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谷歌大腦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谷歌大腦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大家都知道谷歌大腦是谷歌的科研學術部門,在傳奇人物 Jeff Dean(他的神跡在網上廣泛流傳)的帶領下,谷歌大腦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計算機理論與演算法、計算圖形學、計算機硬體等等方面做出了豐富的學術成果,而且他們也積極地嘗試 AI 技術的應用,比如檢測自然災害、用 AI 輔助傳統科研等等(具體可見谷歌科研成果 2018 年年終總結),谷歌自己的商業化產品中也使用了許多技術成果。

關於谷歌大腦,作為負責人的 Jeff Dean 本人曾經介紹過「我們的研究目標非常寬泛」、「沒有 KPI」、「非常注重開放性」(見 Jeff Dean 的「有問必答」),不過我們依然很好奇,在裡面工作的人具體感受是什麼樣的。

機器學習研究員、曾經在谷歌大腦工作的 Chris Olah 最近主動在推特上分享了他在谷歌的工作感受。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順藤摸瓜介紹如下。

Chris Olah:


嗯,如今我已經離開谷歌大腦幾個月了,我想說什麼已經沒有任何限制了。那麼我來給大家聊聊谷歌大腦是個多麼棒的地方。

我一共在谷歌大腦度過了五年時光,我自己感到非常榮幸。這五年里,谷歌大腦的規模也從大約 30 人增長到了大約 500 人。從來沒有人給我壓力,要求我停止基礎科研的研究。同時,谷歌大腦的管理方式也一直都遵循著很高的道德標準,即便在私人場合也是一樣。

具體對於我做的基礎科研來說,我可以一直做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要求我必須做別的。谷歌大腦甚至出資贊助我建立了一個電子學術期刊(distill.pub)。從我在谷歌大腦實習起就是這樣。

在倫理道德方面,有一次我了解到,某個決策過程可能存在問題,它可以輕易允許某些道德上值得商榷的東西發生,同時還不太容易被發現。谷歌大腦的管理層(尤其是 Jeff Dean)馬上就出面干預此事。

谷歌大腦也不是完美的。谷歌有時候很官僚主義,有時候恐怕要上帝幫忙才能不被谷歌裁掉。也有時候會有內部衝突。還有一些非常罕見的情況,我目睹過某些人做過很糟糕的事情。不過對於這種規模的企業來說,谷歌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

我覺得如果給不同企業的工作環境做個排名的話,谷歌大腦排在前 1% 應該沒什麼問題。如今我在 OpenAI 工作了,我也很期待可以幫助 OpenAI 把工作環境建設得越來越好,最好能和谷歌大腦一起競爭一下前 0.1% 啊什麼的。

其他曾經在谷歌大腦工作的人肯定會和我的感受有所不同,尤其是谷歌大腦的規模如今越來越大了。而且,企業總是在不停變化的,也許谷歌大腦今天的樣子已經和我走的時候不一樣了,更不好說一年以後是什麼樣了。不過,我真的對在谷歌大腦的這五年充滿感激。

Chris Olah 推特得到了廣泛的點贊轉發,也有其它研究人員回復以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甚至包括 Jeff Dean 本人

谷歌大腦現成員 David Ha:在谷歌大腦工作真的棒極了!另外,即便現在我就在谷歌大腦,我也從來沒覺得有什麼話是不可以說的(笑)

蘋果研究科學家 Kayur Patel:我也是看著谷歌 AI/谷歌大腦一天天長大的(雖然是從另外的一個小團隊里觀望),而且覺得非常榮幸,見證了它的成長過程。我時不時地會想念其中的人。外面的人其實都不知道這些人有多好多棒。

谷歌大腦前成員、現 AirBnb Hector Yee:贊同!我也在谷歌大腦度過了很棒了一段時光。

喬治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碩士 Raphael Lopes:同意以上全部。在過去的一年裡我有幸作為 AI 實習生在谷歌大腦工作,我的同事們都那麼能幹、那麼有道德,這一直都讓我覺得欽佩。

Jeff Dean:謝謝你,Chris,謝謝你的肯定。其實管理方面我還挺嫩的,不過我確實一直努力想要創建那種包容性的環境,讓每個人都可以做很厲害的科研、參與對整個世界造成顯著影響的事情。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同盾曾誰飛:智能語音技術在金融風控的應用及展望
大咖解碼獨角獸背後——「AI+教育」在K12領域如何落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