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養心殿有什麼好處,值得成為清朝中後期皇帝的政治生活中心?

養心殿有什麼好處,值得成為清朝中後期皇帝的政治生活中心?

從雍正時期起,養心殿正式作為皇帝處理政事和休息的地方,是清中後期的政治生活中心。可乾清宮才是皇帝正宮,為什麼雍正不住在乾清宮,而是搬到養心殿呢?

就算雍正不住乾清宮,那東西六宮之中,難道就找不出一處地方給皇帝住嗎?


雍正選擇養心殿是出於「實用」二字,從上圖可以很好的了解到養心殿的實用性

在康熙駕崩當晚,遺體停放在了乾清宮,而雍正則以養心殿為笘次住所,為康熙守孝二十七天。從上圖可以看出,養心殿位於乾清宮東邊,離乾清宮較近,方便守孝。

二十七天後,雍正因「不忍居住在父親六十年所住的乾清宮」,於是稍微修繕了養心殿內部,在養心殿為康熙守孝二十七個月,以盡孝心。當然了,在二十七個月後,雍正也還是沒有搬出養心殿。這除了雍正本人的孝心之外,還有就是因為養心殿的實用性了。

雍正是一位勤政務實的皇帝,他所選擇的養心殿,更主要是看中它的實用,而不是華麗。養心殿位置適當,雍正七年於養心殿隆宗門南側設立軍機處,再往南則是軍機章京房,方便雍正隨時傳召軍機大臣,商討機宜。

因為乾清宮屬於後宮,除了皇帝和太監之外不允許有其他男性進入,所以康熙朝的政治中心——上書房是設在了乾清門的西邊。不過論方便的程度,上書房比不上軍機處。上書房大臣不可踏足乾清門,除非是皇帝傳召,一般也不能待太久。

正常情況下都是康熙親自去上書房見各位大臣的,而養心殿則沒有了這一層顧慮,十分便捷。

雍正也是喜歡開夜班的皇帝,經常通宵達旦工作,在養心殿外是御膳房,方便隨時進夜宵,養心殿後則是後寢殿,是皇帝和妃嬪睡覺的地方。據故宮人員的測量,養心殿和後寢殿兩處相隔不超過十米。現代人講究事少錢多離家近,而養心殿就是「離家近」的最好例子。

而且養心殿結構緊密,比起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後三宮布局更為緊湊,守衛密集、安全性高。對於皇帝住所來說,沒什麼比安全更重要的了,明朝嘉靖皇帝差點被宮女勒死,就發生在後三宮處。

因為養心殿的實用性,自雍正之後,乾、嘉、道、咸、同、光、宣都一直居住在了養心殿。不過乾清宮作為皇帝正宮的地位始終沒變,一些重大慶典和要事還是會去乾清宮處理。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史首丘 的精彩文章:

諸葛瞻臨死前,為何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他和姜維有私怨嗎
朱元璋北伐成功後,元朝僅剩的王室貴族去哪了?依舊盤踞北方

TAG:狐史首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