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雄偉王陵被洗劫一空,年輕考古隊員憤怒腳踢墓門,卻踢出上億國寶

雄偉王陵被洗劫一空,年輕考古隊員憤怒腳踢墓門,卻踢出上億國寶

西夏,可以說是個頑強的國家。作為一個党項人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地區小國,時常面對宋、遼、金等國家的軍事威脅,卻一直屹立不倒,直到史無前例的蒙古大軍出現,才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年)滅亡。189年的建國歷史,他們吸收漢、藏等各民族文化精髓,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西夏文化。但是在滅國之後卻消失的一乾二淨,連他們留下來的文字到如今也成了「死」文字,無人能解。後人們只能在西夏國留下來為數不多的遺址中尋找端倪。

在西夏遺址中最有名的當屬承天寺塔和西夏王陵,而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市以西約30千米的賀蘭山東前,方圓50多平方公里,有9座帝王陵墓,200餘座王侯勛戚陪葬墓,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築群體,被稱之為「東方金字塔。」

西夏王陵遺址其實在明代就已經被發現過,而現代發現的時間是1972年。當時有部隊的士兵在修建小型軍用機場的時候,發現了一些造型奇特的陶器,並且馬上停下施工,上報給文物部門。考古隊在經過批准後懷著對神秘西夏的嚮往,開始進行保護性發掘。發掘沒多久,就發現了磚牆上一行行的方塊文字,雖然大家都不認識,但根據史料記載確認是西夏遺址無疑了。

神奇的是,這片陵墓都距今700到900年左右,在當年滅國之時,已經遭到了蒙古軍隊的嚴重破壞,後來還不斷有盜墓賊的侵入,但以夯土築成的王陵主體卻屹立不倒,而且周圍寸草不生,不落飛鳥!對此有歷史學家解釋可能是古老的西夏夯土技術,匠人在夯制的時候加入了某種神秘物質,或是有毒的汁液,所以讓植物無法生長,飛鳥不敢靠近。這麼多年過去還在起效,如果真的有這種技術,那可是「黑科技」啊!還有考古學家解釋為北斗七星陣法的「氣場」,具體何種原因目前還沒有完整科學的解釋。

西夏王國是一個篤信佛教的國家,所以王陵裡面還建了佛塔。內里有巧奪天工的工筆壁畫,還有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藝品和方磚等製品,為研究西夏歷史文化提供了很多重要資料。而到了1977年,在M177號墓的考古當中,令人失望的一幕出現了。

原來考古隊挖了好幾個月,進入地下深達21米,卻發現這裡已經被破壞的很徹底,內里的文物也基本被洗劫一空。在進入主墓室的時候還發現了盜洞和被炸的痕迹,也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盜墓賊乾的,連墓碑都帶走了。此情此景,考古隊的專家們當然大失所望,因為裡面的珍貴文物被盜後,那些具有重大歷史信息的資料就很難找到了。

當時考古隊的一名年輕隊員看著滿地的碎片,很是氣憤,年輕氣盛之下,一腳就踢向了已經被盜墓賊破壞過的墓門,這塊木製的腐爛墓門也轟然倒塌。而正當大家準備收拾東西開始做現場保護之時,其中一位考古學家指著墓門倒塌的下面大喊:「快看,門下面有東西!」

塵土瀰漫中,大家驚奇的發現,原來在墓門倒下之後,有兩隻尖尖的角「破門而出」,大家趕忙將門移開,一件金燦燦的超大銅牛出現了。原來盜墓賊在炸墓室的時候,剛好把墓門炸的掩蓋住了這件鎏金銅牛,讓此件國寶幸運的躲過了賊眼,也讓我們終於見到了西夏王國的超高工藝。

鎏金銅牛現為寧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對外展出時的投保金額高達2億元!如此精美的牛造型文物,說明牛在西夏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牛耕對發展西夏農業經濟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鎏金銅牛重達188千克,身長1.2米,體態健壯碩大,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完整的西夏鎏金工藝品。它為青銅製作,外表通體婆金。製作時需要將冶煉、模具雕塑·澆鑄、拋光和姿金等工藝集於一體,代表著西夏最高的鑄造水平。銅牛做卧地休息狀,神態祥和,它和遺址中其他出土的建築、金屬器、石雕、文字等文物,一起成為已經消失的西夏文明的見證。它被盜墓賊遺漏,卻讓我們欣賞到如此美麗的文物,實屬幸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小孩一跤摔出巨大古墓,遍地都是國寶!文物先進技術改寫中國歷史

TAG:收藏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