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沒有發動機的雷軍 憑什麼能讓小米更好的活下去?

沒有發動機的雷軍 憑什麼能讓小米更好的活下去?

時至2019年今日,有誰還會記得6年前,雷軍在2013年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上的預言:「三五年之內一定會有一家新的晶元公司是按沙子賣晶元,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

最有遠見的人——董明珠?

同樣是在2013年,在央視財經報道的現場,小米創始人「雷布斯」雷軍與格力「鐵娘子」董明珠,當著全國人民的面許下一個賭局,賭的就是小米未來5年內的營業額是否能超過格力。

鐵娘子不愧是鐵娘子,當董明珠提出「1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億」時,我想在場的所有人,甚至包括絕大多數米粉的血液都是沸騰的。且不說這個賭局靠不靠譜,10億元的賭注放到現在,那也是相當可觀的,更不要說是在2013年了。

如果能贏下這場賭局,小米的人氣、底氣、品牌價值,都是相當巨大的提升。這要是成功了,那絕對是教科書般典型的乘著互聯網經濟東風的勢頭,超越實體經濟老大哥的最佳範本啊!到時候小米原地跺一腳,恨不得整個互聯網和實體經濟圈,都要抖三抖呢。

可是小米和格力本身就不是一種性質的公司,前者是依託於互聯網起家的輕資產公司,後者是擁有自己獨立生產線的製造業重資產公司。兩者的區別就好像一個是自行車,另一個卻是火車,同樣駛向遙遠的目的地,幾乎沒有可比性。

而董明珠之所以堅定地將賭資從1元升至10億元時,除了依仗于格力體量的壓倒性優勢外,還有董明珠看透的小米作為互聯網輕資產的致命缺陷。甚至到現在,董明珠仍然直言不諱的認為,小米所有的產品都是貼牌生產,質量沒有別人好,技術也沒有別人好。對於有自己核心技術與生產能力,擁有純正「中國製造」的格力來說,根本沒有壓力。

早早被人斷言未來沒有核心技術的雷軍,當然是不服氣的,尤其是在那個小米幾乎一家獨大的時代,如果小米沒有,那還誰有呢?當然,我想這場賭局大概率是不會有結果的,畢竟這場全國人民都知道的10億賭局,誰要是輸了,那估計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小米才不是貼牌組裝廠

然後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小米開啟了松果澎湃的自研之路。不知道是雷軍對於董明珠10億賭局的警醒,還是受不了「組裝廠」這樣侮辱性的稱呼。起碼結果是好的,那就是小米正式宣布開始著手研發手機核心組件SoC處理器。

要知道當時兩大世界頂尖手機品牌,蘋果和三星可都是有自己的SoC處理器,一個是蘋果A系列,一個是三星獵戶座系列,前者是整個蘋果iOS系統中的核心,後者則是當時比肩德州儀器和高通的存在。甚至就連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半二線手機品牌華為,都在研發自己的麒麟處理器。

松果電子可能聽說過的人並不太多,但是聯繫到小米澎湃S1處理器呢?2014年10月松果電子成立,2015年4月前端設計完成,7月澎湃S1處理器流片成功,10月完成樣機驗證,2016年12月澎湃S1正式量產,成功搭載於小米5C並發售。

可以說下有米粉們對小米的支持,上有眾人對國產核心技術的寄託,小米澎湃之路前途似錦。基於A53大小核,28nm工藝製程的八核設計,澎湃S1的性能據說與當時的驍龍625不相上下,在當時其實並不差。對於首次進行晶元研發的小米來說,無疑是為自己增光添彩的一種驕傲。

說真的,在那個時代能做出晶元的行業並不在少數,但拿的上檯面的卻屈指可數。不論小米的澎湃S1是否能成功,對於國產手機和自研能力來說,無異都是一劑強心針。甚至即使澎湃S1翻車了,我想也不會有太多的人來苛責,畢竟從立項到量產,澎湃S1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其中的辛苦已經相當不易了。

「這次不行,還有下次,初生牛犢還需要大量技術經驗的積累」,由於是首款產品,雖然經驗技術不足,但其實也有不少人很願意為澎湃S1買單。這不僅是對小米手機的支持,更是對國產自研晶元的支持,與當時華為的麒麟處理器相比,無異憑藉互聯網起家的小米澎湃S1更加受人關注。

然後呢?

對啊,然後呢?小米接下來的澎湃S2呢?雷軍說好的晶元沙子價呢?沒了?時至2019年今日,我們依然沒有聽到任何有關澎湃S2的流片消息甚至是研發進展。有的只是些虛無縹緲,無法印證真實性的消息。

比如號稱小米「內部員工」的留言表示,小米已經開始養不起研發部門,澎湃S2多次流片失敗的虧損甚至並不亞於紅米系列一年的營收。而對於典型的互聯網輕資產的小米來說,晶元原件的採集成本,對於小米手中的現金更是雪上加霜。

實際上,一直以來小米實行的都是典型的互聯網輕資產的運營模式,簡單來說小米手中的現金流無疑就是小米的性命。為了保證現金的充分利用,零庫存的搶購「秒罄」銷售模式,看似是小米手機的銷售火爆,根本就是因為小米對現金的嚴格把控,說白了就是為了「保命」。假如有一天現金充足支持大規模現貨,但庫存卻因為某種原因導致大規模囤積時,不用多想也知道會給小米帶來怎樣的重創,更不用說小米現在手中的現金支不支持大規模現貨了。

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小米連大規模現貨都做不到,又怎麼會投入更多現金去大力砸錢投入晶元的研發呢?對於澎湃S2,我們或許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期待小米在核心技術道路上越走越好。殊不知,小米想做的似乎只是試試水,試試晶元這潭水深不深,如果好做如果能盈利,那麼肯定不會放棄,但反過來呢?號稱是「硬體起家」的小米,此「硬體」可能不是我們理解的彼「硬體」?

小米是屈服於了什麼?

小米最終落得了個虎頭蛇尾的地步嗎?看起來沒有,在了解自己究竟幾斤幾兩的時候同時,雷軍似乎放棄了自研硬體的道路。從目前來看,雷軍基本是對自研硬體避而不談了,也由此引出了那句經典的名言:「難道你做汽車你一定要做發動機嗎」。

所以小米給很多人的印象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底氣,完全要看供應商臉色行事。但當雷軍的四連反問出口後,在場的所以媒體人當場窒息,這個邏輯確實無法反駁。這不禁讓人回想起,早已搖搖欲墜的鎚子科技CEO羅老師的一句名言:「我不是說哪一家不行,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供應商(給的)你在那裝什麼孫子」。

當然,其實仔細想想,雷軍說的也並沒有什麼錯。往廣了說,一個產品涉及了相當多的產業,比如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售後等多個方面,這是一項龐大的產業鏈。往細了說,蘋果就是典型且優秀的技術整合型廠商,它本身並不會完全參與自身所有產品零件的研發生產,而是選擇符合自身需求或是直接派出工程師進行深度合作,多方面的技術含量也並非單純的給Android「套個皮」,給你個圖紙也並非所有人都能蓋起一棟樓來,SoC處理器也並非手機的全部。

但話又說回來,這種技術整合卻是我們對小米給予的最低希望,更像是「買辦」。我們常說的核心技術匱乏,指的並非僅僅是沒有拿得出手的SoC處理器或是某些硬體,而是與蘋果三星華為相比,核心技術實力的差距。每天將「黑科技」掛在嘴邊的小米,實際上自己的核心技術甚至連一頁紙都寫不滿,發布會進程基本不會有太大起伏,高端機主要圍繞這高通處理器,中端機主要圍繞著疑似「公模」的機身結構設計,現在還能再額外「吹」一下索尼的CMOS相機感測器,其餘的就剩下令人歡呼雀躍的「真香」價格了。整場發布會的功能與亮點,幾乎完全是可預見的,甚至早就失去了當年那令人驚喜的靈魂。

貼牌組裝廠離小米還有多遠?

既然無法通過自身的硬體技術競爭力,為自己贏得一片天,像海思麒麟那樣贏得用戶歡喜。那就靠優秀的技術整合型廠商的優勢渠道,配合自己強大到逆天的軟體優化技術,就像曾經MIUI那樣,從用戶體驗上討得用戶放心,這也不失為自己的強大核心技術了,但僅僅是這樣的「核心技術」真的夠嗎?

雷軍曾在微博上實力科普小米9第五代屏幕指紋解鎖技術的強大,但卻從來沒有人會想到vivo莫名其妙獨立出的子品牌iQOO會搭載更新更快的第六代屏下指紋技術。我曾看到相當多的人質疑,質疑這兩代根本不是一種標準,可事實卻非常的遺憾,它倆採用的都是匯頂的方案,而第六代屏幕指紋方案確實要比第五代更靈敏更迅速。雖然,正如羅老師所說的,都是供應商給的,可同樣的供應商卻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案,基礎的差距是很難通過後期優化來彌補的。

同時期的iQOO早已用上了匯頂最新的第六代屏幕指紋解鎖,而小米9作為黑科技旗艦手機,竟然才剛剛宣布第五代屏幕指紋「真正進入實用階段」。確實是進入了「實用階段」,因為我相信小米選擇匯頂第五代屏幕指紋方案時,就代表著這個方案已經「實用」,不然哪家企業會在當前方案仍不成熟實用的情況下,貿然著急開展下一階段的計劃?若第五代屏幕指紋方案普及都不算「實用」,那就真沒有實用的時候了。

在同樣選擇相同供應商匯頂的方案時,為什麼vivo能這麼快拿到連優秀的技術整合型廠商小米都拿不到的第六代屏幕指紋方案?是「高價低配」的vivo真的捨得砸更多的錢,從小米手中搶過來第六代屏幕指紋方案?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匯頂科技就是被戲稱「高價低配廠妹機」的vivo等品牌活活「奶」起來的?相比於本身是走品牌路線的vivo來說,走技術路線的小米卻與之持平,甚至供應鏈都沒辦法正常搞定,你們不覺得小米現在有什麼不對勁?

即使你能靠後期強大的優化彌補硬體上的差距,但用戶並不在乎你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完成的,在乎的僅僅是體驗,這時候問題又出現了,小米無法為用戶展現出核心強大的優化能力,用戶在這個時候可就不管你優化的有多厲害了,畢竟你並沒有和別人拉開差距,此時核心技術匱乏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因為你能做到的軟體層面優化,別人遲早也可以做到。等於說小米現在在核心技術與供應鏈整合兩個方面,都遠不如人,技術與核心技術的差距也將越來越明顯。

小米你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還記得小米產品總監王騰說過什麼嗎?「放心買小米9,兩月內國內沒有廠家大規模發售的855旗艦」,因為高通與小米的深度合作。然而結果卻令人捧腹,晚發布iQOO銷量卻已超越小米9,反觀小米9卻因為缺貨導致公開宣布停止搶貨一次。是因為小米9的火爆嗎?iQOO銷量明顯更多。是因為高通限制出貨給小米了嗎?高通都入股小米了怎麼會胳膊肘往外拐。

要麼是小米的代工廠不夠給力,要麼是優秀的技術整合型廠商的供應鏈出了嚴重問題,再不然就是單純的「耍猴」?甚至連雷軍當時瘋狂抨擊沒現貨的榮耀V20,出貨量更是蹭蹭的往上竄。可以說iQOO和榮耀V20的硬體供應基本和小米9有著一定的重複情況,但為何出貨問題最大的卻是小米9。幾乎可以算是配置接近,優秀的技術整合型廠商為什麼甚至不如走品牌路線的廠商呢?

小米現在無論是從核心技術能力,還是渠道銷售,甚至是生產力,都遠不如其它手機品牌。從用戶角度來看,盲目追求性價比與「買辦」導致核心技術不足,在用戶度過手頭資金局促的時期後,更看重的是手機的核心技術功能,而小米對於這個問題似乎無能為力,小米手機開始逐漸顯現出疲態。從供應商角度來看,小米的單次需求量低鋪貨能力弱,從收益長遠收益角度考慮,小米所能帶來的收益等級是否要高於其它手機品牌?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否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繞了一圈好像還是回歸到技術問題

回歸到雷軍的發動機論,很簡單的道理,在這個時代,沒有核心技術就是沒有話語權。當人們靠走路出行時,你發明出了自行車,你這個就是核心技術。當人們靠自行車出行時,你發明出了汽車,你這個也是核心技術。當人們靠汽車出行時,你發明出了飛機,你這依然是核心技術。

可當自行車製造業已經完全普及時,你告訴大家我研究的自行車如何黑科技。當汽車製造業已經完全普及時,你告訴大家我研究的汽車如何黑科技。當飛機製造業已經完全普及時,你告訴大家我研究的飛機如何黑科技。在這種情況下,這依然可能還是核心技術,但領先程度就遠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等到大家因為你的黑科技,開始拋磚引玉、舉一反三時,你的核心技術還可以稱之為核心技術嗎?如果蘋果當初擁有自己的基帶晶元,現在大概率不會被高通滿世界追著訴訟,全世界追著要求禁售了。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至少是一家一線品牌應該做的事情,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大眾集團、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豐田集團、通用集團、現代起亞、福特集團、本田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標誌雪鐵龍集團、鈴木汽車等等,都有自己的發動機。甚至奇瑞、比亞迪等國產汽車,都在想方設法研製自己的發動機,雖然大部分是通過合作研發或者乾脆收購,但又有哪家汽車品牌敢直言,我就是不做發動機的,這早就不是態度或是前途問題了。

舉幾個眾所周知的例子,vivo大規模助力匯頂科技研發屏幕指紋,雖然受益者是所有手機品牌,但從體驗上來看,目前誰能站出來說我的屏幕指紋比iQOO更快更好用。華為和索尼聯合研發的IMX600,從P20 Pro發布開始,屠榜當年雷軍曾科普一下午的DXO至今,依然沒有能超過的。就連當年海思自研,坑死無數人,甚至毫無任何正面評價、口碑遠低於澎湃S1的海思K3V2,現在也成長為足以和高通分庭抗禮的麒麟980。當時,哪怕小米在其中任何一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而不是依靠「自研」營銷策略、肆意標榜自己「買辦」的「黑科技」,也不至於落得現在這步。回想起小米這近十年來的歷程,這個未來已經可預見的結局,是在讓人痛心,更不用說將青春奉獻進去的忠實米粉了。

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的地位放低,踏踏實實做一個二線品牌。或是乾脆換一條路來,不以「黑科技」標榜自己,這樣不僅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而且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緊盯著你挑刺了。仔細回想起來,小米似乎也是靠著當年高通的技術火到今天的,當高通有一天失去了優勢,雷軍你做好準備了嗎?

後記

2019年將註定對小米不是友善的一年,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艱難的一年。從起初的各種小品牌和小米貼身肉搏,拾人牙慧,到現在活下來的各大手機品牌都企圖想從小米的蛋糕中分走一大塊,甚至連魅族和半途復活的聯想,都是這麼想的。

而像現在「在線自殺」般微博KOL式「撕13」營銷和疑似「黑稿」的瘋狂碰瓷更不是小米現在應該做的,只能看作是目前股價重壓和對賭協議下,為了提升品牌關注度的無奈之舉,而且大部分還是反面關注。現在能做的與其是高管全員齊出動下場「撕13」,倒不如重新確定小米手機未來的發展策略,改變產品定位和用戶口碑。既然自殺式俯衝大勢所趨,倒不如想辦法搶救一下自己,爭取能成功迫降,為之後的崛起再多積蓄些力量。

只能說,自從去年年底金立和鎚子的瞬間「去世」,和魅族今年的「半死不活」來看,留給小米的時間確實不多了。當各種邊緣小品牌徹底滅絕後,市場最終將開始擠壓最弱的那個巨頭。無論小米在當年有多少成就、多少輝煌,前面諾基亞的例子還擺著呢,失敗者最終只能活在歷史裡,錘粉說好的眾籌捐款不是也沒能「搶救」回鎚子手機。當小米手機業務的敗勢無可避免時,小米又能捆綁住多少AIot生態的用戶呢?

精彩資訊報道,專業視頻評測,盡在聚牛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牛科技 的精彩文章:

首發驍龍675千元機也能暢玩吃雞 魅族Note9真機圖賞
雷軍余承東微博舉行拍月亮大賽 你看我的月亮比你更大更圓

TAG:聚牛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