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名家申萬勝書法作品欣賞!

名家申萬勝書法作品欣賞!

申萬勝,祖籍四川廣安,1946年9月生於貴州金沙。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六屆副主席、中國書協行書專業委員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現任中國書協顧問,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委兼書法篆刻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中國書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國家開放大學藝術教育總顧問;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兩面之緣說大家

(作者:趙一心,著名美術評論家、收藏家)

申萬勝、申曉軼父女書畫聯展在南京玄武湖蓮湖水苑舉辦,時值金秋,為本來特別美麗的玄武湖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藝術色彩,蓮湖水苑自然是蓬蓽生輝。

早知萬勝先生為軍中書家,更知他長期從事部隊文化領導工作,特別是在原總政歌舞團和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這兩個軍中著名文化單位擔任主官,于軍隊文化藝術建設多有建樹,聲名遠播軍內外,稱道早在公論中。

萬勝先生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六屆副主席,行書專業委員會和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其影響廣為人知。我與萬勝先生交往不多,雖喜愛書畫,因種種原因,對這位軍中書法家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今夏,經友人介紹得見萬勝先生,與先生有過交談,此為一面之緣;繼而蓮湖水苑主辦萬勝先生父女書畫聯展,有機會看到萬勝先生書法佳作並書法文論,與先生在書中再次會面,此為兩面之緣。

僅此兩面,略知萬勝先生於書藝一途的見解、實踐和造詣,心中留下了他作為當代書法大家的良好形象。

聞其言,知萬勝先生對中國書法充滿真知灼見。無論是言談話語還是秉筆直書,萬勝先生對書法這一民族藝術瑰寶,都表露出高度的執著和熱愛、理性的認識和批評、負責的指點和建言崇高的責任,極具藝人之質,大家之范。其一,視傳統如高山,崇敬有加。萬勝先生論書,要言不煩,唯強調傳統為多。他說書法作為一門古老而崇高的藝術,早有經典在前,猶如座座高山;創作自有規則,已成不二法門,從事書法創作、熱愛書法藝術的人們定要尊重先人,崇尚經典,不能自說自話,妄自尊大,更不能糊塗亂畫,肆意造次。繼承在前,研習在中,創新在後,這是書法創作和創新的正道,這個順序不能混亂更不能顛倒,在前輩面前,我們都是後學,都是弟子。

其二,論書壇持中平,實事求是。對當今書壇的繁榮和喧鬧,萬勝先生認為,書壇熱鬧不失為繁榮一景,唯書家應有尺度。恪守傳統也好,致力創新也好,謀求突破也好,關鍵是要把立足點站穩,出發點選好,那便是把書法真正當作偉大的民族藝術形式來對待、去繼承和弘揚。藝術成就出於勤奮,得於時間,無機巧可取,無捷徑可走,斷不可急功近利。論及江蘇書壇,萬勝先生推贊有加,他認為江蘇書壇名家輩出,近代以降,林散之、高二適、胡小石、蕭嫻等大師如泰山北斗,尉天池、孫曉雲、言恭達等俊彥獨步於當下,還有諸多後起之秀群星璀璨,實為國內書法重鎮。

其三,於藝道崇紮實,自勉自勵。說起自家書藝,萬勝先生有言,學習書法,創作書法,是一件辛苦事,它描寫的對象就是漢字,容易重複,容易產生疲勞,唯有不畏艱辛,堅持不懈,才能有所進益,有所成就。書法有源,書法有法,學書必須從「頭」開始,把用筆的方法、結字的方法、用墨的方法、章法等等弄明白,掌握起來,有了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再來說融會貫通,再來熔古化古。他說,學書不僅要學技法,更要有想法,要把對前人、對一切優秀的書法典範的學習臨摹,上升到精神的層面、藝術的層面,領悟出「所以然」,在體悟和磨礪中慢慢寫出自己。總之,學書需要手腦並用,同下苦功。

其四,對現狀有洞見,直指要害。作為連續三屆擔任中國書協領導,萬勝先生對當下的書法創作和書法家隊伍建設尤為關注。幾年前在中國書協的一次會議上,針對時下書法創作中存在的弊端他指出,當前書法創作有些值得注意的現象可概括為「四重四缺」,既重模仿,缺創新;重市場,缺精品;重技巧,缺素養;重讚譽,缺批評」。聯繫當今書壇現狀,此「四重四缺」說得精準,點得犀利。尤其難能的是,萬勝先生在分析「四重四缺」原因時,毫不隱晦地指出,現在一些人「參加大賽,想獲獎、入展,哪一類的作品容易獲獎,就往哪個路子上走,容易跟風」,說得直接而透徹,很有分量,展露了他對書法藝術健康發展的切切之意,拳拳之心。萬勝先生的書論,比較集中地體現在他的《對當代書壇形式的認識與思考》一文中,這是一篇對當代書法創作和書法藝術在當代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重要藝術文論,文中揭示的古與今、我和他、藝與道三大問題,緊貼當下書法創作和書藝發展的實際,直指矛盾和問題所在,值得學習書法,研究書法,熱愛書法的人們研讀體悟。

觀其藝,知萬勝先生書法內功深厚,形質俱佳。

欣賞萬勝先生的書法,首先能感受到他對傳統用功至誠至深。漢之《泰射簡》《張遷碑》,唐之《聖教序》《自敘貼》,宋之《醉翁亭記》,元之《膽巴碑》,手摹心追,筆意雙臨,忠實傳遞出前人形神。而不獨師一家,復使萬勝先生的作品精神尤為勃鬱充沛。後人書法,從本質上說都是學書,關鍵在於學什麼。當今書法「寫」得好的不少,但有精神者不多,精神的缺失已成「常見病」。問題出在萬勝先生所說的,沒有弄清書法創作與寫字的區別,出在被「四重四缺」所羈絆。再觀萬勝先生作品,單就每一個字看,未必肖似哪家哪樣,但通覽作品則書氣盎然,從中可以窺見到歷代名跡的法度、結體和章法,更可以看出萬勝先生出經典而自然延伸的藝術追求,有個性而不逾規範,呈強健於而不失流暢,求雅韻而不棄中正,流露出濃濃的自然厚朴之氣,這種氣息在他筆下諸體均可感受得到,個中造詣和成就,非有樣學樣者所能比擬。

欣賞萬勝先生書法,「大氣」是不可不說的審美特點。大氣者,精神之謂,訴諸作品,脫俗、厚重、瀟洒等是必不可少的。萬勝先生的書法作品,古意古趣可感可觀,結體規範中正大方,用筆流暢騰挪自由,絕無謹小慎微之心,忸怩做作之態,豪情充盈,意氣風發,呈大氣象。有論者稱萬勝先生的書法「先在立乎其大」,與其個人從軍、從政經歷密切相關。毫無疑問,個人經歷作為基本素質的一部分,滲透到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之中,可以成為從藝的的一個外部條件,萬勝先生成功地將經歷中的眾多優勢自然地融入了書法創作。需要指出的是,於藝術而言,立乎其大之「大」,根本的還在於藝術家個體的藝術潛質和思想中的藝術含量,它們是直接決定一個人對藝術的見解、取法和追求的,這是「本」,認識和欣賞萬勝先生的書法藝術不可本末倒置。

欣賞萬勝先生的書法,更有一個特點是值得人們注意的,那就是他重視將自作詩文作為書法創作的載體。雖不能將一個書家的詩文成就與他們的書法藝術成就簡單畫上等號,但自作詩文所迸發出來的激情,定能賦予書法以更加強大的生命力。一切藝術的本質在於創造,自作詩文相對於書法創作雖不屬同一範疇,但諸藝同源,殊途同歸,能自作詩文的書法家,成就定高出常人一籌。王羲之之《蘭亭序》,顏真卿之《祭侄稿》,蘇東坡之《黃州寒食詩帖》即是楷模。《申萬勝書法集》中有先生自作詩十餘首,名之為「直抒胸臆」,觀者可見其間筆墨之變化,虛實之相生,點畫之靈活,走筆之自如,應是勝景別有。這也應驗了萬勝先生反覆強調的,綜合素質至於書法藝術的作用和價值。

後台開放投稿,免費推廣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 的精彩文章:

二十世紀傑出藝術家關良水墨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金志遠作品欣賞!

TAG:中國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