錢發給人類去消費,給人類更加自由生活的權利,這才是用機器人的目的所在。

如果資本家用機器人替換人類,以為節省成本,可以大賺利潤了,那是資本家還沒想明白一個新時代到來的偉大意義,那就是人的徹底解放!資本主義的利潤經濟模式早該扔進垃圾堆了,屆時,以人為本,一切商品個性化定製,按需所取,人類真正在搞經濟,而不是在粗放式浪費!

機器人的存在,最主要也是服務人的,如果沒有了機器人所服務對象的人,那機器人也沒有工作存在的必要,如果一個機器人,可以服務一萬個人類對象,那麼一個一億人口的國家,就可以有一萬個機器人,以及由一萬個機器人所派生的產業鏈,那麼從理論上來說,有一萬個機器人的國家,最終的gdp肯定比只有一千萬人口,只配備一千個機器人的國家高十倍吧?

將來,即便機器人發展到能夠與人進行同樣的生產活動,甚至比人類做得更好,日常工作和服務事業都由機器人承擔了。但畢竟機器人是人類創造它的,它也離不開人類去控制它、指揮它。

那時,人們的工作會成為生產機器人,設計和開發新的機器人,維護機器人。機器人還是需要人工編程的,並且有的機器人更換電能也都得由人工去操作完成,平時也得靠人來操作和控制機器人為人類干所需要的工作。因此需要大量的機器人編程和操作人員。

有了機器人代替了人類工作,人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旅遊、鍛煉、健身、娛樂等自由活動,其樂融融,這正是人們所追求嚮往的。

關注我!扯你想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力技術講解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時候獅子攻擊野牛時,野牛會一動不動?
清朝為什麼沒人願意娶宮女?

TAG:電力技術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