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發動機離世界一流還差多遠?中航專家說出實話

中國發動機離世界一流還差多遠?中航專家說出實話

眾所周知,號稱戰鬥機心臟的航空發動機是最重要的部件,它是影響著飛機性能的最關鍵因素,而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卻長期落後於西方大國。因為關鍵技術不如人,所以即使目前研製出的最新式戰鬥機也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性能。雖然已經前後累計投入了過千億,但發動機技術離世界一流還差很遠。

我國負責領導航空發動機研發的是中航發動機研究院,它是由國內多家相關的科研機構在2016年合併而成,集中了當今中國航空發動機最頂尖的研究人才。通過整合了研究的機構,使這個領域研究的方向更為明確、研發力量更強,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驗證,開始在航空動力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矚目的成果。

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成功推出了渦扇20,但最先進的戰機依然使用著俄國或烏克蘭提供的發動機,專家也給出了一個中肯的答案,稱航空發動機的生產與一流發動機仍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越往前越難以突破。在商業航空領域也有同樣尷尬,比如商用飛機C-919使用的發動機是通用電氣的。 這個差距的確不是用幾十年的奮鬥就能徹底拉平的,畢竟西方工業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它豐厚的技術沉澱積累是我們不能不正視的。

當西方進入工業革命時代,腐朽的滿清還沉迷在天朝大國夢中,長期的閉關鎖國讓我們失去了同台競爭的機會,後來淪為戰亂之地更是讓工業的發展舉步為艱。所以東西方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沒有西方國家發達也是很正常的,如今這個領域有這樣的成就已是非常難得。

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涉及到的學科很多,因為構造複雜、要求又高,所以如果沒有長期的驗證沉澱積累,即使投入海量的巨資也難以在短期內獲得明顯的突破。例如當年在研製太行渦扇10的過程中就發生了許多細節上的問題,導致進度被這些意想不到的小問題一再拖慢了。比如軸承或其它部件在運行時鬆脫、齒輪、螺絲等零件因材料工藝的問題而出現明顯損傷等問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小毛病,但嚴格追究起來就是許多基礎工藝均未達到發動機研發的要求。如果不踏實認真解決掉這些"小毛病",投入千億的研究就會付之東流。

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需要強大的工業基礎來支撐,而製造的工藝也需要時間來積累沉澱,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奢望朝夕之間就能彌補上這個差距是不現實的。航空發動機要達到大推力與高推重比,製造時就需要各種高端的合金材料,因為這些材料會更輕、更強、更耐高溫。例如本來2007年就可服役的太行渦扇10,就因為測試性能始終達不到預期,只被被迫一再延後,直到經過多次的工藝優化改進後才能裝在殲11B戰鬥機上,此時時間已經又過去了三年。

雖然前面的路困難重重,但追趕世界先進國家的腳步從未停止,只是很現實的問題是這些領域都需要持續、長期的投入,但回報又過慢,在整合之前常因失去了穩定資金的扶持,而讓研發陷入困境,並造成一大批科研人員的流失。航空發動機領域是航空事業壯大的關鍵,也是我國空軍真正實現強大的根本。未來這方面的發展方向,應該要從單純模仿轉向自主創新,因此沒有經驗可談、沒有捷徑可走,只能踏踏實實的去搞研發,再過十多年或幾十年,慢慢的由量變累積到質變,相信那時我國的航空甚至航天發動機的水平就能真正傲視群雄了。(zhgd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一艘在建軍艦曝光 艦艏造型酷似蟹鉗 性能很強大
美俄戰略性條約無可挽回!俄羅斯發出重磅警告 導彈覆蓋整個歐洲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