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來源:文匯報

記者:吳姝

隨著中韓民間交流日益深入,韓國綜藝中的中國元素出現得越來越頻繁。無論是邀請中國嘉賓參與節目,還是親自到中國各地拍攝美食美景,展現中韓文化的差異和交流都成了韓國綜藝中極具吸引力的主題。

許多韓國真人秀節目來到中國取景拍攝,主題滲入到美食美景等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客觀地展現中國當代的風情,也成為兩國觀眾的期待。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在吃播文化盛行的韓國,tvN電視台在2018年推出了一檔名叫《街頭美食鬥士》的真人秀節目,其形式可謂「行走的吃播」。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播主」白鍾元這位憨態可掬的韓國中年大叔,是靠吃混跡於娛樂圈的餐飲大亨。祖籍山東的白鍾元在節目中驕傲地說,自己是靠認菜譜學習中文,「要是聊起山東美食,我能用中文說上1個小時!不過,要是聊別的我就說不上來了。」

在這個探尋世界各地街頭美食的節目中,有3期分別在成都、香港和哈爾濱錄製。大學旁的夜市、沒有招牌的小店,甚至連哈爾濱機場外提供司機師傅們的便當也不被放過。節目俘獲人心的不僅僅是美食本身,白大叔真誠的講解以及後期精良的製作,更是贏得了中韓觀眾的好評。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與此同時,還有一檔全程在中國拍攝的美食真人秀《在當地吃得開嗎》,也在韓國tvN電視台播出。它由韓國籍中餐大廚李連福掌勺,3位韓國藝人共同經營一輛餐車販賣韓國風味的中國美食。

這檔節目之所以全程選擇在煙台、青島拍攝,是緣于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歷史淵源。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清朝派兵鎮壓。當時,離朝鮮半島最近的山東半島商人也隨之前往,帶去了山東特色的家常菜,其中就有中國的炸醬麵等。不過,就像中國炸醬麵中偏鹹的大醬逐漸演變成偏甜的韓國春醬,許多中國美食到了韓國,都漸漸變了風味。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百餘年過去了,這些韓國版的中國菜跟隨節目組「回家」,4位嘉賓經營的餐車製作炸醬麵、糖醋肉、拌擔擔麵等在街頭吆喝販賣。面對家鄉食客們的檢驗,這些韓國風味的中餐似乎也體會到了「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滋味。

除了讓觀眾追捧的美景美食外,社會歷史話題的探討和交流也成為韓國綜藝節目中的新領域。

2017年7月起,一檔歷史類脫口秀在TV朝鮮電視台播出。節目邀請了中日韓三國嘉賓對三國的歷史人物展開討論,諸如英雄、權臣、皇帝等都是他們唇槍舌劍一較高下的主題。

中韓文化交流成主題,韓綜越來越多地注入中國元素

中日韓三國嘉賓均以「學者+藝人」的組合方式出場。參與節目的中國代表除了在韓國小有名氣的藝人張玉安之外,還有首爾大學韓國語教育學博士李姚;日本代表則由首爾大學社會科學大學院博士吉方日和經常出演韓國電影的日本演員武田裕光聯袂組成;東道主韓國則派出正史作家沈龍煥和演員兼「野史達人」金應洙參加。

通過嘉賓們對發生在中日韓三國間的各種歷史事件的正史或野史的交叉解讀,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節目巧妙地展現了三國地理歷史的親近感和複雜性。《英雄三國志》製片團隊表示,這是一個讓大眾了解歷史的機會,也希望藉此促進三國現實中的和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