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個的憂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個的憂

人紅是非多。上海流浪大師沈先生,遇到的麻煩大去了!

那麼多人找到他,那麼多人拍他,誇他、利用他,另外人在網上罵他、貶低他,身心疲憊,毀譽參半。

這些都不是最大的麻煩。

最大的麻煩來自他自己。

媒體採訪沈先生(沈巍),用他的一句話來結尾,他說:「我從小受儒家教育,想做個政治家。坦白講,我想做官。」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個的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看到這裡,我驚呆了——平靜的湖面之下,隱藏一隻巨大的龍。

大家通過他的外表,通過他的言談,認為他是個隱士,物質貧困,精神富有。

然而,他並不想出世當隱士,他想的是入世當權臣。

真正的隱士,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身也退了,心也隱了,徹徹底底。

不徹底的隱士,有很多。

像沈先生的偶像諸葛亮,躬耕南陽,表面上隱,其實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是在擇機、擇人而仕。

像唐伯虎,在1505年寫下《桃花庵歌》,詩里說「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3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個的憂

這隱的決心夠大了吧,到了1515年,寧王爺一招手,唐伯虎就應召上門。這個不靠譜的王爺,差點害死他。唐伯虎靠高超的裝瘋技能,才逃出虎口。

不過,諸葛亮和唐伯虎的言行不一,讀書人或者說知識分子,並不會嘲笑他們。

因為孔聖人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孟聖人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獨善其身的沈先生,心裡仍一個兼濟天下的夢。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個的憂

這是他最大的麻煩。

這也是儒家文化里的大麻煩之一,將獨善其身和兼濟天下作為人的兩種形態,對立起來。

這種獨善和兼濟的對立觀,造成個人和集體的割裂,在最後的抉擇中,天平倒向集體。

雖然聖人們說,仕也可,隱也可,進也行,退也行。

但是,讀書人、知識分子的夢想,是想仕則仕,想退則退,享受官員的富貴,兼顧隱士的清閑。

魚和熊掌兼得,是讀書人、知識分子的最大麻煩。

解決麻煩,關鍵是解決觀念。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個的憂

儒家舊的獨善和兼濟觀,早就該摒棄為獨善其身,即是最大的兼濟天下。

能夠獨善其身,不對他人利益造成傷害的沈先生,本質上就是一種成功,完全沒有必要非要成為政治家、非要當官。

沈先生,解得了他人的惑,消不了自己的憂。

他的書,讀得多了,也讀得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