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陸遊考進士本來得了第一名,是誰這麼缺德,硬給拿下了?

陸遊考進士本來得了第一名,是誰這麼缺德,硬給拿下了?

陸遊大家都熟悉,他是我國南宋時期的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一生寫了1萬多首詩,是我國現存詩量最多的詩人。陸遊一生可惜報國無門,年輕時參加科舉考試就遭遇到了坎坷。本來考進士得了第一名,但卻莫名地除名了。而這件事的幕後主使,就是大奸臣秦檜。

陸遊(公元1125年——1210年)是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名門望族,家中藏書萬卷,兒時便萌發了對詩文的興趣。他12歲就能作詩文,曾經自言一生「六十年間萬首詩」。因為陸遊出生於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所以從小就飽嘗宋、金戰爭烽火和家庭的顛沛流離之苦,逐漸形成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思想。年輕時,他就想考取功名,以便更好地報效國家,但卻遭到了秦檜的百般阻撓和打壓。

話說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29歲的陸遊到臨安(今杭州)參加「鎖廳試」(即現任官員及恩蔭子弟參加的進士考試),時任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同場考試,主考官是陳之茂。陳之茂(?─公元1166年)是無錫人,高宗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的進士,後為秘書省著作郎、監察御史。開考前,秦檜特地把陳之茂請到府里,暗示孫子秦塤參加考試,希望取為第一。

陳之茂這個人一向正直,對奸相秦檜的胡作非為很看不慣。考試結束後,他把所有考卷連夜粗看一遍,發現陸遊的答卷文筆流暢,而且很有見解。相比之下,秦塤的答卷實在是相形見絀。於是,他毫不遲疑地把陸遊取為第一名,秦塤排在第二。

發榜那天,秦檜聽說第一名不是秦塤,十分惱火,恨不得把陳之茂抓起來殺了。因為害怕激起公憤,秦檜把仇恨壓在心裡,把希望寄托在明年的複試和殿試上。因為只有到那個時候,才能最後確定考生的名次。

第二年春天,考生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京城,參加禮部的複試。陳之茂在考前找到陸遊,勉勵他認真準備,爭取考得比上次還好。陸遊果然沒有辜負陳之茂的希望,他在禮部複試的答卷,成績大大超過了初試。沒想到的是,《宋史·陸遊傳》記載:「主司復置游前列,檜顯黜之」,意思是說,主考官又將陸遊排在前列,可秦檜這次明令主考官將陸遊除名。什麼理由?原來秦檜利用職權,將陸遊寫的答卷調去仔細查看,硬說陸遊文章里有破壞宋、金議和的文字。這篇文章如傳到金國,必會給國家引來災禍。陸遊不但不能當狀元,還應該抓起來治罪。主考官陳之茂把這樣的人判為狀元,朝廷應追究他的責任。

殿試去不了,陸遊的狀元夢也破滅了,他只好離開京城回老家。而秦檜的霸道行徑也傳遍了京城,大家對這事議論紛紛。人們普遍對秦壩利用爺爺的職位,硬奪狀元十分反感。殿試開始前,秦塤偶爾上街,京城的人都就在他背後指指戳戳,秦塤是又氣惱又羞愧。受了情緒的影響,結果秦塤在參加由高宗主持、在宮裡舉行的殿試中,顯得無精打采,文章寫得亂七八糟。

宋高宗此時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既沒有判秦塤為狀元,也沒有下令抓陸遊,更沒有追究陳之茂的責任。《宋史》記載說:「帝讀塤策,皆檜、熺語,於是擢孝祥為第一,降塤第三。」也就是說,秦塤的文章里基本上是秦檜和秦熺(秦檜養子)的語句,就提拔張孝祥(南宋著名詞人)為第一名狀元及第,降秦塤為第三名。

秦檜的如意算盤沒有實現,鬱悶的大病了一場。拖了一年後,秦檜就鳴乎哀哉了。有人說,秦檜是因為孫子沒當上狀元而氣死的;又有人說,這種說法也對、又不完全對,這事兒只有天知道!

再說陸遊,直到秦檜病死後的第三年(公元1158年),34歲的陸遊才得以初入仕途,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調入京師,任敕令所刪定官(編纂整理行政命令的官職,為八品官)。

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起用主戰派,任命陸遊為樞密院編修官,並單獨召見,稱「游力學有聞,言論剴切」,賜進士出身,這才給陸遊補了一個進士功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探秘大全 的精彩文章:

這個皇帝真荒唐!竟然封一塊石頭為「侯爺」,焉能不亡國

TAG:歷史探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