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我們中華民族的萬里長城,鮮為人知的一些歷史事實

關於我們中華民族的萬里長城,鮮為人知的一些歷史事實

長城,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地方,中華民族對它都有著一股特殊別樣的情感。長城萬里,幾乎是一種公知,不過最近很多人說:長城並沒有萬里長。但事實真的是如此的嗎?長城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道防禦工事,還是一道精神象徵,一種隔絕外來侵略的安心屏障。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萬里長城」。

修築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烽火戲諸侯」,裡面的邊疆烽火,就是微小型的長城,至今已經由近三千年的歷史。不斷地發展中,長城不斷加長加高加厚,與草原接壤的中原國家都會主動去修築。秦始皇嬴政統一神州建立秦王朝後,將秦、趙、燕的長城連成一片。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明朝作為最後一個修長城的朝代,長度也達到8851.8公里。我們現在所見的長城就是明長城,亦是達到17703.6里。

長城是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共有十三險關,由東至西橫向分布在北方: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偏頭關、雁門關、娘子關、殺虎口關、嘉峪關、陽關、玉門關。建築長城的材料大都是石頭或特殊木頭,除開在沙漠地區的,其他保存的都較為長久(除開人為損壞)。

長城城牆高度一般在八米到十米以上(現存殘高的長城只有一到四米),這麼長的長城防線,絕不可能隔開幾十米站一個人,因此翻越長城的難度算是挺低的。不過問題來了,對於北方游牧政權而言,他們最大的依仗是「戰馬」,人過來了,馬沒過來有什麼用。就算你用吊籃,五萬軍隊,起碼十萬匹戰馬(一人兩馬),牛羊五萬,後勤奴隸兩萬,這工作量得多大,可能你剛送過來一萬人,就被發現了,大軍圍剿,一點還手的力量都沒有。更現實的是:鑿穿長城。但長城那麼厚,得費好大的功夫,被巡邏士卒發現就是送人頭送軍功。

長城還有一個現實用處是「經濟封鎖」,禁止鹽鐵布匹茶葉等生活軍事必需品進入游牧政權,長城很好的避免了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大規模的運輸貨物出去。而守城巡邏的將士一旦發現,格殺勿論,財貨盡歸自己所有。關閉長城關隘就幾乎禁止了貿易,實現貿易壟斷,打起了經濟戰,很好不戰而屈人之兵。

後金崛起,滿清入主中原,和明朝國策開放貿易、設市集有著極大關係。清朝是唯一一個不大規模修建長城的王朝,因康熙帝的「不修邊牆」令,不過這東西是表面形式大於實際意義的,還是修築了很多的。還有一個原因,康熙帝御駕親征準噶爾部噶爾丹,路過長城,官員們提出要得修繕長城了,並告知費用需三萬萬兩白銀,二十年的時間。一聽到這,康熙就不樂意了,這長城不修也罷,明朝修了長城還不是抵擋不住我大清入關。

到了今天,長城對中華民族來說,不再是鞏固某一個政權的工具,而是承載了中國三千年文明歷史的物質載體。

參考文獻:歷代史書及《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日本在東北尋找五十年都沒找到的改變世界的寶貝,中國用十年找到
打了33年硬仗的南宋名將,為何在一個人死後,卻選擇了出家念佛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