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榆葉梅的鑒賞與栽培養護

榆葉梅的鑒賞與栽培養護

榆葉梅(小桃紅)的鑒賞與栽培養護

花木君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三)

【清】繆烜

杏花枝接榆,花簇如郁李。

佳名榆葉梅,簪滿村中姊。

這是清朝咸豐年間人繆烜寫的一首關於榆葉梅的詩詞,詩詞淺顯,然而這是較早描寫榆葉梅的詩詞,說明是將杏花嫁接在榆樹上,花色粉紅,團花錦簇,猶如郁李。事實上詩人可能有所誤解,榆葉梅並非如此嫁接而來。

榆葉梅(學名:Amygdalustriloba),又名小桃紅、榆梅、榆葉鸞枝等,為薔薇科、桃屬落葉(半常綠)灌木。高2-3米;枝條開展,具多數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短枝上的葉常簇生,一年生枝上的葉互生;葉片寬橢圓形至倒卵形;花1-2朵,先於葉開放;萼筒寬鐘形,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無毛,近先端疏生小鋸齒;花瓣近圓形或寬倒卵形,先端圓鈍,有時微凹,粉紅色;果實近球形,頂端具短小尖頭,紅色,外被短柔毛;果肉薄,成熟時開裂;核近球形,具厚硬殼,兩側幾不壓扁,頂端圓鈍,表面具不整齊的網紋。花期4-5月,果期5-7月。

榆葉梅是北方特有樹種,原產中國北部,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現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分布。主要培育繁殖基地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區。

榆葉梅原種為實生種,並非園藝品種,也就是說,開首詩詞的作者以為是桃花嫁接在榆樹上而來,這是對植物了解不多的原因,況且榆科和薔薇科親和力不強,很難成活並且變為新品種。

榆葉梅由於葉片像榆樹葉,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在我國有幾百年的栽培歷史,雖然時間不長,然而卻受到人們青睞和關注。原因是北方早春花卉較少,並且古人欣賞梅花,遺憾的是梅花大多生長在長江流域,北方較難成活,而榆葉梅,即有梅花的花形,又有桃花的粉艷花色,葉片又如榆葉,青綠可人,再加上極為耐寒,因而從東北移栽到北京後,立刻受到人們青睞,幾百年來經過不斷培育選種,如今品種多達幾十種。

榆葉梅現在有很多省份都在培育繁殖,常見品種有單瓣榆葉梅(花朵較小,顏色粉紅或粉白色,接近野生原始種。)、半重瓣榆葉梅(花朵粉紅色,花萼5?10片,花瓣10片左右。)、截葉榆葉梅(葉近三角狀,花粉紅色,耐寒力強。)、重瓣榆葉梅(花是粉紅色,花期較晚。)、鸞枝榆葉梅(小枝、葉柄均為紫紅色,花萼10片,5片呈三角形,5片呈披針形,花朵比較小,顏色為粉紅色,或是稍帶紫色,花期較早。)等,其中以重瓣和鸞枝榆葉梅栽培最多。

榆葉梅枝葉茂密,先花後葉,花朵繁茂,花色嬌嫩,粉紅鮮艷,遠望去猶如彩霞,雲蒸霞蔚,在園林上經常把榆葉梅和連翹、迎春等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有的將榆葉梅栽植于山石之間,相互襯托,相得益彰,具有很好的視覺衝擊力。

榆葉梅的繁殖有多種方式,常採取嫁接、播種、分株、壓條等繁殖,而嫁接繁殖,多採用桃樹、杏樹、李樹等薔薇科親和力較強的樹種作為砧木。

榆葉梅適應性強,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和腐殖較多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可耐輕度鹽鹼土,以通氣良好的中性土壤生長最佳。然而榆葉梅不耐積水,因此土壤忌排水不良的粘性土。

榆葉梅喜濕潤環境,也較耐乾旱。地栽基本上不需要過多管理就可以正常生長,盆栽澆水原則「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夏季增加澆水頻率,冬季減少澆水次數,以偏干為主,另外盆栽要注意防寒保溫,避免凍害,地栽則可正常越冬。

榆葉梅喜肥,地栽定植時可施用幾鍬腐熟的牛馬糞做底肥,盆栽則在土壤中拌入骨粉、餅渣或雞糞等動物糞便作為基肥,每年春季花落後,夏季花芽分化期,入冬前再追一次肥,可用餅肥水或者磷鉀肥追肥,非常有利於植株花後的生長,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枝繁葉茂。

榆葉梅在園林中最常用的樹形是「自然開心形」,在製作盆栽盆景時,採取從幼苗蟠扎造型,也可在田野採掘古樸樁材製作盆景,榆葉梅適宜斜乾式、卧乾式、垂枝式等盆景造型。

以上就是關於榆葉梅的鑒賞以及一點養護經驗,如有不到之處,敬請諸位花友盆友們批評指正,謝謝!

(部分圖片源自網上,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3-22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千金榆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竹林七賢」之:長袖善舞的吝嗇鬼王戎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