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1969 年,IJCAI(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首度於美國華盛頓召開,發展至今已成為國際人工智慧領域排名第一的學術會議。隨著會議的重量級日益凸顯以及人工智慧的熱度日益攀升,自 2015 年開始,IJCAI 也由奇數年召開變成每年召開的盛會。

在迎來 50 歲生日的今年,無論是對 IJCAI 的組織者來說,還是對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者來說,IJCAI 2019 都承載著非凡的意義;而對於中國來說,這一年同樣是值得紀念的一年——中國與 IJCAI 結緣的 40 周年。也許是冥冥之中想為中國與 IJCAI 的周年紀念獻上一份有意義的禮物,今年的 IJCAI 將在 8 月 10 日至 16 日於中國澳門隆重召開。

這也是 IJCAI 於 2013 年首度選址中國北京舉辦後的再度回歸,對於 IJCAI 2013 當時的場景,當年的參會者以及關注會議的人工智慧研究者們想必都歷歷在目。而除了「第一次」在中國舉辦,中國與 IJCAI 自然還有多個重要「第一次」,包括中國學者第一次參加 IJCAI 、第一次在 IJCAI 發表論文、以及第一次當選 IJCAI 諮詢委員會委員、第一次獲得 IJCAI「傑出論文獎」、第一次受邀在 IJCAI 大會上進行學術演講以及第一次擔任 IJCAI 理事會主席。

下面就讓我們以時間為軸線,一一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中國第一次參加 IJCAI :1979 年

自成立以來一直到 1979 年,IJCAI 儘管成立了 10 周年,並先後舉辦過了 5 屆,然而對於中國來說,這一國際會議還是一個遙遠的存在。直到 1979 年,第 6 屆 IJCAI 於日本東京舉行,以林堯瑞教授為代表的七人團才正式參加了這一頂級國際會議,實現了中國與 IJCAI 的第一次「會晤」。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個人簡介:林堯瑞,清華大學教授。1956 畢業於東北大學,之後分配到清華大學並先後在電機系、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任教,直至 1995 年退休,期間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系主任(1984—1989年)、人工智慧教研組主任,併兼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同時,他還曾先後應邀在日本九洲工業大學任合作研究教授,應聘為蘇丹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而中國與 IJCAI 在 1979 年的這次結緣,背後還有一個值得說一說的故事:1978 年,林堯瑞教授所在的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面臨著教師「歸隊」、研究方向調整的問題,而人工智慧則是他們考慮的一個轉型方向。當時國內人工智慧的相關資料很少,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他了解到第 6 屆 IJCAI 將於 1979 年在日本召開,便通過信件向大會的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辻三郎(Saburo Tsuji)教授聯繫參會事宜,又通過清華大學將參會申請上報到了教育部——最終教育部決定由他與來自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王湘浩、來自華中工業大學的彭嘉雄組成了教育部考察團前赴 IJCAI 大會現場。而在去往日本的機場又偶遇了中科院的四人代表團(自瀋陽自動化所的蔣新松、劉海波,來自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的陳曉肯,來自中國科學院三局的張玉良),於是兩個代表團的七位老師共同代表中國首次拜訪了 IJCAI。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林堯瑞教授與中科院和教委代表團出席日本東京第六屆國際人工智慧會議(IJCAI-79)

左圖:開幕式;右圖:中科院和教委代表團(前左二至左四:蔣新松、王湘浩、林堯瑞)

中國第一次在 IJCAI 上發表論文:1983 年

在 1979 年中國與 IJCAI 實現第一次「會晤」後,一直到 1983 年第 8 屆 IJCAI,才有中國學者的論文被 IJCAI 收錄,這幾名中國學者分別為來自北京大學的馬希文、來自瀋陽自動化所的蔣新松以及來自清華大學的張鈸。他們當時被收錄的論文分別為《W-JS: A MODAL LOGIC OF KNOWLEDGE》(馬希文)、《AI RESEARCH IN CHINA: A REVIEW》(蔣新松)、《The Statistical Inference Method in Heuristic Search Techniques》(張鈸)。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個人簡介:張鈸,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清華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863」計劃自動化領域機器人主題專家組成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及智能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計算機學報》副主編、福建省及廈門市等政府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顧問等職。

張鈸院士長期從事人工智慧、人工神經網路、機器學習等理論研究,以及這些理論應用於模式識別、知識工程與機器人等技術研究,並且在這些領域,他共發表 200 余篇論文和 5 部專著。他的研究成果曾獲 ICL 歐洲人工智慧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學進步三等獎,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電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出版專著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暨科技進步獎(科技著作)一等獎,中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兩次獲得教委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特等獎。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國家科委頒發的個人「金牛」獎、「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2014 年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當選 IJCAI 顧問委員會委員的中國學者:陸汝鈐

距離中國第一次在 IJCAI 上發表論文 8 年後,中國在 IJCAI 又有了新的「第一次」——1991 年第 12 屆 IJCAI 舉辦之際,中國計算機軟體專家陸汝鈐院士當選 IJCAI 顧問委員會委員(Advisory Board Member)。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個人簡介:陸汝鈐,計算機軟體專家,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同時,他還曾長期兼任 CCF 會刊《軟體學報》執行主編,全國名詞委計算機術語審定委員會主任,CCF 名稱審定工委顧問等。陸汝鈐院士以人工智慧、知識工程和基於知識的軟體工程為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該領域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在國際上率先研究異構型分散式人工智慧(DAI),把機器辯論引進人工智慧,設計並主持實現分散式邏輯推理和基於分散式推理的城市交通管理軟體等成果應用。

迄今為止,陸汝鈐院士已發表論文兩百餘篇,撰寫和主編出版著作十餘部,包括《人工智慧》、《計算機語言的形式語義》、兩卷擴充版《計算系統的形式語義》、《Knowware the third star af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軟體移植:原理和技術》、《專家系統開發環境》、《Domain modeling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a formal approach》、《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mputer animation》、《Algol68 導引》等,所有這些中英文專著中陸汝鈐均為唯一、第一作者。同時,陸汝鈐院士還獲得過諸多重要獎項,包括 2003 年華羅庚數學獎、2014 年 CCF 終身成就獎、2018 年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同時,他在創作上的成績也斐然,曾獲得過科普創作一、二、三等獎,在第三和第四次中國科普作協代表大會上兩次被評為「建國以來,特別是科普作協成立以來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

第一位獲得「傑出論文獎」的中國學者:林方真

1997 年第 15 屆 IJCAI 上,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林方真教授以《Applications of the situation calculus to formalizing control and strategic information: The Prolog cut operator》這篇論文為中國一舉拿下了首個「傑出論文獎」,為中國與 IJCAI 再添一個「第一次」。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個人簡介:林方真,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其研究方向主要是知識表示及推理。林方真教授是 AAAI 研究員、曾擔任國際著名人工智慧刊物《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副主編、國際頂級會議 KR2010、LPNMR2009 程序委員會主席,以及國際頂級會議 IJCAI、AAAI、KR、ECAI 等的程序委員會委員。他在非單調推理、自主機器人理論、邏輯程序設計和行動推理等領域均做出傑出貢獻,先後獲得 1997 年 IJCAI「傑出論文獎」、2000 年 KR「最佳論文獎」、2004 年 AAAI「傑出論文獎」、2006 年Ray Reiter KR「最佳論文獎」等。

第一位受邀進行學術演講的中國學者:楊強

中國在 IJCAI 的第五個重要的「第一次」則是 2009 年中國首位學者——楊強教授受邀在 IJCAI 大會上進行學術演講,這一年距離前一個「第一次」已時隔 12 個春秋。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個人簡介:楊強,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IJCAI 理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第四範式聯合創始人。同時,他也是 CCF 專業會員、傑出演講者,香港科技大學冠名講座教授和前計算機系主任,香港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學會創會理事長,多個國際人工智慧研究學會組織者、國際機器學習領域及「遷移學習」領域國際領軍人物,併兼任 ACM AAAI/ IEEE/AAAS/IAPR Fellow 以及 ACM 和 IEEE 等多個國際高級人工智慧和數據挖掘領域雜誌編委。

他是人工智慧研究的國際專家和領軍人物,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做出了傑出的服務和貢獻,尤其近些年為中國人工智慧和數據挖掘的發展起了重要引導和推動作用,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享有多個「華人第一人」的榮譽:他於 2013 年 7 月當選為 AAAI 院士,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之後於 2016 年 5 月當選為 AAAI 執行委員會委員,是首位也是至今為止唯一的 AAAI 華人執委;2017 年 8 月他又當選為 IJCAI 理事會主席,是第一位擔任 IJCAI 理事會主席的華人科學家。

IJCAI 第一次選址中國舉辦大會

而中國在 IJCAI 最振奮人心的一個「第一個」則要數 2013年 IJCAI 選址中國北京舉辦會議了。這場會議本地組委會主席(Local ArrangementsChair)為當時來自於中國科學院的王飛躍研究院、劉德榮教授以及來自清華大學的孫茂松教授。

當時大會共收到投稿 1473 篇,最終收錄的論文為 413 篇論文,其中 Ziyu Wang 等人的論文《Bayesian Optimization in High Dimensions via Random Embeddings》和 Michel Wilson 等人的《Flexibility and Decoupling in the Simple Temporal Problem》獲得「傑出論文獎」(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IJCAI 的其它重要獎項「卓越研究獎」(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計算機與思想獎」(Computers and Thought Award)、傑出服務獎(Donald E. Walker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的獲得者分別是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Hector Levesque、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科學系的副教授 Kristen Grauman、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首席執行官 Wolfgang Wahlster。

與共收到 3470 篇投稿並最終收錄 710 篇論文的 IJCAI 2018相比,當年學者們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熱情或許並沒有那麼高,但是在人工智慧熱火朝天的當下,當我們回想起來這場首度造訪中國的會議時,還是會有著無限的感慨,而今年 IJCAI 再次回歸中國,是對「中國與 IJCAI 的 40 周年」最好的迴響,也是對 IJCAI 2013 的一次飽含回憶的延續。

第一位擔任理事會主席的中國學者:楊強教授

在 4 年的時間跨度後,中國又迎來了另一個來自 IJCAI 的好消息——2017 年,楊強教授當選 IJCAI 2018-2019 理事會主席,成為 IJCAI 自1969 年創辦以來的第一位當選理事會主席的華人學者。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回顧中國與 IJCAI 的多個「第一次」

楊強教授當選 IJCAI 理事會主席宣布現場

對於這一榮譽,楊強教授曾在接受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的採訪時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首先,我很榮幸成為第一個進入 IJCAI 理事會的華人,而在 IJCAI 2015,我還曾擔任過程序委員會主席(pProgram Chair)。在今年競選中,有來自加拿大、歐洲、中國等國家的候選者,我的勝出則是意味著中國有了足夠的影響力,也給了我一個代表華人站在國際會議舞台上的機會。

而當時同樣享有「華人第一人」(首位擔任 AAAI 2019 大會程序主席的華人)盛譽的周志華教授也在第一時間送來祝賀:


香港科技大學楊強教授當選 IJCAI Trustee (IJCAI 理事會) 主席!IJCAI (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 是國際人工智慧領域創立最早的頂級國際會議。1969 年創辦以來,第一次由華人學者擔任大會理事會主席,這是華人學者在國際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大步。從「捧場」,到「跑龍套」,再到「領銜主演」,非常之不易!

之後,隨著 11 位 IJCAI 「卓越研究獎」獲得者採訪計劃的進行,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也會對林堯瑞教授、張鈸院士、陸汝鈐院士、林方真教授以及楊強教授這 5 位 IJCAI 「中國學者第一人」展開採訪,歡迎大家前往雷鋒網 AI 研習社專門開設的 IJCAI 小組(https://ai.yanxishe.com/page/meeting/47)向各位學者提問,而我們也將有選擇性地將大家的問題傳達給各位學者,並最終以文字的形式反饋給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蘋果市值重回全球第一;美圖宣布關閉手機業務;仿生物細胞群體機器人問世
時隔 4 年,HoloLens 2 終於來了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