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脾不健運的根源有二:一是脾氣難升,一是脾濕過重

脾不健運的根源有二:一是脾氣難升,一是脾濕過重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健脾,需先了解它的脾氣,順應它的性格,幫助它恢復到該有的樣子。脾有這兩重性格,也是醫家健脾的兩種常用思路,關心脾胃的人不可不知。

脾的性格,教材一般把它表達為生理特性。

什麼叫生理特性?也就是指那個臟腑的性格特徵是怎樣的。比如一個人的性格,有剛猛的,有安靜的,有溫柔的。

脾的性格是什麼?

一、 脾的第一重性格:脾氣主升

脾氣主升,指的是上升、升舉,脾的氣機運動形式以上升為主。

脾氣能升,則脾氣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所以《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

脾氣上升的意思,應該與天地交感中的「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氣象模式中的「地氣上為雲」有關。脾屬土,應坤地,地氣上升,在人體就應該是脾氣當升。

脾氣主升的正常、異常表現

脾氣的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升水谷精微與津液

這一功能也叫「升清」。脾主升清是指脾將水谷精微與津液向上輸送到心肺與頭目,它所化生的氣血,經心脈運載,尤其是肺的宣發與肅降,布散到全身上下內外。

這就是脾與肺的協調,在「地氣上為雲」之後再接「天氣下為雨」,而起到一個精微物質與津液如「霧露之概」營養、滋潤全身的作用。

升清,實際就是對脾運化的「運」的大方向上的概括。

生理上,脾功能正常,則脾氣上升。這樣,脾運化水谷與水液的功能就能發揮正常,水精四布,就不會有臟腑失養,或水濕痰飲停聚。

所以,脾的功能以能上升來彰顯它的健旺,就有了「脾以升為健」的說法。

如果脾氣虛衰或脾氣被濕所遏,那麼,它的升動轉輸就會失常。

清氣不得上達以養頭目,可見頭目眩暈,精神疲憊,或者耳鳴。

這裡提示一下,很多人一看耳鳴兩個字,下意識地就覺得一定是腎虛,其實不一定啊!

耳鳴一般先分虛實:實證的耳鳴,一般是急性起病,耳鳴的聲音很大,用手捂住耳朵,聲音更大,這一般是肝膽火,循著膽經上炎。因為,耳朵是膽經所經過。

慢性的耳鳴或者耳聾,是虛證。而虛證之中,大部分是屬於腎虛,但是虛症之中也有脾氣虛的可能,是由於脾氣不升,清氣不能上養清竅所致。

如果清氣不升,停留在中焦,就見腹脹滿悶,不想吃飯。

如果清氣不但不升,反而下降,那麼就容易見到便溏、泄瀉,或者大便之中見到飯粒菜渣,或者其他沒有消化的東西;

甚至人體的精微物質從下竅而出,也算清氣下陷,比如隨小便而出的蛋白量,或尿有甜味等。

以此看來,糖尿病也應該包含中氣下陷,或者叫脾氣下陷的病變機理。為什麼呢?

甜味就是甘味,甘味五行屬土,是脾的本味,現在脾的本味從下竅而出,這不是脾的清氣下陷又是什麼?

2.升舉內臟與組織

脾氣的上升還具有維繫人體臟器位置以及一些組織的相對恆定,防止內臟以及某些組織下垂的作用。

前面我們講過肝,所以有些聽眾朋友可能會產生疑問,肝氣也升,為何沒有升舉內臟以及組織的功能?

這就是木與土的氣性不同了。

木之氣舒展條達舒暢,升而散,肝之升在散;如果肝氣不足,就是升與散不力,它的功能並不是承托。

土氣生化、承載、受納,土氣的升,其中一點表現在承載。所以,升舉內臟無非就是土氣「承載」的一種顯示方式。

土氣能承,有賴於土氣充足,才能升托有力,這也是坤土「厚德載物」的意思。

土厚能載,則人體臟器與相關組織位置就相對恆定;

如果土薄力衰,脾氣不足,那麼就承載不力,一可以導致內臟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二可以導致組織下垂,比如眼泡鬆軟下垂,肌肉鬆軟下垂,痔瘡,下肢靜脈曲張,椎間盤膨出或脫出等。

就拿一個椎間盤膨出或脫出來說,很多人覺得他是腎虛,其實沒那麼簡單: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所以椎間盤突出或膨出,固然跟腎精虛有關。

但是想深一層,椎間盤的作用是在椎體之間承托緩衝對椎體縱向的壓力,為什麼人家不脫出而你脫出?這不就是承載之力不足,被擠了出來嗎?

同樣,下肢靜脈曲張、痔瘡,這些病的發病原理,都與承重力有關。

怎樣才能讓脾氣升舉?

我們再進一步,脾氣的上升是需要助力的,這個時候中醫的整體觀的優勢就顯出來了。

脾氣上升的助力有三方面:

1.陽氣暖土,地氣自然上升

陽氣從哪裡來?源於心腎。

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底,它的位置在下,就好像地球的地心裏面的熱能,自下而上地溫煦著脾。由於火性炎上,這種自下而上的溫煦,實在是佔了地利之優,所以說是暖土的主力;

但心陽也不能忽略,離日下照,一樣可蒸土氣而升。

脾氣不升一般以補中益氣湯為常用,但若升的效果不滿意,可以加一味附子溫心腎以暖脾土,每每容易建功。

2.肝之升也可以幫助脾升

木可以疏土,土松則其氣易升,這個道理很淺顯。

補中益氣湯中柴胡、黃芪、升麻之用就是木與土之升,相互協調的範例。其中黃芪和升麻主要是升脾為主,而柴胡則是在外圍升肝氣,以幫助升脾氣。肝氣升,則脾氣也易升。

3.土燥則升

脾為陰土,其性濕,濕性重濁而黏滯,濕遏則脾氣難升。所以,脾氣升運的條件之一就是脾燥而不被水濕痰飲所困。

《醫學求是》就說:「脾燥則升。」這句話就帶出了脾的另一生理特點:喜燥惡濕。

二、脾的第二重性格:喜燥惡濕

前面我們講過一個大概念,五臟屬陰,六腑屬陽。同樣屬土,脾與胃相比較,脾屬於五臟,所以它屬陰,作為五臟來講,它是至陰之臟,作為經絡來講,它歸屬於太陰經。

但在古代,由於形式邏輯不算太發達,所以不同的醫學家就有不同的用詞習慣,有的喜歡說它是至陰之臟,有的就喜歡說它是太陰。所以就有了下來的這種說法:脾為太陰濕土之臟,胃為陽明燥土之腑。

什麼是陰土?陰土,就是潮濕低洼之地,土太濕就不容易生化萬物,反而是容易「水淹萬物」了。

所以《臨證指南醫案》就說:「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此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思考,脾本身的功能是運化水濕,以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

如果脾虛不運就最容易生濕,但陰土之氣本來就濕,根據「同氣相求」原理,濕生出來後又反過來最易傷脾。所以《臨證指南醫案》接著說:「濕喜歸脾者,以其同氣相感故也。」

再兼陰土低洼,又易聚濕。所以,脾惡濕是指它對水濕類邪氣有著特殊的易感性。

脾濕的人有哪些表現?

脾與濕的關聯,臨床見到的兩組證:

1.因脾氣虛弱,健運無權而水濕停聚者,稱「脾虛生濕」。

常見乏力,肢體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痰飲,泄瀉,水腫等。

由於是虛證,一般病程比較長。

2.因濕邪傷脾,脾失健運而水濕為患者,稱為「濕困脾土」。

可見頭重如裹、脘腹脹悶、口黏不渴、排泄物粘滯等症。

這是實證,一般而言,實證病程多不長。但濕性黏滯,濕邪為患,較其他病邪,在時間上又長些。

祛脾濕的途徑之一:燥濕

厭惡濕的臟腑,自然就喜燥。於是,燥濕,就成了治脾的常用方法。

燥濕的葯以蒼朮、白朮最為常用,但這兩術所擅長不一。

1.白朮

白朮的生長環境以地勢乾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則其宜土(脾)之性初顯。脾臟之喜,正是白朮之喜,這是真正的同喜!

《本經逢原》說:「入健脾葯,土炒。」說的是白朮的炮製。

為什麼白朮要用土炒?古人說:「竊土氣以補土也!」

2.蒼朮

蒼朮的生長環境,以忌積水、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宜。道理類似與白朮,又見同喜!

蒼朮亦有以灶心土炒制者,這樣不但竊土氣,同時也竊火氣了。

兩種術之同,都味苦性溫。苦則燥,溫則化,所以善燥化水濕。

不同者,白朮味兼甘,所以善補,脾虛生濕者更適合。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等就是用它。

蒼朮味見辛,故善散,濕困脾土者宜,健脾祛濕的平胃散用它。

《本草崇原》說:「凡欲補脾,則用白朮,凡欲運脾,則用蒼朮,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則白朮多而蒼朮少;運多補少,則蒼朮多而白朮少。」完帶湯就是兩術同用。

祛脾濕的途徑之二:利水

土松則水滲,水滲去則土易燥,所以滲利水濕是治脾的另一法。

常用的藥物是茯苓。《藥性解》說:「夫脾最惡濕,而小便利則濕自除,所以補脾。」

臨床上,對脾生濕、濕困脾的病證,一般是健脾與祛濕同治,所謂「治濕不治脾,非其治也。」這句話若倒過來說「治脾不治濕,非其治也」似乎更能體現理脾之法。

常用的既補脾又祛濕的藥物:薏苡仁,扁豆,五指毛桃,芡實等;

健脾、行氣、祛濕兼具的:陳皮,砂仁、厚朴、白豆蔻等。

另外,「太陰濕土,得陽始運」。土暖則濕去,所以,仍然需要心腎之陽來溫;

還有,土松則水滲,所以,又賴肝木疏泄。

但需注意,脾雖喜燥,但不是越燥越好,土太燥亦不能生物,這是常識。

《本草崇原》曰:「太陰主濕土而屬脾,為陰中之至陰,喜燥惡濕,喜溫惡寒。然土有濕氣,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始能發生萬物。若過於炎燥,則止而不行……此先聖教人之苦心,學者所當體會者也。」

調理脾胃,怎能沒有一本好的實用說明書呢?今日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保養脾胃的好書,一本在手,養脾胃不愁!它就是——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好書)

全書從認識脾胃開始,分別從中西醫的角度說明了脾胃的特點和功能,從五臟和諧才能延年益壽的角度說明了中醫理論中脾胃與其他臟腑的密切關係,並告訴讀者,一旦脾胃出現問題或發生疾病,會有哪些癥狀與徵兆,身體會發出怎樣的警報。之後,書中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簡便易行的手段來養脾胃、護脾胃,分別講解了養脾胃護脾胃的食療方法、最簡單易學的耳療、足療、手療、經絡、內功等養脾胃法、從精神情志方面如何調養脾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該掌握的養脾胃、護脾胃細節,養脾胃與保腦等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見到發熱就清熱?看胡希恕是如何解決的
原來喝豆漿還有那麼多益處!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