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16歲女孩提名諾獎: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都贏在了這三點

16歲女孩提名諾獎: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都贏在了這三點

文/007同學

3月15日,英國爆發了一場罷課遊行。全英60多個地方的學生,從蘇格蘭高地到康沃爾,紛紛走出校門,舉著牌子上街。

遊行的隊伍里,有激情昂揚的中學生,也有3歲的幼兒園小朋友。

「保護海洋!」

「不要讓氣候改變,讓社會改變!」

「恐龍當初肯定也以為自己還有時間!」

孩子們用他們最純真最熱情的心,向氣候問題發出了最深重的呼喚。

實際上,這場為了響應瑞典女孩Greta Thunberg的號召而開展的聲勢浩大的遊行,正在全球105個國家的數十萬學生中同時進行,以此呼籲政府重視氣候問題。

中國台灣也未缺席於這項「周五為未來奮鬥」的行動,台中特殊教育學校、基隆二信高中、台灣大學、暨南大學、台北國語實小家長會等8所學校,都以不同形式支持著Greta的行動。

這位總是綁著兩條辮子的北歐女孩,雖然今年才16歲,卻是「氣候罷課運動」的發起人。從去年8月起,她每周五都拒絕上課,而是到瑞典議會門口安靜抗議。

別看她年齡只有16歲,但已經是全球知名的環保活動家。上節目、集會演講、參加各種會議、去聯合國會議演講、參加達沃斯論壇、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發言,只為希望引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近日,她還被3名挪威議員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Greta出生於瑞典一個藝術之家。媽媽是知名的歌劇演唱家Malena Ernman,爸爸是演員。

Malena Ernman是一名政治激進主義者,一直積極支持《巴黎協定》,主張立即採取行動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對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除此之外,她還積極支持保障移民受庇護的權利。

Greta第一次聽說氣候變化是在小學八九歲的時候。那時候,老師給他們講氣候變化,並給他們看了一部關於海洋垃圾和氣候變化的電影,Greta受了很大的觸動。之後,她便自己找資料,看書看片子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這一了解,她就停不下來了。

為了花更多時間在氣候變化的研究上,她放棄了所有愛好,變成了素食主義者,拒絕坐飛機,不買任何多餘的新東西。

媽媽原來是歌劇演唱家,經常要坐飛機全世界到處飛,後來為了不坐飛機,就只轉行在斯德哥爾摩演音樂劇。

為了降低家裡的碳排放,在媽媽的帶領和她的支持下,全家都放棄了乘坐飛機,不吃肉食和乳製品,開始自己種菜。他們還在家裡安裝了太陽能電池,不管去哪,不管多冷都騎自行車。

2018年9月9日瑞典大選之前,她每天都去國會門口靜坐抗議。她的要求是,希望瑞典能按照《巴黎氣候協定》減少碳排放量。

瑞典大選之後,她回去上學,但每周五還是會去國會門口靜坐抗議。不管颳風下雨,她都不會缺席。

有人覺得,她這個年紀還是應該好好上學,她回答說,「在沒人儘力拯救我們未來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還要為了未來去讀書?在最好的科學家研究出的最重要的議題都被政客忽視的時候,我們去學習這些議題又有什麼意義?」

實際上,當大多數成年人把生活幸福的標準定義為為賺更多的錢、升更高的職位的時候,當大多數十幾歲的孩子把人生成功的準則定義為考理想的大學、拿更高的薪水的時候,這位年僅16歲的小姑娘就把自己的人生,放在了全球70億人及子孫後代健康幸福生活的高度去考量,並用自己拼盡全力的堅持和努力,去一點一點地呼籲政府,感染世人,真的太不容易。

這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就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即使她最終不會獲獎,她的行為,也會被全球幾十億人所讚歎。她人生的起跑線,早已經超過同齡人十萬八千里。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喜歡定義孩子成功的年齡,但是往往忽略了,成功是沒有年齡之分的,過分強調孩子應該在某個年齡段做應該做的事,反倒會成為他奔跑的枷鎖。

實際上,許多別人家的孩子,在其他孩子還在父母設定的軌道上慢慢行走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甩出同齡人好幾條街。

前段時間,劉國梁7歲女兒劉宇婕奪得世界冠軍的新聞迅速上了熱搜。在世界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上,劉宇婕喜奪冠軍,並用流利的英語發表獲獎感言,「父親一直是我的偶像,我有個夢想,就是超越他,今天我想告訴他,我才7歲,就得了世界冠軍。」

因為爸爸是冠軍,所以她就要求自己,也要拿冠軍。因為爸媽拿到冠軍之前走過了一段很艱難的路,所以,她也忍著辛苦,擦乾汗水堅持訓練。

今年1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ATEC小程序挑戰賽開賽,年僅11歲的女孩萬海妍以與第一名只有1秒之差的成績,衝進了決賽奪得鼓勵獎,被人稱作天才少女,就連支付寶老闆也不禁讚歎,「支付寶的大門為你打開。」

小姑娘在採訪里說,自己已經研發了十幾種遊戲、兩部小說,還曾獲得過全國編程大賽一等獎。而大多數孩子11歲的時候,卻還都在死嗑課本,聽命老師。

黃磊的女兒多多,去年就主演了賴聲川導演的話劇《水中之書》。舞台上的多多,收放自如,張弛有度,儼然一位訓練有素的話劇演員。

很多網友評論說,「長大了的多多,簡直跟母親孫莉一個模樣,神情、氣質太像了」。其實,孫莉就是個文藝女神,她愛閱讀、會跳舞、會彈琴、會演戲。在一次採訪中,她曾說過,常會和多多一起閱讀、一起練琴。

其實,多多在年僅5歲的時候,就已經讀了萬卷書,識字量高達1500字,年閱讀超過百本好書,還精通文史數理,被人唏噓讚歎為別人家的孩子。

反思這些孩子真正優秀的原因,不管是瑞典女孩Greta,還是劉國梁女兒劉宇婕、編程少女萬海妍、黃磊女兒多多,就不難發現,真正優秀和成功的孩子,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有眼界。

一位教育家說過,「孩子未來的路,是由眼界所決定的」。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走到多麼成功的地方,很多時候,都是由眼界所決定的。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提名可能與桑伯格母親在氣候變化上的活動有關,考慮到瑪麗娜的政治活動,這並不奇怪」,聰明的父母,都懂得用自己高遠的思想和眼界,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啟迪孩子,讓他成為比父母更好的樣子。

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帶孩子到世界去,但卻可以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來。真正有思想、懂教育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的眼界,讓他不要禁錮在大多數人所遵從的思想和行為軌道里,而是引導教育他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二是有夢想。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夢想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夢想的孩子,就會為了夢想而努力奔跑,而沒又夢想的孩子,心卻一直在流浪。

劉宇婕正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小小年紀就有了一個冠軍夢,並以自己的父母為榜樣,用汗水澆開了自己的夢想之花。

作為父母,孩子每一份純真的心愿都值得被呵護,父母的肯定與鼓勵,都會賦予孩子自信和勇氣,也將引導他們將來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是有行動。

科家普羅克特曾說,「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很多時候,只有夢想卻沒有行動的孩子,比從小就沒有夢想的孩子,將來會更失敗。

Greta為了「氣候罷課運動」,堅持風雨無阻地去議會門口靜坐,堅決不坐一次飛機,認真準備每一場演講。劉宇婕為了她的冠軍夢,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訓練。多多為了她的夢想,努力學習話劇,認真學習外語。她們小小年紀,卻都在用自己真真實實的努力和不停不歇的堅持,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們,值得每一個成年人去仰視學習。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某種程度上來說,父母的思想和行為,決定了孩子的將來。

為人父母,若你奮鬥不息,孩子必定默默效仿,若你站在高處,孩子必定隨後就來。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做什麼樣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007同學,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卡娃微卡(ID:kawa01),千萬女性都在看的家庭美學日刊。轉載請聯繫卡娃微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