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逐漸成軍!殲-15第38架已經服役:預示國產航母有新動向

逐漸成軍!殲-15第38架已經服役:預示國產航母有新動向

據最新消息顯示,截至目前,殲-15艦載機已經服役最少38架,編號已經從100排到137,這說明殲-15艦載機的服役數量至少在38架。這只是目前拍攝到最高的編號,如果算上還未服役或者還在試飛的機型,數量預計在這之上。這也暗示著殲-15艦載機已經逐漸成軍,說到這裡估計就有人問了,為啥不多造點,服役這麼多年為何才有38架殲-15艦載機?是產量上不去還是技術上還有未解決的問題無法實現批量生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為大家解讀。

航母艦載機不同於空軍戰機,空軍戰機可以批量生產,飛行員眾多,需求量較大,而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非常難培養,並且風險極高,是一個非常緩慢而漫長的過程。能成為艦載機飛行員都是飛行員中的精英,培養一個成熟的艦載機飛行員需要數年的時間,而且不是從0開始,而是從精英飛行員中挑選。最重要的是艦載機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有航空母艦作為依託,我國目前僅有一艘科研訓練艦「遼寧艦」,需要的艦載機數量有限,培養飛行員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艦載機數量自然少。

122為2017年所拍攝

按照目前遼寧艦的情況來看,一次最多只能攜帶24架殲-15艦載機,飛行員需要在路基模擬訓練成熟後才能上艦。38架艦載機已經超過遼寧艦的需求,但是隨著國產航母的海試推進相信不久的未來就能服役,屆時同樣需要大量的飛行員和艦載機,為了保證國產航母服役後快速形成戰鬥力,培養飛行員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只有大批量培養飛行員才能加快腳步。

自2012年11月23日,中國首位飛行員駕駛殲-15降落遼寧艦以來,已經走過了6年多時間。截止2016年,中國就已經有共計4批艦載機飛行員成功拿到證書,共計25名飛行正式成為艦載機飛行員。然而時間又過去了2年多,隨著技術的成熟,預計將有一個航空師規模的飛行員得到認證,這已經大大的超過了西方國家的培養速度。此前遼寧艦服役後西方國家有專家甚至放出消息稱,中國5年內將無法實現航母上有艦載機降落,而事實是幾個月後就實現的降落,並且培養速度非常快。這預示著,國產航母服役後將會快速形成戰鬥力,也將會有後續的航母在建造。

本文由軍迷哨所創作,任何平台或個人禁止抄襲和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迷哨所 的精彩文章:

巴鐵都能在高速路起降殲-7 中國能不能做到?現實讓噴子打臉
三代機已過千架!中國空軍為何還有殲-7在服役?原因有兩點

TAG:軍迷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