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光為什麼不選擇優秀的恭親王做皇帝?原來背後還有這種原因

道光為什麼不選擇優秀的恭親王做皇帝?原來背後還有這種原因

我們知道,道光皇帝的皇六子奕訢年少有為,才華過人,本是處理這等紛繁複雜局面的個中能手,一直以來也深受各方的喜愛,包括皇帝本人都是對期待有加,按理來說,讓奕訢成為皇儲,才是眾望所歸,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道光皇帝去世的時候,接替他位置的是咸豐皇帝,也就是奕訢的哥哥,皇四子奕詝。那麼,為什麼道光沒有選擇賢能的奕訢而是讓咸豐上位了呢?

原來,清朝雖然有立賢的說法,但立嫡這種傳統還是存在的,清代立儲可以立長、立嫡、立賢,奕訢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只符合立賢這一個條件,但在道光的兒子們中,卻有另一位同樣優秀的皇子更加符合清代立儲的要求。

而在奕詝出生的時候,道光帝的前三個兒子恰好都因為各種原因接連去世,因此奕詝成了道光帝的嫡長子。因此恭親王在皇位競爭上因為不是長子是有些劣勢的。

而且,由於連續同時三個愛子,在四子出生的時候,道光自然會對這個孩子更加的寵愛,奕詝的到來帶給了道光帝無限的欣喜,因而道光帝對奕詝也比對其他皇子多了一重喜愛,他就憑藉著嫡長子和皇帝十分喜愛的優勢,成為了皇位的強力競爭者。

而且,奕詝的條件雖然很優秀,但奕訢也不差,奕詝長且賢,雖然比不上恭親王樣樣優秀,但在班裡面也是中上等的程度,差不了太多。

恭親王不僅學習好,在運動方面更是天才,繼位的奕詝卻有腿疾,沒發劇烈運動,論治國,恭親王更是沒話說,參與了洋務運動的他顯然是懂得治國的方針道理的。

既然這樣,道光帝為什麼不選擇奕訢做儲君呢?原來,奕詝有一個遠比恭親王要突出的優秀品質,那就是仁愛孝順!

仁愛是十分重要的品格因素,孝順同樣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要點,同時兼備了這兩點的咸豐雖然在素質山比不了恭親王,但本身並不差的素質再加上這兩點的優勢以及嫡長子和皇帝的寵愛於一身,便力壓了恭親王的能力數值,成功奪得了皇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清朝出身最低的皇后,卻生下了清朝唯一一位嫡出的皇帝
「重男輕女」曾是生存手段,這種思想為何會變成迫害女性的工具?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