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經濟無「硬著陸」跡象

中國經濟無「硬著陸」跡象

中國經濟發展方向與前景備受外界矚目。2019年初,許多經濟分析人士聚焦中國,對新一年的中國經濟形勢給出了自己的評估。日前,美國投資公司銘基亞洲分析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發表分析文章表示,中國的經濟放緩速度並沒有超出預期。中國政府一系列政策調整,將促使2019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活動表現更加強勁、市場情緒更加積極,並不存在一些分析人士擔心的「硬著陸」跡象。

經濟增速放緩在預期內

羅斯曼從國內消費、製造業、房地產等方面分析表示,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在預期之內。

羅斯曼認為,中國國內消費情況整體良好。收入是影響消費者開銷的基礎。從收入方面來看,中國國內2018年第四季度的實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6.9%下降至6.2%,這一微小的放緩程度符合預期。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增長率與2016年第四季度的6.3%大致相同。從消費結構來看,儘管2018年汽車銷售放緩幅度較大,但第四季度的家庭消費同比仍增長了8%,這反映了中國消費者用於服務的支出份額在不斷增加。當下,用於服務的支出佔到中國家庭消費的44.2%,比一年前增長了1.6%。此外,消費狀況良好的另一個反映是,2018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高於2017年的58.8%。

除消費之外,中國的製造業(除去汽車板塊)在第四季度也保持了健康態勢。第四季度中國工業的增加值增長速度與2017年同期相比只是稍有放緩,且這一適度的減速主要是由於汽車銷售的減少及其所導致的汽車產量下降。製造業和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也保持強勁。2018年第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了7.2%。製造業資本支出尤為強勁,同比增長了11.6%。

此外,2018年資本形成總額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下降至32.4%,顯然中國經濟再平衡取得了重大進展。值得注意的是,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8.6%,這表明中國已不再是出口主導型經濟體。

積極信號提振市場情緒

羅斯曼表示,儘管經濟增速放緩未超出預期,但此前中國國內市場情緒仍受到了多個方面的影響,包括對中美貿易摩擦的不安、民營企業得到的支持力度、政府為降低金融體系風險採取舉措可能帶來的影響等。但他認為,隨著一系列政策調整,市場情緒會在2019年下半年得到改善。

羅斯曼預期中美之間會在上半年達成解決方案應對短期貿易摩擦。特朗普似乎意識到,解決該問題並取消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對他的連任非常重要,因而採取更為現實的談判策略。中方也了解美方的要求,並希望避免摩擦演變。對此,英國智庫經濟學人日前發表預測文章,因中美貿易摩擦出現緩和趨勢上調了對中國對外貿易的預期。此外,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正式通過。這些積極信號的釋放被外界迅速捕捉。經濟學人智庫預計,2019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將有所增長。

中國政府公開表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通過政府為降低金融體系風險作出努力,影子銀行大幅減少。儘管這些變化可能會為一些民營企業帶來短期的「痛苦」,但無疑有利於金融體系的長期健康發展。銀行監管部門的一系列舉措,旨在增加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支持,將對企業界的情緒帶來積極影響。

此外,由於整體經濟保持健康狀態,採取適度的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包括進一步減免稅收以及基礎設施支出的小幅增長等政策微調措施,不會給經濟造成大幅刺激。其目標是提振市場情緒,確保經濟放緩逐步推進。羅斯曼表示,所有這些因素會使下半年中國國內市場情緒得到提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魏晉南北朝類書編纂研究》出版
方世南: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