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中間兩句千年無人超越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中間兩句千年無人超越

詩人常建,生活在大唐開元天寶盛世,不戀功名,一生寄情山水,詩風接近與他同時代的王維和孟浩然,可名氣卻比王孟小很多。但是他的一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卻著名的無人不知。這首詩不但筆法凝練,自然天成,而且還衍生出兩個著名的成語——曲徑通幽和萬籟俱寂。

這首詩是寫詩人遊歷破山寺,但他寫的不是破山寺的寺院,而是破山寺的禪房。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中間兩句千年無人超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中間兩句千年無人超越

清晨來到這古老的寺院,初升的朝陽照著高高的山林。

清雅的竹林小道通向幽靜的深處,素樸的禪房掩映在繁花茂林中。

明麗的山色讓鳥兒歡悅飛舞,澄澈的潭水令人心靜神清。

此時此刻唯覺四周一片沉寂,只有鐘磬悠揚響在耳邊。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中間兩句千年無人超越

開篇點題,直入古寺。此聯不但前後句對仗,而且句內亦對仗。先是遠景,寫禪房周圍的環境。旭日東升,金紅色的陽光照著寺院,灑向山林,寺院與山林都籠罩在朝陽之中,古老的寺院,清晨的美景,愉悅的心情融為一體,令人心曠神怡。

下聯點出「後禪院」,「幽」和「深」尤為重要。禪院不是直接暴露在眼前,而是沿著一條彎曲的幽深小路走去。一排禪房在蔥蘢的花木中顯現,花香四溢,幽靜迷人,一幅美不勝收的畫面豁然眼前。「曲徑通幽」的成語由此得出,它不僅是一個成語,也是中國古典園林最常運用美學之法。大文豪歐陽修特別推崇這句的不對仗的頷聯,稱「造意者唯難工也」,真是渾然天成至極。難怪《紅樓夢》中寶玉「曲徑通幽」的題額及一番見解,讓平時嫌他「髒了自己的門和地」的賈政都少有地給了他好臉色和笑臉。

再往前走,也就是頸聯,亦是精美的警句。上下句都是動詞連接兩個名詞,讓本來的順序「山光使鳥性樂」和「潭影使人心空」更加靈動優美,更具有跳動性和節奏美。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日光照林,潭水清澈,本來也屬正常,但是它們能讓鳥愉悅,能讓人出塵,意境頓然生動鮮活。試想:藍天白雲,繁花蔥林,小鳥歡舞,潭影空明,人的心裡怎能不被凈化,被洗滌,遠離凡塵,回歸自然的本真主導了你的靈魂,這就是禪院的魅力,也是佛家的魅力。鳥性,人性,佛性完全融為一體。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中間兩句千年無人超越

尾聯以動襯靜,與王維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和「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有異曲同工之妙。營造了一個寂靜的世界,「萬籟俱寂」由此而來。承接上聯,人在上面的環境中已經雜念全無,那麼就在裊裊鍾罄的引領下,進入一個純凈空靈的佛教世界吧。自然界的聲音還在,只是人的耳中唯有佛音罷了。

詩人常建清晨入破山寺,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這首充滿禪意的五言律詩。短短四十個字,創造出兩個成語,足見這首詩的高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