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春秋戰國各諸侯打的四方蠻夷不敢反抗,到西漢劉邦這就不行了

為何春秋戰國各諸侯打的四方蠻夷不敢反抗,到西漢劉邦這就不行了

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大爭之世,各國爭先發展、圖謀強盛,人口流動頻繁,士子們怕佩劍行走。那是孔聖人口中「禮崩樂壞」的亂世,卻也是貴族世襲制崩潰,新階層崛起、充滿希望的世界。春秋戰國各諸侯,大都以實為重,以武立國,常打的四方蠻夷不敢反抗,到大一統王朝的西漢劉邦時,卻發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圍」,大漢高祖皇帝劉邦差點命喪敵手,這是為什麼?

周朝立國是經歷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兩代人,帶領著大大小小的諸侯部落,趁商朝大軍征伐東夷內部空虛、防守薄弱,一舉攻克商朝都城朝歌,殺死末代商王帝辛。周武王姬發為了鞏固各路大小諸侯對自己的支持及周邊地區的統治,分封了大大小小的諸侯上百位。西周被犬戎所滅,周王室東遷,春秋亂世起。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有些相同,卻又不太相同的時代,春秋以稱霸戰爭為主,尊王攘夷,打擊四周蠻夷;戰國則是吞滅戰爭為主,各顧各的,管好自己周圍的事就好,可謂無利不起早。南蠻北狄、西戎東夷、匈奴林胡、東胡月氏百越等等,雖戰勝打敗過中原諸侯國,卻未真正的入主中原,或者滅亡過燕趙韓楚晉秦魏齊等。

對華夏各國威脅最大的要算北邊的游牧民族,秦國便是在戎狄包圍圈中生存下來,不斷吞滅他們發展壯大的。楚漢爭霸,劉邦建國,北方的匈奴也進行了統一,敗月氏,滅東胡,征樓煩,取河套,奴烏桓等等,成為與漢朝比肩的東亞強國。西漢初期,匈奴曾打的北地年年烽火,和親免戰。劉邦帶領的真打不過他們嗎?

有人說,是因為匈奴統一草原的緣故,劉邦才打不過的。可是在匈奴未統一草原前,各大草原部族實力亦是非常強勁的。拿趙國來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前,吃過不少北方胡人的虧,仗打的異常艱難,從「改制胡服騎射」就可看出,這是實在沒辦法了。

趙國不僅和秦國交戰幾十年,北疆屢屢失陷,不知多少趙人被殺害擄走,李牧的到來才改變了這一局面。前期大量鋪墊,最後用一次大仗就打垮了匈奴(這才放開手腳和秦國干),這還是步兵戰勝的騎兵。要知道漢朝耗費兩百年時間才將匈奴真正打垮,打的爬不起來。

春秋戰國各諸侯不僅要和四方蠻夷打,還要和周邊各國打,一個不好就是身死國滅的慘狀,因此對之慎之又慎,對國家武力是十分看重。西漢不同,白登之圍出現前,劉邦是打著剿滅匈奴的主意的,但天不遂人意,沒怎麼打過,不過也沒什麼大事,打不好不會有亡國滅種的危機,不用孤注一擲的打仗,更多的是需要給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更側重民生問題。

還有一個重要點是,西漢立國沒幾年,國力不行,步兵為主,不似春秋戰國,許多國家百年國祚,對外戰爭經驗老道。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出將入相三十餘年,受到四朝皇帝的尊寵,連皇帝都不敢動的郭子儀
支持太平天國運動的人的有哪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