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人生如棋,治國亦如棋,弈者握有生殺予奪之權,落子之前必須仔細斟酌,步步為營,因為舉手無悔,一著失誤可能招致全盤皆輸。因此,自古以來,帝王中大有喜歡下棋之人,也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傳奇故事。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南北朝時期,是圍棋發展的黃金期,出現了很多「棋迷皇帝」。宋明帝在治國方面是一個平庸之主,但他對圍棋的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據史書記載,宋明帝酷愛下棋,但水平卻很差,而且沒有自知之明,喜歡和當時的第一高手王伉對弈。王伉不敢抗命,每次對弈的時候,都要想著法子讓宋明帝,還不時地吹捧他。宋明帝居然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聖手,便越發對圍棋著迷了。

為了讓天下人都能分享到圍棋帶來的快樂,宋明帝大力推廣圍棋,專門成立了一個衙署,叫「圍棋州邑」,還按照九品中正制欽定了圍棋的九個等級,即:入神、坐照、具體、通幽、小巧、用智、鬥力、若愚、守拙,這也是現代圍棋分成九段的雛形。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梁武帝也是出了名的圍棋高手,而且對其十分痴迷。他曾為了下棋通宵不眠,滿朝大臣沒有幾個人能奉陪到底,只有一個叫陳慶之的人能跟他通宵對弈。最後,這個陳慶之被梁武帝提撥重用,成了一代名將。梁武帝不但愛下棋,還喜歡琢磨棋道,曾親自撰寫《圍棋賦》,還在全國範圍內舉行過兩次圍棋大賽。

乾隆皇帝具有很深厚的文化修養,不管在書法、字畫、詩詞歌賦上都有很高的造詣,而且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棋迷。他南巡時曾途經一個叫「聚賢鎮」的地方,看到一個宅院的門楣上高懸這一塊「棋界大王」的金匾,乾隆一看頓覺此人不知天高地厚,認為是個沽名釣譽之輩。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於是,他讓侍衛將主人請出來,決心殺殺他的威風。老頭一看是皇帝來了,趕緊叩頭說:「小老兒怎敢和萬歲對弈。」乾隆說:「下棋本來就是個益智的遊戲,你只管下,輸贏朕不在乎。」兩人擺開棋局,拼殺起來,不過十幾步,乾隆就佔了上風,一會兒工夫便將老頭殺得片甲不留。德勝的乾隆趾高氣揚地說:「你家那個棋王的匾額可以摘了吧。」

等到乾隆南巡迴來之時,再次路過了「聚賢鎮」,他發現老頭那「棋界大王」的匾額還高高掛在門上。乾隆頓時大怒,便找來老頭問罪。老頭說:「啟稟萬歲,小老兒自知欺君之罪。只是前次與萬歲對弈未曾施展本事,因此失誤,所以專候萬歲回朝,冒死相請,再決勝負。」乾隆心想天下還有這樣自高自大之人,一定要讓他輸得心服口服。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沒想到,這次和乾隆對弈的竟是老頭的孫子,可是還沒等乾隆進入狀態,小孩十幾步便將他殺的無路可退了。看到皇帝頭上汗珠滾滾,老頭趕緊上前去解圍,恰好這時一陣風把幾片落花吹在棋盤上,老頭乘拾花之機偷掉了孫子的一個棋子。聰明的孩子馬上明白了爺爺的用意,便故意露出破綻,讓乾隆吃了兩子,最後走成了和棋。

乾隆當然也不傻,這才明白老人前番下棋是有意相讓,他隨即讓人取來文房四寶,御筆親書「棋界聖手」四個大字送給老人,以示獎賞。

一戶人家懸掛棋界大王匾額,乾隆不屑要求對弈,十幾步後心服口服

下棋是古人生活中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也蘊含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圍棋和象棋在中國發源很早,經過歷代的傳承發展,尤其是一些棋迷帝王和貴族的推崇,已經稱成為了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分布於棋盤上的棋子在帝王眼中其實就如同是天下蒼生,所以說治國如弈棋,需要有駕馭全局的膽略和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不知好歹竟向乾隆索要謚號,而且還提出一個十分離譜的要求
朱元璋登基後追封祖先與家人,但在世的只有兩位即他的嫂子和姐夫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