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殿試是科舉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因在朝中大殿舉行,又稱「廷試」,又因是皇帝親自主持,也稱「御試」「親試」。制度化的殿試始於北宋開寶六年(973年),明清時期皇帝對科舉的主導權進一步強化,士子只有經過殿試,成為天子門生,才算是真正登科。清代殿試在沿用明代程式的基礎上,根據統治者的需要進一步完善。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殿試在會試後舉行,其具體時間隨著會試的變化而調整。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宣佈於順治二年四月初一舉行殿試,後改為三月十五日。乾隆十年(1745年),殿試時間改為四月二十六日,傳臚放榜則在五月初一。此後數科殿試都在這一天舉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宣布四月二十一日殿試,二十五日傳臚,這成為清代殿試的固定日期,除因特殊情況調整外,殿試均在這一天舉行。

明清鄉試、會試的考試文體為八股文,殿試時則採用了策問和對策。清代殿試為時務策一道,所謂時務,即當朝的時政,策是策問,因此時務策是以當朝時政問題為題來考查學生。考生根據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稱為對策。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清初規定,由內閣在殿試前先擬幾個策問題,然後由皇帝欽定,清初的策問一般為二三百字,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涉及治國之道、武備籌邊、吏治政風、民生大計等方面。如順治三年丙戌科殿試,策問為「治天下」「求賢才」兩個方面。子康熙年間,策問越來越長,有時甚至達五六百字,如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題目內容為「安民」「興賢」「吏治」「治河」。

儘管皇帝希望通過這些策問來考查考生的治國理政能力,但從總體上而言,策問基本無關國是,殿試很難達到考查考生政治能力的效果。不僅如此,大多數考生沒有政治歷練,甚至生活閱歷都相當欠缺,他們在對策中所發的政治議論大多只能是書生意氣,很難有成熟的政治見解。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殿試對策所用的試卷由禮部監製,其撰寫格式是第一開前半頁寫履歷,書內內容為:應殿試考生臣某某,年若干歲,某省某府某縣人,祖上三代也需要註明。殿試對策全文一般不少於一千字,否則視為不合格試卷。考生在撰寫對策時,未獲得一個好的名次,往往會盡量多寫一些字數,最多的達兩千多字。可以想像,用毛筆寫下這麼多字,是極其辛苦的。

全國的考生從鄉試、會試中脫穎而出參與殿試,這說明他們個個都是精英,其實在文章上面已經很難區分他們的名次。所以,清代殿試中往往注重書法,很多人因書法不佳在殿試中只能獲得較低的名次,讓他們遺憾終生。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著名詩人龔自珍於道光九年(1829年)參加殿試,用流暢的文筆寫了一篇切中時弊的策論,讀卷大臣無不嘆服。但龔自珍不善於小楷,最後只列在了三甲第十九名,只得了個賜同進士出身。或許是自己科舉經歷,讓他對科舉制度有了深刻的認識,因此他發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吶喊。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參加殿試時,也因書法不佳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在194名考生中名列127名,賜同進士出身。放榜之後,曾國藩臉色陰沉,回到寓所收拾行李,準備回鄉。在湖南老鄉御史勞崇光的挽留和鼓勵下,他才留下來參加了朝考,結果以第一等第二名的成績被選入翰林院。

儘管曾國藩後來的仕途通暢,十年九遷官至二品,但他還是將殿試成績視為人生不光彩的一頁,「同進士出身」是他一生都揮不去的心理陰影。

清代殿試以書法定名次,表面看似不公平,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清代殿試讀卷之所以重視書法,主要是參加殿試的貢士知識水平相差無幾,僅僅依據內容很難確定考生的名次,將書法作為排名的重要因素也就尤其和理性了。當然,除了書法外,考生在答題中的錯別字和不妥當的語句也會對名次產生重要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同一份考卷不同考官評判結果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八股文的魅力所在
同治帝和曾國藩調淮軍圍攻天京,李鴻章:誰都願幫就是不幫曾國荃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