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去工業化:現代國家選擇的一條絕路!

去工業化:現代國家選擇的一條絕路!

人類文明經過長期發展在經濟方面已經形成了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多種經濟模式,通常一個國家想要成為發達國家需要先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然後才可以藉助工業優勢繼續創造更多的價值,提升本國民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現實中有一些國家卻由於種種原因違反規律走「去工業化」道路,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無疑是自斷後路的做法。

「去工業化」現象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人們對於福利待遇、生活質量、生態環境等要求不斷提高使得一些企業不得不選擇破產或者搬遷到其他國家去,從而使得本國從事工業製造的人員大為減少,只留下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業在國內,而且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佔據經濟等虛擬經濟佔據的比重越來越重。比如美國從事工業製造的勞動人口佔總勞動人數的比例就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

初級工業體系建立完成之後在同外資產品大戰中生存下來的本國品牌會繼續第二階段的技術和資本積累,這一時期本國品牌開始大量出口並逐步與國際相關標準接軌,為下一步掌握核心技術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甚至建立行業標準做鋪墊。這一時期工業體系以輕工業為主,但重工業、高端產業開始進入萌芽階段,已經可以製造出本國品牌的電子設備、汽車等,雖然尚不足以與外資產品在核心技術方面進行競爭,但也可以勉強維持生存。

最後就是工業化的第三階段,去除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進發,這一時期工業體系逐步過度到以生產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利潤高、壟斷程度高的產品,如汽車、飛機、電子產品的操作系統、坦克、軍艦等,掌握。同時本國民眾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與消費相關的服務行業如旅遊業也會得到蓬勃發展。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一個國家只要抓住機會不瞎折騰高速發展60年基本上就初步進入了發達國家競爭的行列。這時那些已經完成「去工業化」的發達國家擁有技術、資金的雙重優勢,不可能再次從最低端的產業做起了,想要再讓企業重新回到本土付出的代價會非常大。首先從事工業製造的人數大為減少,相關的學校/專業也會大大減少,幾十年衰減下來早就沒有培養各行業熟練工人的潛力了 ,只有向前不斷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代替高昂的人工成本,比如生產線採用工業機器人、大力發展智能化產品等。

那些工業化已經完成的發達國家會紛紛呈現「去工業化」的趨勢,民眾在工業化過程中享受的福利待遇會越來越高,各種保障體系也會越來越完善,生活質量也會普遍高於發展中國家。可是在現實世界中一些未完成技術和資金積累的發展中國家也在盲目追求高福利的保障體系,走「去工業化」道路,比如巴西就是這樣的。

對於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來講即便完成「去工業化」也依然可以憑藉著軍事、政治、文化、金融等多方面的優勢長期保持自己的狀態,但對於沒有完成工業化半路就選擇「去工業化」無疑是自毀前程。人們對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貫不變的,當發展中國家提前實施「去工業化」一段時間後由於國內服務業、高新科技行業並不發達,能夠提供的崗位有限,所以會造成失業率提高、財政赤字增加、工業結構惡化、經濟陷入停滯甚至倒退,從而錯失國家崛起的機會。

因此從現實來看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應該走「去工業化」的道路,畢竟對於一些國家來講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不均勻,能夠在國內保持比較全的工業種類讓低端和高端產業都保留一些是最好的,畢竟360行都得有人去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器營 的精彩文章:

孟加拉國:人口比俄羅斯還多卻幾乎被人們忽視的南亞之虎!
不吹不黑,被稱為東非解放軍的坦尚尼亞軍隊在非洲能排第幾?

TAG:火器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