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內鏡下鑒別診斷咽部病變的良惡性

內鏡下鑒別診斷咽部病變的良惡性

前言:

目前食管早癌的內鏡診斷策略是基於對黏膜色澤、形態、分支血管網、IPCL(擴張dilatation、扭曲tortuosity、管徑caliber、形態shape、分布distribution等)等的觀察。至於什麼是IPCL及相應的井上分類及AB分類這裡將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同學自行查閱。

Slaughter提倡field cancerization的概念,即指長期的飲酒、吸煙可作為共同的誘癌通道,引發多區域癌發生的現象。特別是食管與口咽部黏膜上皮多灶的異型上皮或鱗癌的發生值得關注。頭頸部黏膜,如咽部黏膜與食管黏膜同為鱗狀上皮,有數據顯示食管鱗癌與咽部鱗癌的合併發生率約為8%~10%,故可考慮將食管早癌的內鏡診斷策略應用於咽部腫瘤。

Muto在2004年提出NBI-ME下褐色區域可能為早期淺表型頭頸部鱗癌的表現。但咽部基底細胞增生(BCH)在NBI-ME下同樣也呈現褐色改變。一項小型回顧性研究將食管早癌對IPCL的觀察方法應用到咽部早癌與BCH的鑒別診斷中。(其研究過程見附錄)

研究發現:

1. NBI-ME下咽部BCH的典型表現為:病變區域中IPCL分布規律,IPCL的典型形態為2~4個loop構成的「套索樣」毛細血管。

2. BCH與咽部早癌的鑒別要點如下表與圖所示:病變大小、IPCL間黏膜透明度、IPCL的分布、IPCL的形態。

3. BCH與咽部鱗癌在NBI-ME下均有病變邊界清晰、IPCL擴張、IPCL扭曲這三類表現。

4. BCH與咽部鱗癌的典型照片如下圖所示。

咽部基底細胞增生

與鱗癌的鑒別要點圖表

-------小結圖表------

BCH與咽部鱗癌的

典型病例對照

基底細胞增生(BCH)及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的NBI及病理表現:

(a)不放大的BCH(箭頭)的NBI視圖。

(b)放大後的BCH NBI視圖。

(c)BCH的病理結果。擴張的IPCL周圍區域可見基底細胞增生,表面細胞的成熟得以保留。

(d)圖(c)中IPCL周圍的區域擴大。

(e)放大後的HNSCC的NBI視圖。

(f)HNSCC的病理表現,即整個上皮層被非典型細胞佔據。

該研究提示內鏡醫師在咽部發現NBI下呈褐色、邊界清晰、IPCL扭曲擴張的病變時,需同時考慮惡性與良性病變如BCH的可能。通過觀察病變大小、IPCL分布及形態、IPCL間黏膜的透明度可為鑒別診斷提供依據,減少不必要的活檢。

推薦口咽部觀察篩查流程:

(此內鏡圖由冠縣中心醫院李博醫師提供)

針對口咽部病變的逐步放大觀察:

思考:

本研究發表於Cancer science雜誌,屬於「快速移植型」研究,其思路為將某個疾病中成熟的技術與研究方案快速應用於相似疾病的研究中。

效仿參考此種文章實例我們可以思考如何短平快地發表內鏡SCI。

附錄:

以下為本研究的課題設計與原始結果:

病例:

回顧搜集病理證實的26例咽部BCH、37例咽部鱗癌的NBI-ME照片

方法:

評估每個病例的部位、大體形態、大小、邊界、黏膜透明度、IPCL(dilatation, tortuosity, shapes and distribution),將上述數據進行分類。

統計分析:

SPSS進行卡方檢驗或Fisher法,比較兩組數據各項指標的差異是否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

參考文獻:

作者:掃地僧一聽 來源:掃地僧一聽

關注消化,我們有很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生命早期開始長期食用含益生菌酸奶,或可防治幽門螺桿菌感染
飲食巧安排,除卻便秘煩惱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