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

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

(敖欽女神)

編者註:王松林、田佳訓提供的《薩滿文化和中華文明》,原文比較長,所以我們分為幾個專題發表,已經發布的文章有:

2月18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論與北方薩滿神系》。

2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2月20日發表文章《薩滿「多層天穹」觀與「三界」說》。

2月21日發表文章《「三魂說」與薩滿魂化觀念》。

2月22日發表文章《「靈魂飛翔」與薩滿脫魂術》。

2月23日發表文章《觀氣——薩滿原始氣運觀念》。

2月24日發表文章《「火練金神」與薩滿鍊氣功》。

2月25 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判觀念與卜筮、占夢術》。

2月26日發表文章《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2月27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諭的內容與形態》。

2月28日發表文章《薩滿面具的分類與原始功能》。

3月1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薩滿神偶與神像》。

3月2日發表文章《錫伯族薩滿驅邪的心理療法》。

3月3日發表文章《薩滿服飾功能結構與象徵符號》。

3月4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帽造型類別及象徵意義》。

3月5日發表文章《薩滿神鼓、法器種類及應用》。

3月6日發表文章《薩滿選徒、授技與承襲儀式》。

3月7日發表文章《神樹崇拜與滿族的神桿祭祀》。

3月8日發表文章《動物崇拜——原始氏族生存意識的反映》。

3月9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鹿崇拜民俗與藝術》。

3月10日發表文章《古代民族的熊崇拜與圖騰意識》。

3月11日發表文章《「熊節」——奇異的北方薩滿祭俗》。

3月12日發表文章《北方民族的「骷髏神」——不可思議的祖先神崇拜》。

3月13日發表文章《「神狼」形象及其原始文化內涵》。

3月14日發表文章《滿族薩滿祭祀的氏族保護神》。

3月15日發表文章《薩滿祭類祭程的上古遺風》。

3月16日發表文章《原始部落的薩滿雪祭大典》。

3月17日發表文章《薩滿鷹祭與滿族鷹舞》。

3月18日發表文章《清代宮中祭祀與「堂子祭」》。

3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家祭」與滿人祭祖》。

3月20日發表文章《大地崇拜的古俗與地神祭》。

3月21日發表文章《山神與山崇拜的薩滿文化內涵》。

3月22日發表文章《遼代契丹民族對日月的崇拜》。

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歡迎提供寶貴意見。

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

東海女真人世代傳承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充滿了史前世界原始宗教信仰的濃烈氣氛,以及鮮明的地域民俗風情的神幻色彩。滿族及其先人傳誦的《烏車姑烏勒本》(漢譯「神龕上的故事」),最早是在清康熙年間,由黑龍江土著女薩滿博額德音姆相傳,歷來作為神的諭訓弘布族眾。這些充滿神性光輝的故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講授的,惟由族內德高望重的安班珊蠻瑪法(大薩滿),才有口授及解釋資格。在大巫師、大薩滿的指導下,作為族權執掌者的罕或達,或穆昆,也有神授講述才能和特權。現今引用的「天宮大戰」,系由已故的吳紀賢、富希陸兩位老先生,20世紀30年代,根據黑龍江愛輝、孫吳地區滿族薩滿所傳,據其意以漢文字記錄整理。著名薩滿學者富育光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把這一珍貴的神話作品公諸於世後即引起轟動。

這部最早以滿語說唱形式口頭傳承的創世神話,起初並無定名,以其內容被傳稱為「神魔大戰」、「天神會戰耶魯里」、「博額德音姆故事」等。吳紀賢、富希陸譯滿諭為漢文,紀錄於冊,定名為《天宮大戰》。

(比鬥智的「神鬼大戰」)

《天宮大戰》創世神話中,以阿布卡赫赫為代表的女神神系,同以男性神耶魯里為代表的惡神神系的激烈衝突,構成神話通篇的主要內容和情節。神話依據具體且定性的象徵規則,對衝突雙方數百個活靈活現的神魔形象,進行了合乎其宗教屬性的動態刻畫,故事生動活潑,情節氣象萬千。

古老神話中的女神群體,不僅僅反映了北方初民對自然現象、宇宙規律的直觀認識,對各種自然力的人格化,己經寓含了深刻的人文內容。簡而言之,女神與邪惡勢力的殊死搏鬥,反映了北方遠古人類開拓自然、征服自然、戰勝社會惡勢力的實踐與認識的精神文化軌跡,人類童年時代對光明、生存、美好的期盼與信念,形象生動地構畫出拓荒先民的宇宙觀、道德觀,是北方民族文化精神永不枯竭的源泉。

(布星女神卧勒多,傅華畫)

《天宮大戰》開篇為「頌」,其讚頌秘傳神話的神靈,實為介紹神話的來源:不知是幾輩奶奶管家的年頭,從薩哈連下游的東頭,走來了騎著九叉神鹿的博額德音姆薩滿,百餘歲了,仍然紅光滿面,是神鷹給了她精力,魚神給了她水性,阿布卡給了她神壽,百鳥給了她歌喉。據說博額德音姆薩滿,一生之中,走屯穿屯,行醫治病,甚有靈效。她還能歌善舞,攜帶著用九塊鰉魚大骨製成的「恰拉器」(響板),給村屯百姓說唱故事。她死後被尊為薩滿神龕上的歌舞神、記憶神。

變混沌為宇宙,化虛無為萬物,是該神話的基本要旨,人類的精神倫理傾向亦從中展現。《天宮大戰》集注於解答宇宙生命起源的原始奧秘,這也是其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所在。同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傳說一樣,天地萬物的生成,都離不開大自然造物主的積極作用,人類、禽獸、日月、星辰、山川、海瀆、河谷,等等,都是大神開天闢地、矢志不移的創造。宇宙創生為神聖的善舉,它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化、人格化的進程。學者王松林曾用詩化思維的語言,激情描述了這一段宇宙大神誕生的壯觀情景:

「世上最先有的是什麼?最古最古的時候是什麼樣?世上最古最古的時候不分天和地,天地都是水泡泡。水泡泡漸漸長,水泡泡漸漸多,水泡泡里生出阿布卡赫赫。她像小水泡那麼小,她像小水泡那麼亮,她越長越高,越長越大,她大得變成天穹,她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無處不生。她的體魄誰也看不清,只有在小水珠里,才顯出七彩神光。她能氣生萬物,光生萬物,身生萬物。萬物在空中分出清與濁,清清上升,濁濁下降,光亮上升,霧氣下降。在清清濁濁之中,阿布卡赫赫下身裂生出巴那姆赫赫,於是清氣成天,濁霧成地,於是天地間才有了姊妹尊神。清清為氣,白光為亮,氣浮於天,光游於宇,氣靜光燥,氣止光行,氣光相搏,氣光驟離,於是阿布卡赫赫上身又裂生出卧勒多赫赫。卧勒多赫赫喲,好動不止,周行天地,司掌光明。三位至高的女神啊,同身同根,同身同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阿布卡氣生雲雷,巴那姆膚生谷泉,卧勒多變化日月與繁星。三女神相依相盟,永生永育,育出大千世界變幻無窮。」

(九頭神魔耶魯裡面具)

創世神話傳說中的阿布卡赫赫(天母神),是宇宙元氣聖水運化積聚而成的萬神之母。她的神性無以倫比,她的力量無以窮盡,「她能氣生萬物,光化萬物,身生萬物」。她的姊妹尊神巴那姆(地母神),是從天母神的下體裂生的,因此,阿布卡代表上升成天的清光,巴那姆則是下降成地的濁霧。升天的氣與光運動變化,永不停止——氣靜光燥,氣止光行,氣不束光……。阿布卡上體又裂生出卧勒多(星母神)。由於清濁不同的元氣屬性,以及氣光束離的運化差別,三女神由此引發一系列同體異化的功能特徵。阿布卡赫赫、巴那姆赫赫、卧勒多赫赫雖然同根同身,同存同現,但秉性卻大不相同——阿布卡性慈,巴那吉性憨,卧勒多性烈。創世三女神造就的物種,由於與她們的彼此差別,也表現出不一樣的種類及屬性。阿布卡、卧勒多造的女人心慈性烈;巴那姆所造,不管禽、獸、蟲,都白天喜睡,夜間活動,懼怕光亮,嗜好穴居,因為缺乏慈性,彼此相食互殘。敖欽女神的出現,改變了一元主神的狀況。天母神用身肉給她做了九個頭,星母神用身肉給她做成八臂,由於擁有兩位大神的雲氣與烈火,她有了稱霸蒼穹的能量;她的九頭八臂,又使她的聰明和能力威逼天下,後來,地母神又使她擁有了自生自育的生殖器官。把創世三女神的能力集於一身後,敖欽變性為惡魔耶魯里,膨脹的慾望使它開始與創世三女神爭雄天下。

中國創世神話罕見的「二元」主神,一方面,表現的是母系原始氏族社會與父權社會初期的歷史變遷,它既表明父權制脫胎於母權制,也是對父權制充斥暴力社會的意念反叛。同時,極可能融入了西方創世神話中的宗教理念,這是我國神話學值得重視和研究的一個有意義的課題。

(女戰神奧都媽媽木偶)

這部長篇神話文學作品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它清晰地保存了女神——兩性合體神——男神的演化過程,這在世界各民族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是極為罕見的,它的象徵意義真實地反映了原始氏族社會演化過程中的社會現象。生殖崇拜、女神崇拜是母權社會的文化現象,在向父權制過渡的歷史時期,女權已經被動搖,男權尚未樹立起來,出現了一種雌雄各半頗具象徵性的中性神。這一階段在漢族等民族的古文化史上近乎空白,恰恰在極北地區的滿族部落薩滿神話中,發現了氏族社會過渡階段清晰的演變軌跡。我們說,神話傳說蘊含著古代社會的真實影像,原始氏族部落早期存在過的內婚制,育齡男女在本部落內彼此通婚,而不必到外族去尋求配偶,這也可能是雌雄合體神社會現象的文化反映,絕非生活中真的存在能夠自生自育的中性人。《天宮大戰》中,多喀霍神——火神與光明女神,是一位能自生自育的處女神;惡魔耶魯里,是由女神形變,先成為一角九頭八臂、能自生自育的中性神,再進而演變成為有牡器的男性神,最終完成了由女到男的轉變過程。這一神話現象很有深入探討的認識價值,說明北方原始漁獵部落中的女薩滿,在相當長時期佔據宗教領域優勢,也證明大多數人的觀念意識在社會體制變化時有一定的滯後性,古代社會意識形態的轉變,是一個相對漫長又缺乏理性引導的演化過程。

(朝鮮族薩滿巫扇)

所有的原生性宗教體系的基礎都基於一個共同的思想觀念——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取決於才智和力量更高強的有生命物體的意願。這個有生命物體有時有意識地造福社會,有時又會給社會造成破壞獲造成危害。神話里對立雙方各據自己的能量及智慧,展開了驚心動魄的鏖戰與搏擊。反善神的惡勢力妄圖吞噬光明與生命,千方百計地施詭計,耍陰謀,製造混亂。眾善神為了維繫宇宙秩序,全力同破壞者抗衡,並堅持不懈地懲治惡勢力。宇宙能量強大的耶魯里,吞噬萬物,使濁霧迷天,禽獸喪亡。惡魔的每一次成功,都擾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冰雪蓋地,生機無存。耶魯里行事,往往訴諸機巧和詭詐,是一個十足的騙子。它用九顆頭顱變成九個太陽般的亮星,使卧勒多赫赫受騙,成了邪惡的俘虜。卧勒多媽媽的神光,被惡魔打掉和奪走了大半,性情變得十分溫順,整天背著樺皮星袋,跚跚西行,啞默無言。耶魯里得勢之後,愈加猖狂。它施魔法變化成趕鵝的老太婆,潛入天母神歇息的綠草地,將越變越多的生鵝化作筋繩,緊緊地捆綁住阿布卡赫赫,頓時間,天搖地晃,日月晦暗,禽獸滅亡。與惡魔欺騙與戲弄這類低劣本能相對比,阿布卡赫赫代表著高雅與智慧。這位宇宙大神用七彩神火照穿耶魯里的真面貌,她以天地般的仁慈和自身能量的犧牲,重新賦予宇宙萬物以生命、溫暖和永恆的光明。

(三女神)

在同破壞宇宙秩序的惡魔耶魯里的鬥爭中,天地眾神、飛禽走獸都成為宇宙大神的得力助手。每逢主神蒙難,諸女神及神禽異獸,都會捨生忘死,全力救護,助其化險為夷。譬如,當阿布卡赫赫滅臨危機時,者固魯女神幻化成芍藥花,刺擊耶魯里的眼睛,痛得惡魔翻騰打滾,吼叫震天,捂著受傷的眼睛逃回地穴。當神魔之間最後決戰時,阿布卡赫赫搓下身泥變出來的無數米亞卡神,奮勇出擊,除掉了耶魯里的銳利長角;通天樹上的三百女神,繼而將惡魔趕到水中;水裡的魚母神,緊緊咬住化成蚯蚓的耶魯里的尾巴不放,迫使它化成一股黑風繼續逃竄;惡魔驚恐不定,剛要落地歇息時,德登女神變化的星斗早等在那裡,順勢把惡魔踏入地心;地母神力大無窮的女兒福特錦,逮住耶魯里,一把捏破它的膚甲,軋漏了它的光氣。創世三女神和諸善神與禽獸,齊心協力,窮追猛打,一直將惡魔驅趕到再也不能直接危害天穹世界的地底為止。耶魯里的失敗,無疑是眾善神通力合作的結果。這則創世神話,用大量的篇章和美好的語言,歌頌了在與惡勢力鬥爭中敢於自我犧牲、團結互助的美德。

(三女神)

創世神話《天宮大戰》中,講述神鳥功業的段落較多,神鳥被描述成世界的創造者和天母的守護神。

「天地初開的時候,沒有日、月、星辰,黑暗無光。阿布卡赫赫跟耶魯里打賭,看誰有能耐找到光明,看到天是什麼顏色,地是什麼顏色。耶魯里憑著犀利目光,在暗夜冰塊上找到了白冰。於是搬來冰山,用寒光照射大地,結果使萬物凍僵,生命垂危。阿布卡赫赫苦無良計,束手無策。這個時候,一隻神鳥高飛衝天,把天給啄了個洞,又啄了個洞,一連啄出千千萬萬個洞,直到出現日月星光,大地才有了光明溫暖……」

(神偶)

從創世神話中的這個故事可知,是神鳥把天啄出一個個的洞,才使日月星光照亮大地,給大地帶來光明和溫暖。天鳥是創世者,是北方先民無限崇拜和謳歌的對象。

「洪荒遠古,善神阿布卡赫赫與惡神耶魯里爭奪宇宙統治權。耶路里口噴黑鳳惡水,淹沒大地,打敗了阿布卡赫赫,他一把扯去了她用九座石山九座柳林編成的戰裙。阿布卡赫赫赤身露體地逃回天界,昏倒在滾動著一束束金光的大陽河旁。太陽河邊一棵高大的神樹上,住著一位名叫昆哲勒的神鳥。神鳥用嘴扯下身上的羽毛,為阿布卡赫赫擦拭傷口,用九彩神羽為天母神編織成護腰戰裙,然後,又銜來金光流漾的太陽河水,噴洒到天母神的身上。當阿布卡赫赫身著九彩神羽戰裙,從太陽河邊蘇醒過來時,她已經成為一位金光燦爛、永遠不死、不可戰勝的大神。」

(天神)

「阿布卡赫赫為再戰耶魯里,要吃石補身,壯力生骨。她的侍女白腹號鳥、白脖厚嘴號鳥,日夜不停地飛往東海銜來九紋石向她供養。」

這兩段神話中,神鳥救助天母神,為她編製戰裙,補充能量,為最終戰勝惡魔,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從中反映了先民的鳥圖騰崇拜和恩主意識。

創世神話中關於神魔大戰幻化自然的描述十分精彩:

「當阿布卡赫赫被耶魯里騙入雪山谷底,她只好以巨石充饑,不料將多喀霍女神吞進腹內。因多喀霍女神是光明與火的化身,燒得阿布卡赫赫肢身融解,眼睛變成日月,頭髮變成森林,汗水變成溪河。神幻騙子的屬性,並不影響耶魯里參與創造宇宙。在神魔雙方的對立鬥爭中,萬物產生作為結果,是某種力量流溢的必然轉化。如耶魯里戰敗逃跑時放散的魔氣,化成了山嵐惡瘴,傳布疾病;片片黑甲,變成龜蛤蛛神,供後人占卜之用;它的敗魂化作滿蓋(惡魔),繼續妖害人間。自然面貌的紛繁變遷還歸之於大神的辛勤整肅。戰勝耶魯里之後,阿布卡赫赫分派各路神祗安頓河山。太陽鳥被派到水中,於是冰水之中開始有了生命;四位神侍被派人間,於是有了職掌方位的神靈;阿布卡拔下腋毛化成水龍,於是大地上重現江河溝岔,始有人類的家園。」

(烏鴉天女,傅華畫)

《天宮大戰》代表著薩滿神話的輝煌成就,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在波瀾壯闊、情彩奇異的宇宙生命運化中,人們利用形象與意義的象徵關係,將形象行為同宇宙現象結為相互依存的統一體,以富於哲理的方式解釋萬物起源和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原則。無比廣大、生生不息的宇宙力量和形象展示的倫理道德,在這裡達到質樸而又精彩的統一。神魔形象顯而易見的兩相對立的屬性和品質,不僅分解出相應的象徵序列,也在天體宇宙和倫理觀念之間建立了關聯。對立雙方相互粘著的矛盾衝突,成為神話故事延續發展的動力。無論是情節還是形象,神話都以其相互連屬的制約關係,給予動態化的生動描述,從而傳達出一連串複雜曲折的語言與行動。在神魔起伏跌宕的勝負之間,神話喚起人神共鳴,或熱情、興奮,或恐懼、憤怒。創始神話展現的宏偉氣勢及內在魅力,既優美又壯麗。神話傳說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中浮現的,不僅有引人入勝的神奇畫面,也有史前社會人類生活的真實影像。

作者王松林、田佳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略說大清第四回
略說大清第五回逃虎口真虎護真龍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