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隨著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功能配置越來越複雜,很多人都感覺手機的電池越來越不經用了:往往一個手機充滿電半天就沒電了。而這在10年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手機的容量還不如現在的1/3,但是一個手機甚至能待機20天,其實電池開始不經用從3G開始就已經開始了。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3G來臨之際,手機還是波導、諾基亞、金立等主導市場,當時手機的定位是一個耐用品,除了電池不經用,也因此催生了二次充電電池行業的發展,這其中飛毛腿是最早做電池的公司之一。

飛毛腿公司的創始人方金在畢業後就從事儀器銷售相關工作,當通訊行業開始興起,方金代理過一款產品「黑珍珠」,這是一種介於大哥大和手機之間的短程對講機,並賺取了第一桶金。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1997年,方金跟朋友一起創辦了飛毛腿電子,主要做手機電池方向,他希望自己的公司也能夠「飛速增長」。但是公司成立2年後,相似的電池企業紛紛入場,整個電池行業都處於混亂之中,飛毛腿也艱難度日。

為了具有特色,方金在混亂的市場形勢下,成為第一家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電池企業,也因此成為當時手機的電池加工商,包括夏新、波導、西門子、聯想等都成為它的客戶。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飛毛腿在3G來臨後也獲得了黃金的發展時期,2006成功上市,成為手機電池行業的「領頭羊」,高峰期一年賣出8億塊電池,但是這種輝煌卻並沒有持續很久。

從2012年開始飛毛腿就開始出現虧損,到2015年又突然宣布停牌,2018年9月復牌後市值卻不斷下跌,目前飛毛腿的市值已經跌到4.2億港元。而導致一個領頭羊逐漸邊緣化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一方面是飛毛腿的維權意識差。飛毛腿產品知名度高後,市場上出現大量的山寨貨,但是維權艱難,給飛毛腿帶來了不少負面評價;

第二是因為手機日益創新,但是飛毛腿並沒有跟上時代。當手機往一體機邁進時,飛毛腿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手機廠商合作,並且它進入新興的充電寶市場也比較晚,失去了先機。

最可惜的國產電池品牌:曾一年賣出8億塊,三大原因致市值縮到4億

第三則是因為飛毛腿內部管理混亂,2015停牌的原因正是因為飛毛腿的財務不規範,導致停牌,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錯過了資金的融合等於錯過了發展的可能。飛毛腿正是在種種原因中掉隊,這個曾經的領頭羊目前已經跌出國內電池品牌前5名,讓人唏噓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