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鍊鋼化作繞指柔!被稱為世界十大名刀——緬刀

百鍊鋼化作繞指柔!被稱為世界十大名刀——緬刀

緬刀馳名世界,被評為「世界歷史上十大名刃」的緣由之一便是在英緬戰爭期間,緬刀給入侵的英軍士兵帶來了巨大而恐怖的殺傷。

緬甸文化亦頗古遠,歷年出土的石器頗多與越南及柬埔寨出土同形者。但18世紀緬甸自屬英殖民地以來,其考古冷兵器發掘未有發展,是以緬甸之石器時代文化,尤其是銅器時代文化,近年來無甚發現,銅兵亦罕見,由於當地地處熱帶地區,全年高溫潮濕多雨,鐵器易銹不易長久保存。

緬甸極其喜歡使用短兵器作戰,例如刀劍之類,而長兵器一般只使用標槍。緬刀稱為「Dha」,在緬語中「Dha」就是刀的意思,這個稱呼來源於中國,就好比越南和泰國稱刀為「Dao」。所以現在有一種說法是,緬刀來源於漢刀,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的鑄劍大師南下,將先進的冶煉技術和漢刀形制帶到緬甸。從此緬刀逐漸發展改進,在唐朝時,緬刀質量已經逐漸與唐刀縮短了差距。傳說,緬刀是用馳名世界的緬鐵,經過千錘百鍊,取其「鐵筋」打造而成,其特點是軟,薄,輕,尤其以柔軟著稱。

用緬刀點地,稍微用力,刀刃即可彎轉,所以中國武術界盛讚緬刀可以圍在腰間,用時抽出即可使用,真正做到了「百鍊鋼化作繞指柔」。

高手使用緬刀,可以柔克剛,在英緬戰爭時期,緬刀給入侵英軍帶來了巨大殺傷,英國對此梗諱莫如深。英國人的格拉斯寫過《緬甸戰爭》一書,其中記載了緬甸人有勇士精神,體格強健,勤奮堅韌,喜歡持緬刀白刃格鬥,不喜歡使用弓箭火器。緬甸民族是一個英勇善戰的民族,緬甸人極勇敢好戰,且寧願全部犧牲亦不屈服,故18世紀英國人征服印度時曾屢為緬軍所敗,苦戰多年未能得手。後因聯合泰國合兵攻下緬甸,緬王始不得已而訂城下之盟。

典型的dha刀身單邊開刃,刀身長通常在20到30英寸,刀身略微彎曲,並逐漸朝向尖端擴大,但刀身長度/刀尖寬度的比例一般在5/1或6/1;很多時候刀背也會磨成圓角或者尖角,血槽和假刃則在一些dha中可以見到,但並不是標準配置;刀尖主要是上翹式,也有如圓形、收緊式、矛形、方形,甚至是凹陷形各種不同的樣式。

此刀可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妖刀」。一般使刀者,刀尖,刀刃,刀背,刀鍔,刀柄都可傷人,甚至刀衣在高手手中施展開來,也是武器的一部分。可緬刀本身沒有刀衣,它殺傷性最強的地方,是刀尖和刀刃兩處,刀尖刺,捅,扎,刀刃砍,劈,削。要的是出刀如電,在幾個照面中便要傷人於刀下。由於此刀不利久戰。因此走的是陰狠毒辣的路數,最讓人防不勝防的,便是緬刀是軟的,角度極為刁鑽。不過使刀者必須要具備相當的腕力和巧力,否則不僅傷不了敵人,反而還會自己弄傷自己。

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我國刀類繁多,誰才是真正的中國國刀?
苗刀並非苗族人的刀,而是御林軍標配?你造嗎?

TAG:天下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