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祖宗留下的三條「天規」,三十歲前讀懂,可以少奮鬥十年!

老祖宗留下的三條「天規」,三十歲前讀懂,可以少奮鬥十年!

人生在世,際遇飄忽不定,走投無路時老天爺或許拉你一把,事事順心時卻可能遭遇飛來橫禍。人生波折,在所難免。古訓《菜根譚》有言:「天之機緘不測,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顛倒豪傑處。」既然人生的際遇不可把握,那還有什麼是可以牢牢把握,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屹立不倒的呢?答曰:每個人的內心。外在的世事變幻莫測,很難預料。但是我們可以保持智慧成熟的心態,來面對得意和失意的轉換,逆境順境的交替。身處困境所求不得時,剋制自己,靜心等待;喜逢事事順心時,謹慎謀劃,防微漸杜。古人曾經留下兩條天規,三十歲前讀懂,少奮鬥十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在前幾天,突然想到了孔子的這句話,初中時初學理解的並不透徹,等到經歷了一些事後,再去品味它,才感悟其中的意義深遠,看似簡單地12個字,卻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一個人學習,只會死記硬背,不動腦,那將毫無收穫,而如果只是流連空想,問題也不會得到解決。就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科學家伽俐略,倘若不是因為他在學習中獨立思考了為何「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我們又怎能揭開落體運動的秘密,掙脫亞里斯多德的錯誤理論的束縛呢?

罪莫大於好進,禍莫大於多言

導致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急功近利,招致災禍的最大的源頭就是言語不慎。聽見別人指責就發怒,容易招惹讒言;聽到別人誇獎就高興,容易招惹奸佞。這種情緒化的人,最不易成事。克服這兩種弊病,才可以遠離讒言和小人。這兩句話可以說揭示了一個為人處世的一大真理。身而為人,有慾望在所難免,所謂:「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不管是財富亦或是功名,總是能吸引無數的人爭相追捧。但若是眼裡只有慾望,想盡一切手段來滿足根本無法填滿的慾望,而不去努力壓制自己急功近利的想法,那麼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毛毛躁躁,不得其法,註定做事敗北。言語是最大的利器,張口閉口,輕舉妄動,不得章法,誇誇其口,註定結果難以承受。做事做人,是腳踏實地,不是虛張聲勢,越安靜的人,越有力量。

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在世出世法也

釋義:人情世故有冷有熱,但做人心中不應有憤怒或歡喜。人世滋味有濃有淡,但做事態度不應有高興或厭煩。只有不落入人情世故的老套中,才能得到超脫俗世的妙法。俗世雖然平庸,但世俗才是現實。人人都想超脫,可人人都要生活,面對俗世的煩憂,隨波逐流也不對,劃清界限更不行。只有保持一顆平靜的心,用平常心看待無法改變的現實。堅持自己的德行和操守,拒絕凡塵俗世的誘惑,才能自己做出成就,追求有意義的人生,這才是正確的處世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倫師 的精彩文章:

生時不同命不同,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孩子,天生好命!
心理學:哪張圖片孤獨感最強,測測你面臨最大的感情危機是什麼?

TAG:易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