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書法:拒絕「教化主」,遠離 「野路子」!

中國書法:拒絕「教化主」,遠離 「野路子」!

「書不入晉終是野」,「野」即人們常說的「野路子」。為什麼說書不入晉終歸是「野路子」呢?誰是書法中的「教化主」?誰又是書法中的「野路子」?

圖:孫過庭《書譜》局部


先搞清楚「晉」是什麼晉

「晉」指晉人風韻,起初盛行於兩晉士族中悠遊從容、清雅虛和、縹緲奇幻的高雅格調和精神氣度,後來擴大到整個藝術領域,進而形成兩晉獨有的社會風氣。從書法層面講,晉人風韻即書家或作品中透露出的一種特有的風度和韻致,是書法藝術中極高的審美氣質,歷來被很多書家視為畢生追求。為了不使大家墜入雲里霧裡而不知所云,以下從技法和工具角度談談晉人書法特徵:

圖:王羲之《遠宦帖》

一、從形體上看

晉人書法以行草為主,行草自由活潑,書寫速度相對較快,草書以使轉為其形質,貴在流暢貫通。晉人結字以奇為正,形態多變;用筆側入中收,中側並用;筆法以手腕擺動和指尖帶動筆尖絞轉為主。

圖:王獻之《先夜帖》局部

二、從形式上看

晉人書法以手札尺牘為主,手札尺牘一般尺寸不大,只需擺動指腕即可書寫。手札尺牘多為硬黃紙質,水墨暈化效果不強,晉人所用毛筆多為富有彈性的硬毫,在這種紙上運筆,筆鋒變化極為豐富。

圖:王珣《伯遠帖》局部


再弄明白「入」該怎麼入

「書不入晉終是野」至少強調了兩層意思,一是書法的本質淵源,二是書法的師承關係。漢字從適用性轉向自覺性的藝術線條,大抵始於魏晉,加之無法企及的「二王」高峰,晉人書法被視為源頭沒問題。書法講究師承關係也沒問題。

圖:米芾《論草書帖》

問題在哪呢?

探尋書法的本質是為了什麼?如果不能借古鑒今,古為今用,本質淵源反而會成為書法藝術發展和創新的禁錮和樊籬,師承關係也只會淪為墨守成規而已!米芾和王鐸都說過「書不入晉終是野」類似的話語,他們也都很好的繼承了「二王」書法,算是「入晉」,但若他們僅僅只是「入」,若沒有「出」,沒有推陳出新、獨樹一幟,那還是你心中的米芾和王鐸嗎?

圖:王鐸《草書詩帖》局部

結束語

在書法藝術探索和實踐中,「書不入晉終是野」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若對此奉為奉為圭臬,則是給了「教化主」以市場;若對此棄之不顧,則是給了「野路子」以空間。對於書法這門獨特而古老的東方線條藝術,「教化主」太多就會一潭死水,「野路子」太多則會本末倒置,您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水笑滄笙 的精彩文章:

書法必修課:「書為心畫」,他竟然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備好講稿!

TAG:靜水笑滄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