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隨著新 AirPods 的問世,愛范兒評論區再無那句靈魂拷問——「AirPods 什麼時候發布?」

很難想像,一個發布了快三年的耳機配件,不僅沒有隨著時間消解熱度,反倒超越了母體 iPhone,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 meme,一種文化符號。

然而,meme 最先卻是從吐槽開始的。

AirPods 的槽點,變成了一種潮點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AirPods 從誕生起就自帶話題性:它外形奇特,跟所有藍牙耳機都不一樣,看起來還很容易丟。

如何獲得 AirPods?「把 EarPods 的線剪掉」「每天去奧森公園跑步,總之多關注地面……」

那時候,耳戴 AirPods 在旁人看來的潛台詞就是:你可能有點傻。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明星的青睞,AirPods 貼上了潮人配飾的標籤。

高辨識度往往是時尚單品迅速爆火的誘因。AirPods 只有拇指大小,簡單的沒有任何 logo,但白色的機身和特殊的造型,卻讓它成為最顯眼的存在。

在去年世界盃期間,AirPods 隨著內馬爾、奧喬亞等球員登場實力搶鏡,AirPods 成了本屆世界盃上最無聲勝有聲的廣告。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無論是在今春的男裝秀場外,還是在各地的潮牌店前,你都會發現 AirPods 已經成為「Look(造型)」的一部分。Dior 甚至在 2019 年秋冬季男裝中專門為 AirPods 設計了皮套。

負責產品市場高級副總裁 Greg Joswiak 在接受愛范兒的採訪時說:

AirPods 已經隨處可見,就像是我們早年的 iPod,到處都有人帶著白色的耳機……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已經是一種可穿戴設備了。

AirPods 不是第一款藍牙耳機,但什麼讓它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手?

滿滿的惡意沒有影響人們購買 AirPods 的慾望,在 AirPods 發布的第二個年頭,因為供不應求,一些渠道甚至再次回到了原價。

社交網路上的段子加速了 AirPods 的銷量,但這不是產品可以只因為槽點而大賣。

Google Glass 堪稱是最酷的科技產品,即使《Vogue》為它拍了一組超級華麗的時裝大片,模特都戴著 Google Glass,它最終還是流行不起來。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 圖片來自 Vogue

無論是和 iPhone 等蘋果設備的快速連接,充電盒合起來時清脆的聲音,還是佩戴時的無負擔感,AirPods 的「就是好用(just work)」體驗讓人一秒「黑轉粉」。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AirPods 並不是第一款藍牙耳機,但自從幹掉 3.5mm 介面成為科技圈的政治正確後,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跟進分體式無線耳機的設計。然而時至今日,AirPods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

在接受愛范兒的專訪時,硬體工程的高級副總裁 Kate Bergeron 把 AirPods 的優勢總結為「軟硬結合」:


競爭對手很多是採用第三方的晶元,這些晶元要麼在音質上不夠成熟穩定,要麼佔據了很大空間。我們為 AirPods 研發的 H1 晶元,通過與軟體的集成,可以確保無線系統的質量,同時能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空間。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 圖片來自 Gear Patrol

資深耳機發燒友林 Sir 在微博上的總結佐證了這一觀點。他表示,由於繞不開的專利和技術問題,AirPods 之外的所有真無線藍牙耳機,基本都需要手機傳到一側耳朵,在抗干擾、延遲和傳輸上還是存在先天弊病,


雖然也有音質不錯的比如 JBL UA 小黑盒、森海木饅頭真無線、B&O E8 等,但是本質上,都不如 AirPods 方便。

回過頭再看 AirPods 的流行,本質上是 AirPods 的口碑和實用性消解了產品的槽點,讓槽點反倒成為傳播的催化劑。

《Slate》雜誌曾在系列播客《未來秘史》中討論,那些「看起來很傻」新科技產品要成為大部分人接受的東西,其中一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該產品的實用性,需要遠超過使用該產品帶來的「丟臉感」。

索尼 Walkman 在剛推出時也是罵聲一片,不帶錄音功能的「迷你錄音機」簡直讓人無法理解,而媒體也嘲笑那小耳機在公共場合根本沒法聽歌。直到它被年輕人接納並推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並催生了一種叫作「隨身聽」的產品類別。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 索尼 Walkman 圖片來自《銀河護衛隊》

AirPods 是有史以來滿意度最高的蘋果產品。調研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在 2017 年的調查報告中指出,98% 的 AirPods 用戶對該款產品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比 iPhone 還高。

AirPods 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極少有產品能做到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AirPods 被大規模調侃,其實是從 2017 年冬天開始的,AirPods 是那個聖誕季年輕人最炙手可熱的禮品。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 AirPods 在 Google Trends 上搜索趨勢 圖片來自:above avalon

Twitter 上流行的一個十大富豪榜單中,把 AirPods 用戶排在了第一位,亞馬遜 CEO、比爾蓋茨這些人屈居其後,當然推文還埋了其他梗,比如富豪也包括拒絕去沃爾瑪買東西的人。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類似的還有:「媽媽,為什麼鄰居的 AirPods 連著線?」「快走孩子,新鄰居不太安全。」

這個時候,曾經「槽點」的語境已經扭轉為——AirPods 是一種地位的象徵。

蘋果分析師 Neil Cybart 認為,這代表一種社交信號:AirPods 不算便宜也算不上貴,但除卻本身的售價,它意味著你口袋裡至少還有一部 iPhone。

商業史上,能完成從產品到符號升華的產品並不多:寄託了 90 後的音樂記憶的 Walkman,嘻哈文化的代表 Beats,踩人都不能踩鞋的 Air Jordan…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Walkman 實現了音樂的隨身聽,Air Jordan 讓技術在運動中發揮價值,而 iPod 把一千首歌裝進了口袋。

內在的創新,加之外觀的高辨識度,使得這些產品在流行文化領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從而衍生出一個具備強烈內在共性和認同感的圈子,進而為產品附著了一層符號意義。

頭戴 Beats、腳踏 Air Jordan 的人,通常跟街頭潮人、Hiphop 等標籤掛鉤在一起,而用 Mac 的人,常常讓人聯想到在窗明几淨的星巴克里的都市白領。

現代的消費行為中,除了產品好不好用,人們往往還會關注產品符號價值的實現。簡單地講,我們買什麼,不僅僅是因為它有什麼用,還因為它定義了「我們是怎樣的人」。

對一個群體、圈子和身份的認同和追求,就是產品的符號意義。

AirPods 的符號意義是什麼呢?科技、酷、簡約、現代主義,有一定的消費能力。這種形象符合大多數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和期望。

AirPods 是耳機界的 Air Jordan

一名 17 歲在舊金山灣區上高中的學生將 AirPods 比為 Nike 運動鞋,他說當他戴上 AirPods 時,會覺得自己被他人注目。

網上一篇評論文章認為,設計師品牌和傳統奢侈品已經難以滿足這個時代的「炫耀性消費」了,對於千禧一代來說,新酷的科技產品更能體現他們的價值。

文章的作者 Madeline Fry 說,159 美元的 AirPods 就是年輕人的勞力士。

我覺得 AirPods 更像是音樂界的 Air Jordan。

本文由方嘉文、何宗丞共同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HBO 造了一個《權力的遊戲》公園,裡面藏著最終季的線索
紅米 Note 7 Pro 正式發布:驍龍 675 加持,1599 元起售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