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找到「超級地球」,與地球相距約33光年,公轉周期僅9天

科學家找到「超級地球」,與地球相距約33光年,公轉周期僅9天

在眾多先進探測儀器的幫助下,科研團隊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了20顆類地行星,其中有5顆行星與地球的相似度很高,一度被認作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超級地球」。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員發現,早前認定的5顆「超級地球」其實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星球與地球間的距離過長、星球內液態水資源分布不均等。嚴格來看,它們並不完全適合人類,人類若要移居,還需先對星球進行一番改進。考慮到星際工程難度過大,科研人員決定先放棄這些星球,繼續尋覓契合度更高的星球。

在科研團隊的堅持與努力下,近期,他們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距約33光年的星體。這顆星體較特殊,與早前發現的宜居星球多有不同。首先,它不是一顆處在宜居帶內的星體。雖然從整體上來看,此星同樣存在一定不足,但科研人員堅持認為,是否處在宜居帶中不能成為判斷星球是否適合人類的唯一標準,此星雖不在宜居帶中,但其綜合環境或遠勝地球。

科研人員表示,此星名為「GJ 536b」,它正圍繞著一顆亮度較小的紅矮星作規律運轉。與地球不同,「GJ 536b」與其恆星間的距離較短,星球公轉周期很短,僅為9天。也就是說,地球上的1年相當於「GJ 536b」上的9天。

雖然在旁人看來,行星與恆星間距離過近很可能導致行星溫度偏高,但「GJ 536b」很特殊。「GJ 536b」的恆星是一顆放能量遠不及太陽的星體,因此,「GJ 536b」表面的溫度並不會太高,同時,通過分析「GJ 536b」南北半球的光譜特徵,科研人員發現,「GJ 536b」是一顆受熱均勻的星體,其南部和北部不存在過大溫差。

此外,更令科學家感到驚喜的是,根據「GJ 536b」與恆星的距離,再結合「GJ 536b」的地質情況來看,「GJ 536b」上很可能存在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對此,科研人員表示,「GJ 536b」基本符合人類的生存需求,而至於它最終能否成為「超級地球」,還需繼續分析與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爵跡探索 的精彩文章:

除人類外地球還存在其他智慧生物?科學家:高級生命特意隱藏行蹤
火星上多次出現疑似動物的化石,是曾經的生命還是在隱藏的生命?

TAG:爵跡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