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越軍用一個加強連守陣地,結果一個加強團進攻卻沒打下來

越軍用一個加強連守陣地,結果一個加強團進攻卻沒打下來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過程中,我參戰部隊因多年未受實戰檢驗,在偵察判斷、組織指揮、兵種協同、火力支援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短板,因而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也發生了令人痛心的損失。甚至我軍集中了相當的優勢兵力,卻突破不了只有少數越軍守衛的防線,實在是令指揮員異常惱火。下面,就介紹一個比較典型的戰例。

1979年2月17日拂曉,對越自衛反擊戰全面爆發。在東線高平戰場,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2軍125師受命向復和進攻,奪取要點,打通公路,創造向東溪、廣淵發展的有利條件。根據復和地區的地形和越軍布防情況,125師決心集中6倍於敵的兵力炮火優勢,採取正面進攻,翼側迂迴的作戰手段,先圍後打,全殲守敵,在一天內奪取復和,打通公路,完成軍區和軍賦予的作戰任務。

進行具體部署時,125師以步兵374團擔任正面主攻,在炮兵火力掩護下,沿水口至復和公路推進;步兵373團配屬步兵375團一個營擔任迂迴部隊,插到復和側後,斷敵退路,協同正面部隊圍殲敵人;步兵375團(欠一個營)為師預備隊,隨時準備加入戰鬥;由3個炮兵團組成軍師炮兵群,以火力支援步兵戰鬥。從這一作戰方案上看,可謂強弱分明,環環相扣,似乎作戰難度並不大。

2月17日總攻發起後,步兵373團及配屬部隊迅速突破邊境,沿3號公路北側向復和發起穿插。開始時候很順利,一口氣前進了7公里。中午左右進至一個叫谷芳的小村莊時,卻遇到了大麻煩。村莊旁邊是一片狹小的谷地,周圍都是林立的石山,沿村莊穿過谷地便可繼續向復和前進。越軍省屬獨立團一個加強連佔據了谷芳附近的石山,依託隱蔽山洞構築工事,以交叉火力封鎖谷地,阻擋我軍前進。

步兵373團急於穿插,忽視了不利地形,一下子就有3個步兵營湧進了谷地中,隊形很是密集擁擠。就在這時,佔據周圍石山的越軍突然開火,以機槍火力向谷地中掃射。猝然遭到襲擊之下,幹部戰士紛紛尋找地方躲避,一時很是混亂。在幹部組織下,戰士們向越軍據守的高地發起衝擊。然而谷地中缺少掩蔽,敵人的火力從三個方向夾擊打來,衝鋒部隊傷亡較大,無法前進。

關鍵時刻,步兵373團的主要指揮員未能有力組織和掌握部隊,雖向師炮兵群申請了火力支援,但未很好使步兵和炮兵協同動作,你打我不打,以致炮火支援失效,炮彈崩起的碎石卻打傷了不少自己人。戰場內的幾個步兵營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協作,自己打自己的,沒有形成合力,反而便宜了越軍,可以從容轉移火力封鎖谷地。

這樣打了幾個小時,我軍毫無進展,消耗了大量彈藥。而越軍躲在山洞裡隱蔽自己,受到的殺傷甚微。此時有幹部提出不必糾纏於谷芳一地,可以一部兵力牽制敵人,主力南移沿公路一線繼續穿插。然而主要指揮員一方面不甘心,另一方面對更改路線猶疑不決,雖向上級申請,又未得到答覆。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打到當日黃昏,戰場情況更加混亂,部隊士氣受到很大影響。因地形不利,彈藥消耗大半,傷員很多,指揮員怕天黑後遭到越軍反擊,更無法掌握部隊,遂收起戀戰之心。經過報告並得到師指揮所批准,全團退出谷芳地區,撤回了邊境一線。

這一仗我軍一個加強團在越軍一個加強連面前受挫,未能完成穿插任務,有很多經驗教訓需要吸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越南媒體是如何進行評論的?
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解放軍有兩支坦克部隊沒打上越軍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