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祖先是有毒的,如今為何無毒?看科學家怎麼說

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祖先是有毒的,如今為何無毒?看科學家怎麼說

在現代的自然界中,大部分的毒物來自卵生動物,例如毒蛇之類的,另外還有一些是昆蟲類的。它們一般看起來比較弱小,選擇演化出毒腺無疑是最佳的防身手段。而哺乳類動物基本很少有毒,只有個別的老鼠、蝙蝠類才有,同樣的它們也是體型較小。

在自然界中適者生存,只有不斷進化才不會被其他動物替代掉,但也會有「退化」的奇怪現象。由於環境的改變,動物也會拋棄一些沒必要的功能。

按照化石的記錄,地球上出現最早的有毒動物是一種名叫Euchambersia mirabilis的哺乳類動物,並非是所謂的蛇類祖先,這也意味著哺乳動物的祖先在很久之前是有毒的。

這種動物比毒蛇更早1億年誕生,生活在2.6億年前的二疊紀期間,據說它的毒就藏在唾液中,只要獵物被咬上一口就會中毒。隨後恐龍陸陸續續出現在地球上,它們才走向滅絕。

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還是過著躲躲藏藏的日子,但具備「放毒」能力後,生存能力就提高了不少。雖然不至於威脅到高大威猛的恐龍類動物,但捕捉其他小型動物還是可以的,總比沒有任何技能好。

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開始崛起,體型朝著巨大化進展,自從有了發達的四肢和鋒利的爪子後,毒便變的多餘,於是這個功能慢慢退化掉。如今哺乳動物可以依靠速度和力量存活在自然界中,而人類則更是不用說,智力還碾壓其他哺乳動物。

除此之外,在生命的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大滅絕事件,科學家認為曾經的有毒動物在這些災難面前也慢慢滅絕掉,留下了無毒的哺乳動物。總而言之,能留到現代的動物,都是經歷過額外的篩選。

筆者:三體-小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嫦娥四號在月球種植物,棉花已正常發芽,人類移民月球有望了?
為什麼說地球的存在是被設計好的?木星和月球的存在就是答案

TAG:科普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