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期間,他讓前線的志願軍吃上了炒麵,55年卻未授軍銜

抗美援朝期間,他讓前線的志願軍吃上了炒麵,55年卻未授軍銜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出生,湖南安化縣蘭田(今屬漣源)西坪村人,原名李新喜。

1928年,李聚奎參加了平江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跟隨彭德懷上了井岡山。

李聚奎打仗很有章法,絲毫不亂,一槍是一槍,一仗是一仗,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從不打滑頭仗。他帶兵講究三個好:思想要好,休息要好,打仗要好。

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由於李聚奎的紅九師作戰勇敢,戰功赫赫,他被授予了二級金質紅星獎章。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以後,紅軍不得不開始了長征。李聚奎的紅一軍團紅一師是紅一方面軍的開路先鋒,在他的指揮下,一連突破四道敵人的封鎖線,其中就有著名的強渡大渡河。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李聚奎擔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重點擔負戰爭後方勤務工作。

當時,志願軍沒有制空權,美軍的飛機在空中橫行無忌,開戰僅僅三天,美軍就炸毀了我方400多輛汽車,一半的後勤物資都被炸沒了。

針對這種情況,李聚奎根據中國古代的烽火台得到靈感,建議在交通幹線上建立防空哨。這個建議被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採納,他派了兩萬人的部隊,在2800公里的交通幹線上建立起了1568個哨所,專門針對美軍的飛機,一發現敵機就鳴槍示警。

這種方式看似落後,耗費人力,但在當時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並且效果很好,大大降低了我方物資的損失,是後勤物資能夠順利地運到前線。

毛主席得知以後,對李聚奎讚不絕口,誇他腦子靈活。

後勤供應保障跟上了,但還有一個問題,志願軍們在前線不能生火做飯,否則炊煙很容易引來美軍飛機的轟炸。志願軍吃飯的問題,擺在了李聚奎這個後勤部部長的面前。

李聚奎思來想去,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在1936年底1937年初,西路軍在祁連山下幾乎全軍覆沒,李聚奎僥倖生還,孤身一人沿路乞討返回陝北尋找黨中央。在路上,當地的老百姓曾經給他吃過一種炒麵,食用方便,又易於保存,這種炒麵不是正適合志願軍食用嗎?

於是,李聚奎將這個想法彙報給彭德懷,彭德懷讓戰士們在前線部隊試用了這種炒麵,發現效果相當不錯,於是向後勤部發來電報,讓他們提供大量炒麵到朝鮮。

通過計算,李聚奎發現志願軍每月大概需要炒麵900萬斤,東北方面每月只能提供500萬斤,剩下的就需要從關內運糧。很快,李聚奎將這個情況彙報給了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收到報告以後,立即讓政務院給全國各省市布置任務,一時間,全國各地都在炒炒麵。百忙之中,周總理還親自炒了炒麵,可見他對前線的志願軍多麼關心。

僅僅20多天,400萬斤炒麵送到了前線的志願軍手中,吃飯的問題總算解決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石油資源一直比較緊缺。1955年,周總理親自點將讓李聚奎從部隊轉業,任石油工業部任第一任部長,這裡成為他新的戰場。正因為如此,李聚奎錯過了當年的授銜。

1958年,李聚奎重新回到部隊,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上之殤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是正國級領導,不過在位僅半年,妻子是黨內公認的女神
《新喜劇之王》票房慘敗,周星馳難以續寫票房神話,星爺過氣了嗎

TAG:墨上之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