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後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豬肉價賣掉

書生借住尼姑庵,逃出後骨瘦如柴,皇帝大怒將尼姑按豬肉價賣掉

尼姑庵和寺廟都是佛教聖地,只是因為裡面居住僧徒的性別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叫法。

但是由於佛教和道教等教派思想的融合,寺廟還是保持其原有的佛家特性。

尼姑庵就不同了,有許多尼姑庵里就沒有那麼多的戒律。

元末明初,和尚出生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入寺廟為僧的女人,用法律作了相當嚴格硬性要求。

不到一定年紀的女人是不準削髮為尼的。

而到了後面的明英宗時期,有一個尼姑庵的尼姑,被皇帝下旨全部按豬肉價賣掉,這些尼姑到底因為什麼惹惱了皇帝?

話說朱元璋也是和尚出生,但是其登上寶座以後對出家為僧的男性的年紀做了嚴格的要求。

據明朝法律記載,男子出家必須在二十歲之前,就是說20歲以後平民是不準出家為僧的。

而對於女子削髮為尼的年紀要求剛好相反。

女性為尼必須在40歲以後,在建文帝當朝的時候,年紀要求在59歲以後。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對僧尼的管理不是特別嚴了。

很多女性因為家庭不和睦,反正是各種因素,動不動就跑到尼姑庵里去了。

可以說剛開始時,明朝的女性受到各種打擊,被迫跑到尼姑庵里去躲避壓迫。

進尼姑庵後還是要削髮的。

但是久而久之,許多人因為不是虔誠的宗教信仰,而出家的。

更多的是把尼姑庵看成了一個避難所,一旦男人們找上門來,很多女人又會回心轉意。

佛門也看重慈悲心懷,所以也持一種包容的心態,這就造成很多女人跑到尼姑庵避難。

但是不削髮了,只是在平日里戴了個尼姑的帽子,脫掉帽子就不影響女人的妝容。

這些女人生活在尼姑庵中,各種各樣的女人都有。

那這些尼姑是因為什麼居然驚動了明朝的英宗皇帝的。

當年一個年輕力壯的舉人要去京城參加會考,小夥子走著走著,天色漸漸的晚了下來。

小夥子加快腳步,想儘快走出非常偏僻的小道,找到一戶人家落落腳也好,免得晚上遭受野獸的攻擊。

小夥子看見前面的不遠處露出了一個屋檐,欣喜的奔了過去,但是走近才知道,是一個尼姑庵。

小夥子正在猶豫要不要進去,被庵里的女人發現了。

小伙便詢問前面可有普通人家,那個尼姑說前去50里地也沒人家,不如就在此休息一晚,明日趕路。

小夥子畢竟是書生,還是怕在荒山野外露宿就卷在庵大門的一角休息。

小夥子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噩夢就從那個晚上開始了。

他沒想到這些尼姑庵里居然有這麼多沒有削髮的假尼姑。

而且這些假尼姑還特別的壞,一群人開始沒日沒夜的折磨他,在尼姑庵的一個月里。

他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了,人也變得骨瘦如柴。

幸好那天吃了一些特別補氣的食物,這個小夥子心生一計假裝拉肚子,來回的跑茅坑,最終從尼姑庵里跑了出來。

跑出尼姑庵後,外面的空氣都新鮮了許多,跑到另一城鎮的時候,他還驚魂未定。

早知道當日還不如在外野宿,他見人就將這件恐怖的事跟別人說,以免他人遭受不測。

沒過幾天這件事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去了,明英宗勃然大怒!

明英宗為了懲罰當朝的宗教寺廟庵院的不正之風,於是下旨將那個尼姑庵里的尼姑,一個個過秤。

秤出重量後,按當時豬肉的價格賣給那些沒有老婆的人。

對這個尼姑庵嚴懲之後,全國各地許多的假尼姑紛紛跑出尼姑庵,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全國的宗教風氣得到了扭轉。

那些想把宗教寺院變成避難所,卻在裡面做齷齪事的人,敗壞了整個國家的宗教信仰。

宗教對封建社會的統治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宗教的信仰裡面也是有著很高的道德約束。

到了清朝嘉慶也下過旨,尼姑庵里的尼姑,只要做出齷齪的事,就發還原籍出嫁。

尼姑所在的庵寺房屋土地,全部由官府收回。這就使許多尼姑不在肆意妄為。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有一種姿態叫「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父皇最愛的公主,死後被廢為宮女,專家打開墓穴發現,她罪有應得
三國一位名將,關羽不敢跟他爭鋒,活著是橫行三國,死後稱「神」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