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有個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被中國最早攻克,傳入國外救了很多人

古代有個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被中國最早攻克,傳入國外救了很多人

歷史上的國家中不論是中國還是國外,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都十分落後。甚至說中國在醫療方面的發展是要強於很多國家的,就比如說中國的中藥文化,以及針灸文化不管是在古代,就是現今都被許多西方國家學習。

那麼中國古代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杜絕傳染性疾病的呢?如果遇上傳染病的話是怎麼解決的呢?就以一個上個世紀克服的病種來舉一個例子吧,我們一起看一下,到底古人使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克服天花這種疾病的。

顯微鏡下的天花病毒

首先我們簡單普及一下天花:天花病毒的潛伏期約為12天。感染後的癥狀包括:高燒、疲累、頭疼及背痛。2-3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

在1979年時,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宣布天花這種疾病已經徹底被人們給攻克了。各位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手臂上是不是有一小塊疤痕,那個疤痕其實就是在小時候接種天花疫苗帶來的。而這種疫苗中不僅包含著治療天花的成分,還有另外一種疫苗——卡介苗,一種預防肺結核的藥物。

說道天花,這種疾病的存在時間很遙遠,自從人類文明出現開始,這種疾病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發展。它至少在人類社會中肆虐了三千年的時間,甚至也是古時候導致人們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在古代的時候如果感染天花,那就只有等死的分了。

就算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歐洲每年都有四十多萬人死於天花病毒,這種病毒最先並不是中國所有的,而是在貿易過程中被外國人傳入中國。如果追究其到中國的時間的話,應該是在漢朝左右。

古代中國把天花稱為是痘瘡,晉代的葛洪就記載了一次天花在中國爆發時的場面:比歲有病時行,乃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創,皆載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

說生了這種病的人每年都有發病的時間,發病是全身都是瘡,如果不治癒的話會產生讓人死亡的危險。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中國古人的智慧,在這種病出現在中國之後,中國就發明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疫苗,這種疫苗就是專門用來治癒天花的,名字叫做「痘苗」。而相應的,有了疫苗之後也就有了接種的方法,最早的接種方法叫做時苗法。

而在清朝的《御纂醫宗金鑒》中記載:「古有種痘一法,起自江右,達於京畿。究其所源,雲自真宗時峨眉山有神人出,為丞相王旦之子種痘而愈,遂傳於世。」

史料記載古代名醫孫思邈曾經就用感染過天花的病人嘴裡的痘液體,取出後敷在手臂上,以此來預防。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種接種方法是有著很高的風險的,接種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二十,明朝的時候爆發了一場十分厲害的天花病,也正是這樣這場病也促進了痘苗的推廣,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明代的大夫發明了一種名叫「熟苗」的接種方法。

到了清朝,這種種痘方法被推廣到了國外。我們都知道順治皇帝是死於天花的,這也就導致康熙對於這種疾病有著很高的警惕,於是他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就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種痘法。

這個時候世界上的貿易已經很發達了,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歐洲人將這種治癒天花的方法帶回了他們的家鄉,最初只是在俄羅斯和君士坦丁堡等地方有這種疫苗的使用,到了後來人們發現有用之後就將這種方法帶回了英國,從此之後英國就成了歐洲人種痘的中心區域。

其實這些只是在醫療太監比較地下的世代所用,而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天花疫苗,是英國創造的「牛痘」法。不過仍然是借鑒了古代中國的方法進行了改良。

到了十九世紀的時候,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這種方式再次回到了中國,一位外國醫生把疫苗帶到澳門,之後又傳入廣州,從這之後這個疫苗便在中國傳播開來。1902年,清朝在香港還專門設立了生產天花痘的疫苗生產基地。所以說對於克服這種病毒,中國人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藍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明朝也有一位:流浪大師,放棄皇帝加官進爵,隱居山林終老一生

TAG:深藍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