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村民拆房拆出一幅古畫,竟是元代倪瓚真跡!

村民拆房拆出一幅古畫,竟是元代倪瓚真跡!

上世紀70年代,在江蘇省高郵市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有個村民拆老房子拆到一半的時候,從牆壁發現了一卷早已經被蟑螂和蛀蟲啃咬得千瘡百孔的古畫。隨後,他把這幅古畫拿到了揚州的文物商店。

文物店的店員也看不出來是哪個朝代的畫,看它爛成了那個樣子,就給了村民十塊錢收下了。其實,這個店員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他也看不懂古畫,收完後就把這幅古畫放到了倉庫里。此後,由於「文革」的原因,也沒有對這些被稱之為「四舊」的古字畫進行研究。

國家文物局七人鑒定組合影。

左起:謝辰生、劉九庵、楊仁愷、謝稚柳、啟功、徐邦達、傅熹年。

1986年,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等專家組成的全國書畫專家鑒定組到無錫鑒定古書畫。一天上午,專家們集中鑒定揚州方面送來的書畫,一幅幅古代山水畫在他們面前逐漸鋪開。只見其中一幅古畫畫麵灰暗、裱紙殘缺,上面還有污跡和霉斑,字跡也多漫漶,品相不佳,但一股清幽蕭散之氣撲面而來,令人眼前一亮。

倪瓚

謝稚柳、楊仁凱、劉九庵諸位先生反覆鑒定甄別後,認定此作為倪雲林(倪瓚,號雲林,元代畫家)的真跡,初步定名為《枯木竹石圖》(也就是後來的《苔痕樹影圖》)。謝稚柳宣布後,全體在場人員拍掌叫好。大家明白,在浩如煙海、品類繁雜的古字畫中,能覓到一件國寶級的珍品,太難了。

畫中僅有高大的枯樹兩株、大石一塊及青竹數叢。枯樹高大堅挺,表現君子般堅貞高潔的品質;大石用側鋒,以干而帶毛的渴筆作折帶皴,這是倪雲林獨創的皴法,表現出山石堅硬的質感;倪氏畫竹極負盛名,畫上竹枝極細,似斷還連,竹葉不多,清氣逼人。

元 倪瓚《苔痕樹影圖》

整個畫面用筆簡逸,充滿了畫家的自我性靈。對中國山水畫來說,無論在境界上還是在技巧上,這種簡單的美均超過繁複的美。通過作品確立了新的創作理念和審美標準,這應該是倪瓚對中國畫最大的貢獻。

倪瓚自題六言詩

畫之左上倪瓚自題六言詩:「石潤苔痕雨過,竹陰樹影雲深。聞道安素齋中,能容狂客孤吟。」詩文大致意思為:雨後山石浸潤,苔痕清冽,天高雲闊身處山林中只見竹影樹影斑駁。聽說這山裡的寺廟最妙,能夠包容性情狂傲之人盡情放聲抒情。表現出畫家天真幽淡、狷介橫逸的性情。

氿應七絕詩與雲泉子題五絕詩

畫之右上另有二題,其一為氿應七絕詩一首:「曾記林間扣綠陰,故人留我共高吟,到來幾欲尋陳跡,口葉蒼苔口雨深。」另為雲泉子題五絕詩一首:「挺挺口悚林,英英君子節,抱此負堅心,歲寒傲霜雪。」從以上兩題來看,除以畫來讚美倪瓚的人格外,也表達了對倪瓚生平的回憶,所以這二題應該是倪瓚去世後所為。

畫面雖有破損,卻透泄了不同凡響的氣息,專家們表示,這確是一幅散於民間的不可多得的珍寶。

當畫作被鑒定確認為真跡後,消息傳到了無錫博物館,倪瓚是無錫人,遺憾的是,作為倪瓚故鄉的無錫博物館卻沒有倪瓚的片紙隻字,無錫博物館自然想擁有這件珍品。但對揚州文物商店而言,其不舍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後經多方協商,揚州方面象徵性地收取了5萬元作為讓售費。

當時這幅畫上已經有了污跡和霉斑,紙張發黑,字跡也多漫漶,品相不佳。無錫博物院立即將它送到北京故宮博物院進行重新裝裱,裝裱後即「定居」在無錫博物館了。600多年前,74歲的倪瓚因染病去世,葬於無錫芙蓉山麓的祖墳。600多年後,他的作品離散四方,離他最近的,就是18公里外收藏在無錫博物院的《苔痕樹影圖》。

無錫博物院《苔痕樹影圖》

《苔痕樹影圖》回歸故里,集名家、名作、名收藏、名鑒定於一身,與倪瓚對山水畫的影響一樣,都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傳奇,也為無錫留下了一段風雅的故事。

溫馨提示:《大美書畫》刊登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大美書畫 微信:zgdmsh)。

大美書畫,因您而美,喜歡請點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翰林 的精彩文章:

堅持練習書法五年,您會擁有「超人」的五種能力!
如何寫好女字?這篇講的最好!

TAG:書畫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