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不吃肉」或「少吃肉」並不就等於「低脂飲食」

「不吃肉」或「少吃肉」並不就等於「低脂飲食」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吃肉、少吃肉就是低脂飲食,這其實是一種誤區。

「低脂飲食」不建議吃的是肥肉、動物內臟、禽畜肉皮、魚籽、蝦籽、蟹黃等。事實上,魚肉、禽畜瘦肉等含的脂肪並不高,尤其是魚肉,不但含的脂肪不多,且魚肉所含的脂肪是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和維護視網膜提高視力等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建議常吃魚肉,尤其某些深海魚肉,如三文魚、金槍魚、鯖魚、鰻魚、小黃花魚、帶魚等。

「不吃肉」或「少吃肉」並不就等於「低脂飲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堅果是「低脂飲食」路上的一枚「糖衣炮彈」。堅果中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B族維生素、鈣、鐵等,適量攝入確實有益健康。但其脂肪含量較高,約達到40%-70%。建議吃堅果一定要適量,每天控制在10克以下。

「不吃肉」或「少吃肉」並不就等於「低脂飲食」

此外,還要警惕某些「隱形脂肪」,如冰淇淋、奶油蛋糕、點心、油炸食品、加工肉類如香腸、腊味、午餐肉等都含有較高的脂肪。

「不吃肉」或「少吃肉」並不就等於「低脂飲食」

正確的「低脂飲食」是什麼樣的呢?事實上,所謂「低脂飲食」是指脂肪、膽固醇比例較少的飲食:脂肪攝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健康人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患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200毫克。

「低脂飲食」要求的是攝入的總脂肪量要少、攝入的脂肪應該是優質脂肪。這樣,每天攝入的總能量相對較低,有益健康,不易長體重,但其食物相對單一,難長期堅持。

如何正確進行低脂飲食?其實,一份正確的低脂飲食「清單」應該是這樣的:

「不吃肉」或「少吃肉」並不就等於「低脂飲食」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多選擇全穀物和雜豆;多選擇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奶類和大豆;肉類的選擇,以魚禽(去皮)為好,蛋類和畜肉類適量選擇,不吃加工肉製品、動物內臟、魚子、蝦子、餅乾等。

2.飲食清淡,烹調選擇植物油。不吃動物油脂;選擇茶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菜油、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每天攝入不超過15毫升;烹調方法以蒸、煮、燉、燴為好,不用油煎炸。

3.盡量不在外用餐,不吃快餐食品。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夏燕瓊)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進入雨水節氣,養生宜作相應調整,把握這些要點
久坐少動傷身體,五節腿部保健操幫助防病強身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