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一名將消失1600年被找到,逃往波斯的馬抗竟不是馬超後人

三國一名將消失1600年被找到,逃往波斯的馬抗竟不是馬超後人

作者 l 南城太守

歷史上總有一些事情讓人難以琢磨,隨著時間的推移,年代的久遠,民間的傳說,這些歷史真相就變得更加的模糊。

正如宋代詞人張升所說: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

我們不研究歷史,只是歷史的樵夫,閑聊消遣而已。

在中國古代,有些人未來躲避戰亂往往會舉家遷移,甚至有一些還會遷到很遠的國外。

在西亞小國——亞美尼亞,有一支高貴顯赫的大家族-馬米科尼揚家族,便宣稱自己來自中國。

亞美尼亞地圖

追根溯源找尋真相。

那麼這個家族始祖是誰?他們又是在何時、如何到達亞美尼亞的呢?

根據《亞美尼亞史》記載:

馬米科尼揚家族的始祖為馬抗,其到達波斯的時間,恰逢薩珊王朝君主阿爾達希爾一世在位期間(約226-240年),時當三國初年。

而馬抗在面見阿爾達希爾一世時,自稱其父乃大秦國(當時波斯諸國對中國的稱呼)的一位諸侯,名叫阿爾博克。

那麼這個馬抗究竟跟中國人有什麼關係?

先前有人言之鑿鑿地宣稱馬抗是馬超的後人,在蜀漢滅亡後(265年),因不肯歸順曹魏,才率眾西遷至波斯。

然而馬抗到達波斯的時間比蜀漢滅亡早了至少25年,這就很難說得通了。

而且根據正史記載,馬超只有三個兒子,其中也沒有叫馬抗的。

長子死與冀城;

庶子馬秋,被張魯所殺。

馬超還有一個兒子叫馬承,史書對他的記載只有一句話:「襲爵斄鄉侯」,其後再無其他記載。

那麼這位叫馬抗的是誰的後裔呢?

三國時期,在涼州一代姓馬的諸侯,除了馬超父輩以外,似乎找不到其他人。

既然馬抗不是馬超的後人,那會是誰的後人?

在西晉史學家孫盛寫了一本《蜀世譜》中,我們找到了線索。

此書明確記載:「超從弟岱,字伯瞻,騰兄翼之子也。父翼入許為北軍中候,後還涼州,涼州亂,將親族數十西入。岱弟抗,隨翼西入,或至西海。」

西晉時期的孫盛,他生活的年代離三國不久,因此他的記載應該說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但是也不能完全肯定,畢竟《三國志》中是沒有這方面記載的。

馬超和馬岱

馬岱我們知道是馬超的堂弟,諸葛亮死後,他斬殺魏延,征伐曹操失敗,後再沒有馬岱的記載。

一直過了1600多年,清朝時才發現馬岱的墓地(四川省新都縣),由此可以斷定馬岱是不在西行的人之列。

馬岱的父親馬翼自知留在涼州將有滅門之憂,遂率其子馬抗及親族數十人,由涼州出發,沿著古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西域,歷經十餘年時間才到達波斯。

而在西行途中,馬翼極有可能病死,其子馬抗自然便成為這支隊伍的「領頭人」。

絲綢之路圖

筆者猜測馬抗一行人極可能沿著絲綢之路到達波斯。

馬抗抵達波斯後,自稱其父為大秦國諸侯,因得罪皇帝才避難西遷。根據史實來分析,這「諸侯」極可能便是馬抗的叔父馬騰(曾任涼州刺史),而「皇帝」自然指的是便曹操。

而馬抗之所以選擇西遷避難,除了其他三面皆無退路外,還跟馬氏家族長期與西域諸國有來往,熟知中西亞地理、風俗有很大關係。

如此一來,既可以順利躲避追兵,又不至於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

就這樣,馬抗家族在亞美尼亞紮下根,逐漸繁衍成當地的望族,並在反抗外敵入侵中立下汗馬功勞。

5世紀後半葉,為反抗波斯在亞美尼亞強制推行拜火教,馬抗的後人瓦爾丹·馬米科尼揚於公元450年率眾起義,並在動員會上喊出戰鬥口號:「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這還有點像金庸筆下明教的口號: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

次年,波斯軍隊在決戰中擊敗了瓦爾丹的起義軍,瓦爾丹隨即壯烈犧牲。

廣場上的瓦爾丹·馬米科尼揚雕像

雖然他的起義最終失敗,但他也以此觸動了波斯統治者,龐大的波斯帝國就此讓步,不再勉強亞美尼亞人改變信仰。

而在30年後,瓦爾丹之侄瓦安·馬米科尼揚再次與波斯展開鬥爭,親手恢復了亞美尼亞的自治權,由其親族出任亞美尼亞自治總督。

為了紀念這兩位民族英雄,亞美尼亞人在首都埃里溫的廣場上,為他們豎立了巨型雕像。櫛風沐雨,屹立至今。

參考資料:《三國志》、《蜀世譜》、《亞美尼亞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教材為啥很少講五胡亂華?看了史書才明白,重口到老師不敢講
和姜維一道投降的3位大將:兩個年過70,一個毫無軍事經驗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