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如此!于謙史可法都是文天祥的「粉絲」!

原來如此!于謙史可法都是文天祥的「粉絲」!

首發:3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關山遠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眼睜睜看著希望,最後一線希望,在眼前被摧毀。這種痛苦,超過死亡。

740年前,1279年的3月19日,在今天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箭矢呼嘯,大海燃燒,一場古代罕見規模的海戰已近尾聲。當兇悍的元軍執刀跳過來,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見回天無力,背著八歲的小皇帝趙昺毅然投海,絕望中的十多萬宋朝軍民亦相繼跳海……曾經創造了燦爛文明的宋朝,就此悲壯謝幕。

在元軍戰船上,此前被俘的文天祥痛苦地目睹了這一切。4年後,經歷了艱難的意志考驗,始終不屈的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天的北京)英勇就義。史載:文天祥殉難後數日,夫人歐陽氏殮屍,他的面目,仍栩栩如生。

但是,文天祥真的「死」了嗎?

1

白鷺洲中學的學生們從文天祥的雕塑前走過。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文天祥死後115年,杭州府錢塘縣,一個叫於仁的中年男子,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有位衣著華麗的神仙,告訴他:「我為大宋奔走,卻不能救大宋於水火,實在遺憾。我現在看到大明再過幾十年,有亡國之憂,我不忍心我華夏民族再遭遇劫難,因此打算投胎來,來做你們於家的子嗣,以待他日拯救大明於水火。」這位神仙,很清楚地告訴於仁:他是文天祥。於仁嚇壞了,趕快遜謝說,不敢當,但神仙轉眼就不見了。

於仁從夢中驚醒後,聽見了嬰兒的啼哭聲。他的兒子誕生了。於仁給孩子起名叫「謙」,就是「以志夢中遜謝之意」。這個故事,見於《先忠肅公年譜》,于謙後人所撰。

這個于謙,不是說相聲的于謙,是在危險時刻扮演「關鍵先生」、堪稱明朝「一代完人」的于謙。

今天看來,于謙系文天祥投胎,應該是其後人演繹,寄託了真摯的想像。但于謙絕對是文天祥的真粉絲,史載,于謙一生都在家裡恭恭敬敬地供奉文天祥的遺像和牌位,就像供奉自己於家的祖先一樣,甚至比供奉自家的祖先還要虔誠。

于謙確實跟文天祥很像。《宋史·文天祥傳》中說他,「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絕對是一個超級美男子。而于謙也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器宇軒昂。正因為形象好,于謙剛剛踏上仕途,就獲得了一次很好的機會:當時有個藩王朱高煦造反,被逮住後,皇帝讓于謙代表自己去訓斥這個逆賊。這一段,《明史·于謙傳》上寫得很精彩:「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高煦伏地戰慄,稱萬死。帝大悅……」可見於謙是一位非常合格的新聞發言人,聲音洪亮,邏輯清晰,措辭精確,把想篡奪皇位的壞蛋罵得趴在地上渾身發抖,心服口服。于謙也因此脫穎而出。

但是,于謙能夠名留青史,絕對不是因為他口才好。眾所周知,人性最為幽深複雜,心裡想的,跟嘴裡說的,有時完全是兩回事。在於謙那個年代,崇拜文天祥是件時髦的事,言必稱文天祥偶像甚至說本人乃文天祥轉世,能夠為自己贏得不少加分——雖然很多人滿嘴浩然正氣,其實內心儘是厚黑;雖然很多人嘴裡在稱頌文天祥,其實所為完全是在效仿大奸大惡然而大富大貴如秦檜賈似道之輩。

所以,真正檢驗一個人的,不在於他說什麼,而在於他做什麼,尤其是在關鍵時刻做什麼。

于謙被後人崇拜的,是他在「土木堡之變」後,挺身而出,拯救了大明王朝。「土木堡之變」,發生在距今570年的1449年,當時一個既囂張且愚昧的太監王振,忽悠皇帝親征去塞外打仗,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結果被瓦剌(蒙古一部)乘機在土木堡(位於今天的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包圍,明軍倉促應戰,一敗塗地。這是明朝開國以來最窩囊的一仗,20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沒,66位大臣(都是精英啊)戰死,明英宗朱祁鎮當了俘虜。這也是明朝由盛到衰的一個轉折點。

明軍潰敗的消息傳來,京城驚恐,似乎末日來臨。一面是挾勝而來的瓦剌驍勇騎兵,士氣正旺,以為北京唾手可得;一面是留守京城的殘餘老弱士卒,惶恐不安,不知京城何日淪陷。實力貌似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怎麼辦?有人建議遷都,但時任兵部侍郎(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作為兵部尚書的部長已在土木堡殉難)的于謙站出來,說:不可!

史載:「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此刻,于謙絕對是文天祥附體——當年,元朝軍隊大舉南下攻打南宋時,宦官董宋臣對宋理宗說要遷都,沒有人敢議論說這是錯的。文天祥當時入朝任命為寧海軍節度判官,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

不能遷都!中國雖大,但放棄了北京,後患無窮!于謙說服了大家,他不是一個玩嘴皮子的,接下來,他精心組織北京的防禦,並親自披甲出戰,在城下擊敗了瓦剌大軍,確實如他父親夢中所聞,「拯救大明於水火!」

北京保衛戰勝利8年之後,1457年2月16日,一個陰雲密布的日子,于謙被冤殺。《明史》評價他:「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2

北京府學衚衕小學合唱團和同學們合唱《正氣歌》。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無獨有偶,于謙死後144年,在開封府祥符縣(今天的河南開封市祥符區雙龍巷),一個男嬰誕生了,此前,他的母親夢見文天祥來到她的屋裡而受孕懷胎(見《明史·史可法傳》:「妻尹氏有身,夢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可法」之名,即效法文天祥。

「託夢而生」,自然也有演繹成分,但無疑寄託著父母對他的期許。跟于謙的時代不一樣,史可法出生時,大明王朝已經岌岌可危,亟須力挽狂瀾之人。

1645年5月20日,在清軍紅衣大炮的轟擊下,揚州城破,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平靜地迎來了死亡,時年44歲。當時清軍圍城已久,明軍分崩離析。清軍多次勸降,史可法堅拒,殉難後,在亂軍中連遺體都沒找到……他一生崇拜文天祥,如果學習自己的偶像,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願意嗎?史可法,關鍵時刻,沒做一個口是心非之人。

史可法的故事,廣為人知。但在明末清初、山崩地裂之際,史可法不是一個人在堅持,而是有一個捨生取義的群體,其中很多人,均以文天祥為榜樣。

傅冠,崇禎、隆武兩朝的大學士,清軍打來時,他已被彈劾致仕在家,因不願投降,藏身於福建邵武一門生家,卻被門生出賣,獻給清軍。清軍將領很恭敬,勸降,堅決不從;再勸他先剃髮,堅決不從。清軍大怒,此刻站在死亡面前的傅冠,說出了一段話,至今仍蕩氣迴腸:

「汝知千古有文文山乎,我鄉先進也。吾鄉無叩頭宰相,但有斷頭宰相耳!」

文文山,即文天祥(號「文山」)。傅冠跟文天祥一樣,都是江西人。

臨刑前,傅冠賦絕命詩:「幻影落紅塵,倏忽成今古。名義重為山,以身棄如土。四顧環刀戟,輾轉不得死。矢念終不移,皎日有如此。」史載:傅冠被殺時,血濺一地,久而猶鮮。圍觀的群眾,潸然淚下,無不感佩他的忠義。

危難之際,最能看清一個人的品格。

兵部侍郎袁繼咸,江西宜春人,也是遭人出賣,獻給清軍邀功請賞。在九江,清軍對袁繼咸禮遇甚優,設宴招待,袁繼咸就假說自己吃素,酒肉不沾。清軍又允諾只要他願意出面招降江西等地抗清武裝,仍委以總督職位,袁繼咸斷然拒絕。囚禁期間,袁繼咸欲自縊死國,被人發現而沒有成功。清軍將袁繼咸押解北京,路上,他效仿江西老鄉、南宋官吏、詩人謝枋得(字疊山)那樣不吃不喝,想餓死以全節義,但最終還是沒有成功。押至北京囚禁後,清廷仍不斷以高官厚祿勸降袁繼咸,他的一些門生已經入清為官,環繞而跪,痛哭勸降,均遭到袁繼鹹的嚴詞拒絕。他仍舊戴明帽,著明服,拒絕朝見清帝。

一年後,清廷讓他選擇:是跪著生,還是站著死?他毫不猶豫選擇了站著死。他給後世留下了慷慨激昂的絕命詞:「大官好作,大節難移。成仁取義,前訓是依。文山、袁山,仰止庶幾。」「袁山」乃袁繼咸自號。「文山」「袁山」並列,確實無愧。

今人很難想像,改朝換代之際,漢奸如麻,卻也有這麼一個群體,人人以文天祥為榜樣,從容赴死:

張煌言,南明魯王政權兵部尚書,堅持抗清,拒絕勸降:「寧為文文山,不為許仲平」(許仲平是金亡後仕元的一個官員),後被俘不屈而死。

楊廷麟,南明唐王政權兵部尚書,贛州城破後投水殉國。他自號「兼山」,意在以文天祥(號文山)、謝枋得(號疊山)兩山堅貞不屈的氣節為榜樣。

瞿式耜,南明永曆政權兵部尚書,在桂林城破後被俘,獄中多次拒絕勸降,賦詩明志:「蘇卿絳節惟思汗,信國丹心止告天。」以蘇武、文天祥為榜樣,保持氣節,以身殉國。

張肯堂,南明魯王政權大學士,自縊盡節,死前留絕命詞曰:「難賦《歸來》如靖節,聊歌《正氣》續文山。」表達了繼承文天祥正氣,為國盡忠的信念。

……

3

北京文天祥祠春祭,參祭人員在典禮上祭祀愛國主義英雄文天祥。新華社記者陳君清攝

在今天,讀明末清初一群士大夫效仿文天祥而紛紛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時,不由肅然起敬。在當年由北到南,滿清鐵騎狂飆突進時,這些士大夫的抵抗,是堅強然而無望的,但在他們堅強而無望的抵抗中,歷史的天空下,始終有一首微弱卻從未斷絕過的主題曲,那就是文天祥的不朽文字: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們都是英雄。

什麼是英雄?英雄不是投機者,不是利己主義者,不是錦上添花、皆大歡喜的人,甚至是不合「時宜」者,不為當時、今後一些人所理解者,譬如文天祥,一直在苦苦抵抗元軍,但是,當宋朝皇帝、太后都投降了,最後的小皇帝也蹈海自盡了,所謂「忠君」,已經沒有了對象,為什麼還在苦苦抵抗?而且,蒙元鐵騎縱橫天下,苦苦抵抗,又有什麼意義?

但文天祥就是在苦苦抵抗。《宋史·文天祥傳》的後半段,讀來令人黯然神傷:那是一個逆境中的男人,心力交瘁,疲於奔命,他既要儘力對外抵抗兇悍的元軍,又要為應對內部無休止的掣肘而煎熬,歷史的悲哀正在於此:無論宋末還是明末,即使大廈將傾,仍然免不了一夥內訌拆牆的人。換作常人,早就心灰意冷。但文天祥,還是在苦苦抵抗。他的身邊,不乏追隨者,大多是「力戰而死」「不屈而死」。

他的理由,寫在犧牲後的遺書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追求的,是一個「問心無愧」!這四個字,常常掛在人們嘴邊,也成為自我解脫、自我安慰的口頭禪,但真正做到,能有幾人?而去除個人恩怨得失,一心只為國為民,問此心無愧的,又能有幾人?

于謙性格剛直,滿心只想振興國家,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勛臣、皇親國戚,憎恨他的人很多。在危難時刻,于謙能夠挽狂瀾於既倒;但是當敵人退去、危險消除,此前積累對於謙的怨恨,集中爆發,最終導致了他的冤死。處死於謙的理由,是「意欲」,與許多年前岳飛因「莫須有」而死,何其相似!

害死於謙的罪魁禍首,叫徐珵,當年因「土木堡之變」、瓦剌即將兵臨城下而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後來此人換了個馬甲,改名徐有貞,居然又混成了高官,但他跟于謙不一樣,于謙出於公心,對事不對人,但徐有貞雖然換了名字,仍然耿耿於懷當年被于謙罵了一句,仇恨的種子在體內蓬勃生長,最終找了一個借口,置於謙於死地。

這就是英雄與小人的區別。小人不在乎「問心無愧」,當然,他們努力降低標準、突破底線,也能自我安慰「問心無愧」。但于謙是真正問心無愧的,就如他的詩句,如此契合文天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英雄,往往是悲劇的主角,誠如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所寫的那樣,「那些被命運高高舉起、送入英雄殿堂的人們,無一不是以強烈的個人意志與跌宕的歷史宿命碰撞」,在看似不可逆的大勢之前,他們挺身而出,而不會給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譬如史可法,當清軍已重兵壓境時,他還得費力調解明軍的內訌,安撫那些飛揚跋扈的軍閥,他身居督師高位,但守揚州時,「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他完全有理由溜之大吉:這個爛攤子,憑什麼要我一個人來收拾?多麼充分的理由!但他仍堅持下來,揚州城破前四天,史可法給家人捎上最後一封遺書:「北兵於十八日圍揚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來!法早晚必死……太太苦惱須撫,四太爺、大爺、三哥大家照管……書至此,肝腸寸斷矣。」

英雄並非無情,但世事已如此,英雄也如常人一樣放棄,那還會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延續嗎?

4

南京市民從文天祥的「正氣歌」前經過。新華社發

1935年,日寇即將全面侵華,國民政府先後從英國和德國進口魚雷快艇13艘,組建為四個中隊,分別命名為「文天祥中隊」「史可法中隊」「岳飛中隊」和「顏杲卿中隊」。

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上將在抗日前線殉國後,忠骸運回重慶北碚,安葬於雨台山麓。墓塋依山而建,馮玉祥親題隸書「張上將自忠之墓」墓碑,並借史可法揚州梅花嶺殉國並葬衣冠墓於嶺之義,將雨台山改名為梅花山。

讀到這些故事,感慨萬分:中國人對英雄的崇拜,如一條無形而又堅韌的長線,貫穿於歷史之中,正是破解中華文明為何能夠歷經劫難而延續數千年的密碼。

文天祥擁有很多崇拜者,而他崇拜的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諸葛亮集智慧與忠誠於一身,力主恢復漢室,鞠躬盡瘁,後人常以他為自己行事的典範和楷模。南宋初年,岳飛拜謁武侯祠時,觀竟至淚下,轉側難眠,心神激蕩,遂筆走龍蛇,書《前後出師表》以抒胸臆,嘗言「讀《出師表》而不泣,則其人必不忠也。」成都的武侯祠,南陽的武侯祠及湯陰的岳廟,至今皆有岳王所書碑文拓本。

到了南宋末年,山河破碎,大劫將至,文天祥更對諸葛亮當年的作為感同身受,托古言志,抒發莫以成敗論英雄,唯留丹心照古今之志。不朽名篇《正氣歌》中,稱頌《出師表》是「鬼神泣壯烈」,將孔明與齊太史、董狐、張良、蘇武、管寧、祖逖、嵇紹、顏杲卿、張巡、段秀實等人並列,共為「凜冽萬古存」的華夏先賢。

諸葛亮的偶像,則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樂毅,他年輕時,「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春秋初期著名政治家,受齊桓公重用,在齊國推行改革,使國力大增,然後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的第一個霸主,被後人視為賢相的楷模。樂毅,戰國時燕國的名將,燕昭王時,曾率軍攻打齊國,先後攻下70多城池,得封昌國君,被後人視為武將的楷模。

《論語》上說,「見賢思齊」,確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在《宋史·蘇軾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東漢范滂在母親精心教導下,成長為一個不畏奸佞、清正廉潔的賢臣,後來為了道義,慷慨赴死,年僅33歲。千年之後,少年蘇東坡聽了范滂的故事,抬頭仰望著母親,問她:「自己長大後也要做范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蘇母回答說:「你若是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

被譽為「大明第一牛人」的王陽明,他的偶像是東漢開國功臣馬援。馬援戰功赫赫,年邁之際仍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為「馬伏波」,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崇敬。

王陽明15歲時,出遊居庸關,考察邊關要塞,縱覽山川地形,途中做了一個夢,去拜謁了馬伏波廟,並題下夢中絕句一首:「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鬢毛皤;雲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41年之後,王陽明往廣西平定叛亂,凱旋途中,拜謁了伏波祠,並作詩兩首,題曰《謁伏波祠》,序曰:「此予十五歲時夢中所作。今拜伏波祠下,宛如夢中。茲行殆有不偶然者,因識其事於此。」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一個崇拜英雄的民族,充滿希望。

5

崖山海戰,大宋滅亡,後人有種說法「崖山之後無中國」。

但歷史早已證明,此論錯矣!

中國永遠在這兒,因為有一代又一代崇拜中國英雄、延續中國精神的中國人。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日行一萬步」竟然是個營銷騙局?每天到底該走多少步?
石家莊「削山建別墅」追蹤:被查40多次,確認違規,正晝夜不停地拆除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