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文帝生性仁厚,卻逼死了自己的舅舅,但依然是千古明君

漢文帝生性仁厚,卻逼死了自己的舅舅,但依然是千古明君

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的一個明君,他用孝義治理國家,母親病了他親嘗葯食,可就是這樣一個仁孝之君,卻表演了一幕逼死自己親舅的戲。

劉恆繼位之後,心中充滿了仁愛,積極推動新政,如減少人民土地的稅收,減少徵收勞役等重農抑商的舉措,促使百姓安居樂業。我們可想而知,它的新政策與地主貴族階級利益相悖,會受到極大阻力。

漢文帝沒想到舅舅薄昭是最大的阻力,他當時重用薄昭就是因為自己很軟弱,並希望在前進的道路上讓薄昭成為助推器。可薄昭的行為並沒有幫助到他,反而成為了阻力,這令他大失所望。

這一次,他推行新政,恰是在舅舅的封地太原出現暴亂,他派欽差鍾毓去平息暴亂。鍾毓為人剛正不阿,行事不徇私情。他去太原平亂完畢,順手殺死了亂之源頭薄貴,這個薄貴是薄昭的侄子,他是薄昭在太原的全權代理人。

鍾毓殺死薄貴是打狗沒有看主人,惹惱了薄昭。就在鍾毓返回京城的時候,當漢文帝派眾臣去接官亭迎接他凱旋時,薄昭竟然把鍾毓帶到了薄府,讓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為薄貴披麻戴孝。鍾毓不屈服,薄昭在憤怒的情況下殺死了鍾毓,他以為自己是劉恆的親戚,劉恆不會把自己怎麼樣。

薄昭殺人並違法,劉恆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的母親薄姬為他的兄弟辯護,皇親國戚聯名請求赦免薄昭;另一方面,周興和其她直臣為鍾毓喊冤,鍾毓的妻子為丈夫鳴冤棄子自盡,引起民情激憤。

劉恆是非常孝順的,不想傷到母親的心。不過,他剛剛制定了新的法律,薄昭的罪行法理難容,必須要說的是在西漢時期,貴族殺死個人並不是必殺之罪。劉恆完全有能力袒護母舅不死,可他在親情與天下之間還是選擇了天下,選擇殺舅為自己立威。

他經歷了前王朝諸呂外戚之亂,並且知道外戚專權的弊端,既然他的根基不穩定,只恐縱容舅舅再重蹈前朝諸呂專權。此前又有舅舅救周勃心結,擔心他被寬恕之後,他更加囂張並且與權臣勾結,超出了他的控制能力,他想殺舅在眾臣中立威,如果有人禍亂朝綱他也會這樣做。

劉恆本以弱勢繼位,如果他只談孝道,沒有帝王的殺伐決斷,怎麼會有一個繁榮的文景之治呢?薄昭咎由自取,自己跳出來,為劉恆立威掃除障礙創造條件,使自己成為了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狂徒 的精彩文章:

古代「琴瑟和鳴」的典範,完美的一對封建夫妻,不接受反駁
陪嫁丫鬟終身未育,卻培養出千古一帝,35位皇子為她披麻戴孝

TAG:歷史狂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