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殊勝無比的懺罪本尊金剛薩埵觀修竅訣

殊勝無比的懺罪本尊金剛薩埵觀修竅訣

當我們造惡業時,內心裡有無量無邊的執著,它們集中在一起,心裡亂得不得了,好像要爆炸的一種狀態。

現在懺悔的時候我們緣空性,用空性的道理可以思維:一切諸法是完全沒有一點自性的,我們當時這麼執著它有自性,實際上是一點點自性都沒有。然後心裡一直緣在空性的思維之上:金剛薩埵,您是這樣證悟空性,那我也向您學習;您用光明的心證悟空性,我也要如是而行。

並且深入思維:我心在造惡業的當下這個做為理由的執著心是錯誤的;現在從空性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執著心沒有一點點的立足之地。當時造惡業的時候我們的心裏面處處都是執著,現在通過思維空性來消除它。

空性的道理可以讓我們的執著一下子松下來。所以四力懺悔之一的對治力,在懺罪過程中思維空性是最有力量的。

持百字明的時候,我們要向金剛薩埵祈請,我們內心要有一種自己很可憐的感覺。因為輪迴中的痛苦,還有造下業障感果時的痛苦好像時時在提醒我們。

然後要觀想金剛薩埵很願意,非常慈悲想要救拔我們的心。關鍵是我們在祈請時要有力量,比如百字明要念的時間遍數,內心至誠祈請也要能夠達到圓滿,我們之間的緣分才夠,他能聽得到我們內心的呼喚,那就剛好接上了。

百字明咒語有它自身的意思,但是我們沒必要細細去分辨,我們主要是思維其中蘊含的法理。能夠懂得咒語的字面意義,當然有好處,但是不等於不懂的話得不到加持。

因為咒語只是一種聲音,這個聲音會有一種宇宙能量的作用,本身就有這個功能,所以我們不用多擔心。

可能我們很多人都不懂咒語的意思,包括很多修行人也不懂,但它還是會起作用。當我們念咒語的時候,可能有想裡面的意義、蘊含的法理,但是也有可能沒有想咒語本身的意思,而是更深廣的思維。

比如說我們持百字明的時候,只是想字面的含義,反而會受限制,被這個字這個詞這個發音等綁的緊緊的。我們應該念的是百字明,但心裏面思維得更深廣,並且向本尊祈求加被,這樣子效果會更好。

我們觀想本尊時,最略的觀想是我們的身語意分別為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更廣的觀想是我們的五蘊轉為五方佛。再廣的是一百種法的轉變:五蘊轉為五方佛,六根轉為六菩薩,五欲轉為五金剛母,四大轉為四佛母(一共是二十尊)。

這裡面每一個本尊都有五蘊,又對應五方佛,這樣算起來是一百種。這樣觀想可以幫助凈化掉我們自身非常細微的業障,使我們不凈的五蘊、六根、五欲、四大都得到凈化。所以百字明在凈罪方面是很有加持力的。

祈求的時候呢,要想到我們在無始無終的輪迴裡面流轉了無量劫的時間,見到這麼多不同的人,遇到無數次不同的境,然後造各種各樣的業,最終感千變萬化的果。

我們要盡量想得很廣,好像把整個生生世世發生的事情都要回憶起來,這樣心裡所要懺悔的內容就會有很多,懺悔的力量也會很強,否則好像能想到的只有一兩個罪障這樣小小的部分,那樣是不夠的。

首先要生起祈請的心,並且對過去所造的業也要思維。如果想不起來的話,那麼我們今生面對的很多問題應該是可以想起來的,而且會很詳細:比如自己的小孩、父母,或者自己的工作感情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要想到這些都是被業力所束縛:就像我們會出生在哪裡,是無法選擇的,被業力所決定;我們出生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和遭遇,也是業力決定的。如果業改變,這些也是隨之而變化的。

所以現在我們的懺悔就是要改變過去的這些業。透過這樣的思維,我們的心力會變強,會生起向金剛薩埵猛力祈請的心。

不僅總的也要想,別別的也要做思維。

別別的意思是指我們個自生活里體會到的各種各樣的障礙:健康方面的、父母孩子身上可能發生的、或者是我們自己未來會怎麼樣?會有讓人擔憂或者害怕的事情發生嗎?有這樣的業存在嗎?想要把這些業消除乾淨。

比如說我會以什麼方式面臨死亡?這是大家都害怕的,那麼就要盡量認清如果不能好死的這個業是什麼?然後祈求金剛薩埵的力量消除它,祈請當自己死的時候內心能夠生起善心,然後不會那麼受苦等等這些。每一個人都有各種對未來的一些恐懼,這樣思維並祈求。

觀想凈除罪障時,我們特別要想比較重的一些罪,比如不孝順父母、或者是殺生、誹謗佛、法、僧眾、欺騙比較窮的人等等,把做的這些錯事都想一想。

我們還可以思維過去生道次第的法修得不好,今生也不能如理精進地修行……,我們要特別思維這些過失並將它們凈除,把這些障礙都連根拔掉。希望在道次第的修行路上能夠順緣具足,違緣消離,無論何種法類的證悟都能夠迅速圓滿地生起,這些方面要多多祈求。

金剛薩埵的甘露是白色的,代表空正見非常清凈,非常敏銳,具有高度的智慧。所以甘露一降下來,加持我們的整個經脈馬上就通了,經脈裡面塞住的煩惱或各種使身心不堪能的這些東西,整個一下就疏通了,要這麼想。

但是如果僅僅想到甘露的顏色形狀和一團黑黑的障礙,這種觀想的作用不大。重要的是要觀想降下來的甘露的體性是什麼?然後我們所要凈除的內容是什麼?這個要辨認得詳細清晰。

比如說業果之間的關係,業的過失會直接影響到果。無始以來我們所造的各種各樣的業都留在心續當中,有沒有這些惡業的正對治呢?我們可以說,整個道次第的法,所有成佛的因,都是與每一個惡業相矛盾的。

比如說《菩提道次第廣論》從依師開始、睱滿,從下士,中士,上士,然後《密宗道次第廣論》裡面的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最後無學雙運的佛的果位,這些所有的法與我們造的惡業都相違。

它們的存在肯定能對治掉惡業,這是法爾如是的法則。此消彼長,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與惡業相違的東西辨認清楚,包括整個下、中、上士,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道理,然後《密宗道次第廣論》關於密乘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這些法都是可以想起來的。

降下來的甘露的體性,就是這些法,就是對這些法證悟的體性。

可能在我們的認知裡面,空性是空性,緣起是緣起,我們是分開來理解的。但是實際上空性跟緣起是一體的,就像「空即是色」,從空裡面了解的色法,才是真正對色法最正確的了解。

那一樣,所有的法類,比如說睱滿、無常,皈依、業果等等,如果能夠從空的角度去理解:空即是睱滿,空即是無常,空即是三寶,空即是業果……這樣子去了解才是真正了解了這些法的內涵。

當甘露降下來的時候,從它是樂空無別的智慧的角度,從下,中,上士道的這些法的證悟的體性,確認它們是我們所要懺悔的惡業的正對治。從甘露的體性來思維的時候,可以思維整個道次第的內涵。

這樣子觀想的同時可以很篤定地感受到,我們無始以來心續當中所造的那些惡業能夠被徹底凈除,這是毫無疑問的,不是那種自我欺騙的感覺,這是通過正確地思維法理之後而產生的非常踏實的感覺。

持誦百字明結束後,我們要念《心經》。

念誦《心經》的作用是最後籍由一切佛菩薩空正見的力量,凈化我們的罪障。空正見才是最有力量的,能夠真正起到凈化的作用。

如同《四百論》裡面說的,我們哪怕只是對空性有一點點最基礎的體認,就能凈除掉我們整個的業障。

還有《廣論》裡面說的四力懺悔里的對治力,比如說念《般若經》,思維空性。因為《般若經》裡面講的就是空性的道理,所以空性的這個法對治業障是非常有力量的。

雍增益西嘎措,是很有名的一位祖師,他在修金剛薩埵的儀軌裡面,特彆強調我們持百字明之後必須要念誦《心經》,他還特彆強調應該如何觀想。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卡智慧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要像敬佛那樣敬眾生?眾生又沒有佛的功德
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能稱得上「甚深緣起見」

TAG:唐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