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距戰略空軍又進一步!總師唐長紅:運20量產,年內換國產發動機

距戰略空軍又進一步!總師唐長紅:運20量產,年內換國產發動機

運-20自2013年首次亮相以來,在圓了無數中國人國產大型運輸機夢想的同時,也承載了中國人新的希冀——一直對於「獨立自主」有著很高要求的中國科研工作者和軍事愛好者非常希望包括發動機在內的主要系統部件能夠全部實現國產化。對於「真正完全國產」的大型運輸機的不懈追求,使得運-20於近期實現了換裝國產新型發動機的夢想。

(圖為:處於總裝階段的運-20運輸機)

隨後,在當天的軍事報道之中曝光了正處於量產階段的運-20運輸機圖像資料

總設計師唐長紅在近期接受央媒的採訪之中表示,運-20已經實現了量產,並且制約我國軍用大飛機產量的關鍵要素——俄制發動機數量短缺問題也即將通過換裝國產新型發動機的方式予以解決。從運-20運輸機的發展沿革來說,在最初的試飛過程中配裝的為俄羅斯制D-30KP-2及其國產型號渦扇-18。而對於運-20而言,其目標的發動機裝備應該為完全具備國產知識產權的渦扇-20發動機。

(圖為:渦扇-20的技術超越對象CFM56)

按照我國軍工的發展思路,「小步快跑,逐步最優」也出現在運-20的發展上

長期以來,國內民眾對於國產航空發動機的認識一直停留在「落後」的層面,然而對於這種落後的具體表現缺乏理解。隨著我國基礎學科尤其是材料科學的突破,我國的發動機工業整體上處於「分系統技術優秀,整合技術落後」的局面。這也是我國引入D-30KP-2發動機將其國產化之後實現對其性能指標反超的原因所在。

(圖為: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單晶葉片)

在單晶葉片等高精部件製造領域我國並不落後,反而較為先進

誠然,不論是渦扇-18還是D-30KP-2處於12噸左右的推力水平,已經初步滿足了我國運-20機隊的使用需要,也使得我國運-20機隊能夠在短期內利用烏克蘭制或者國產仿製型號實現擴充。目前,我國空軍運輸機機隊中存在一定數量的引進時間較早的伊爾-76運輸機,利用運-20第一批次(使用俄制或者其國產化型號)對我國服役時間較長的伊爾-76進行替換是運-20承擔的第一階段目標。

(圖為:運-20「鯤鵬」運輸機)

運-20的一階段目標已經初步實現,接下來「鯤鵬」將會在天空展現它完全身姿

而在實現第一階段目標之後,運-20將初步形成規模效應。而運-20第二階段的發展目標就是換裝14噸級的渦扇-20發動機實現空軍對於單機性能的追求。這種「小步快跑」式的發展思路貫穿著我國空軍的多個重點裝備的發展路線——如殲-20、殲-16等等空中作戰平台。運-20的發展即將進入第二階段,運-20的任務不單單是投送擔負「祖國花好月又圓」任務的英勇空降兵,在未來其也將作為我國精銳陸軍作戰部隊遠程投送的「神兵利器」保障我國的海外發展利益。從這個角度上說,「鯤鵬」所承載的,是帶著祖國人民統一和復興願望一飛衝天的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刃 的精彩文章:

小孩也拿得動!挪威推出新式迫擊炮,重量只有五公斤
俄羅斯重啟50年前老裝備引發烏克蘭強烈反應:在策劃入侵!

TAG:刀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