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有個物品,在古墓里經常看見,美國曾要求中國大量提供

中國有個物品,在古墓里經常看見,美國曾要求中國大量提供

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因為種種因素而成為了重要的戰略物資,身價倍增,比如在二戰時期我國所生產的豬鬃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在常人的眼裡,豬鬃幾乎沒有什麼重要的用途,幾乎是「廢物」一個。然而在二戰時期那個特殊的年代,豬鬃的作用卻突然得到了放大,主要原因是用豬鬃所製作而成的毛刷,是給各類武器上漆的最好工具,由此成為了搶手貨,而我國又是傳統的養豬大國,所以豬鬃一度被列為戰略物資,供應給參戰的各個盟國,然後為我們換回了大量的外匯和必需的戰略物資,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在那個年代,除了豬鬃之外,還有一個很普通的物資,也被列為重要的戰略物資,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桐油。桐油,顧名思義,是使用桐樹的果實壓榨而成的一種植物油,但相比菜籽油等植物油,桐油是不能食用的,有著強烈的毒性,只能用於木器的油漆工作。

在中國古代社會,桐油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比如我們在一些文藝作品中,經常看到主家在辦喪事的時候,棺材上塗抹桐油,甚至要一連塗刷數十遍,目的是為了隔絕外界的空氣,對木材起到良好的保存作用,很多古墓中的古屍之所以能夠保存完好,外面棺材上厚厚的桐油自然是立了大功,隔絕氧氣,有助於古屍的長時間保存。

還有油傘,在古代工藝中,傘面也需要塗上桐油,這樣就能起到隔絕雨水的作用。在如今的一些制傘工藝中,為了復古的需要,也會在傘的表面塗上桐油,這樣看起了很有一種典雅的感覺。

不過在近代社會裡,桐油的作用又有了新的功能,這就是給武器上漆,配合著中國的豬鬃,上過桐油的武器,能夠有效地防鏽防腐蝕,這是因為桐油應用於物體表面的時候,會形成一種密不透風的保護層,和給木材上漆一樣,起到隔絕空氣的目的,因此防鏽效果非常明顯。

我國作為桐油生產大國,所以這一看似很普通的物品,也和豬鬃一樣,被盟國所重視,要求我們要盡最大可能供應,以確保戰時需要。而反過來對於我國來說,抗戰時期的中國,各項物資緊缺,沒有過多的金錢購買我們所必需的武器裝備,而桐油這些很普通的物品,竟然可以身價倍增,這也是我們樂見其成的事情。

當年的胡適,在擔任美國大使期間,就通過數十萬噸的桐油作為條件,獲得了美國兩千多萬美元的貸款,為中國的抗戰輸入了寶貴的血液。

而從此開始,桐油也作為一項可以以物易物,或者是作為爭取貸款條件的物資,備受重視起來,它和豬鬃一起,為我們獲取盟國寶貴的物資和金錢支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個牧民,最懂中國,曾統一國家,說:這都多虧了中國一個人
漢族多了兩個姓氏,祖先來自這個人,此人家族曾讓中國頭疼七百年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