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百萬人遊行反對「脫歐」 英國首相或遭逼宮

百萬人遊行反對「脫歐」 英國首相或遭逼宮

英國百萬民眾23日在首都倫敦市中心遊行,反對英國脫離歐洲聯盟,呼籲就是否「脫歐」舉行第二次公投。

多家媒體報道,十多名內閣大臣正在商議讓首相特雷莎·梅數天內「走人」。如果首相換人,英國如何、何時甚至是否退出歐盟將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

【反「脫歐」大遊行】

數以千計主張「留歐」的民眾23日中午在海德公園附近集合,隨後穿過皮卡迪利廣場、特拉法爾加廣場等倫敦地標,不斷有民眾加入遊行隊伍,途經首相府唐寧街10號,最後在議會前結束示威。

組織方聲稱,示威總人數超過100萬,形成英國迄今最大的反「脫歐」遊行。示威者拉出的橫幅展示「最佳協議是不『脫歐』」「我們要求一次人民的投票」等訴求。

路透社報道,這是倫敦經歷的第二大示威活動,規模僅次於2003年反對伊拉克戰爭的集會。

現年18歲的菲比·普爾說,「脫歐」會令就業更難,「大家已經看到許多大企業搬遷,我為未來擔憂」。

示威者加雷思·蕾59歲,抱怨「脫歐」進程「完全混亂」,「如果是一個有序的過程且政府決策明智,我的感受會有所不同」。

英國2016年6月23日舉行公民投票,以52%贊成、48%反對,決定「脫歐」。不少民眾隨後一直尋求二次公投,以期改變「脫歐」命運。一些民意調查顯示,英國民眾如今「略微傾向於」留在歐盟,但沒有持續證據表明他們的立場出現決定性變化。

【到底是去是留】

特雷莎·梅先前告知民眾,她會就「脫歐」事宜「站在大家一邊」。然而,民眾不買賬,23日一條標語寫著「特雷莎,你沒有為我們說話」。

僅在三天內,一份主張取消「脫歐」的請願書徵集到439萬個簽名。

不少政界人物現身反對「脫歐」遊行,包括執政黨保守黨成員。特雷莎·梅多次說不會就「脫歐」舉行二次公投,認定那麼做將加劇分歧。

多數人認為,英國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戰略決策。一些人則擔憂,「脫歐」之爭正在撕裂英國政壇。

英國與歐盟的正式「離婚」日子原本定在2019年3月29日。然而,雙方經歷馬拉松式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得到歐盟方面認可,卻無法獲得英國議會下院通過,兩次表決、兩次遭否決。

歐盟21日同意「寬限」兩周,以便英國確定下一步「脫歐」進程。

如果議會下院表決通過「脫歐」協議,英國可以把「脫歐」正式日期從3月29日推遲至5月22日、即歐洲議會選舉開始前一天;如果「脫歐」協議第三次遭否決,英國不會「無協議脫歐」,但需要在4月12日以前「指明前行方向」。

【內閣謀劃「倒」梅?】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4日報道,11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內閣大臣認為特雷莎·梅應當辭去首相職務。

這些大臣說,他們定於25日與特雷莎·梅會面。如果她拒絕卸任,這些閣僚可能威脅辭職。

按照一名大臣的說法,「快結束了,她會在10天內走人」。

至於下任首相人選,英國媒體諸多猜測。《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邁克爾·戈夫、內閣辦公廳大臣戴維·羅伊·利丁頓和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有望出任代理首相。《星期日電訊報》報道,支持留在歐盟的前教育大臣妮基·摩根有望接任首相。

英國首相府拒絕回應這些報道,但先前澄清說,《泰晤士報》23日有關首相府議論特雷莎·梅離任的報道有誤。(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新華網評:不負人民重託 攜手並肩追夢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