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身在地球,心在流浪,磅礴大氣的銀河星空拍攝技術完全解密

身在地球,心在流浪,磅礴大氣的銀河星空拍攝技術完全解密

星野攝影對於很多攝友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難的拍攝題材,因為需要使用慢門,並且需要一些配件才能完成拍攝。除此之外,如果想拍出優秀的星野作品,還需要較高端的器材,並事先找到合適的拍攝地點以及天氣。

總之,一幅優秀的星野攝影作品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拍攝技術要過硬。下面,好機友攝影就通過這篇文章來向各位詳細講解星野攝影的拍攝方法。

目錄

一.器材準備

二.確定拍攝參數

三.星空前期拍攝方法

四.星軌前期拍攝方法

五.星空後期方法

六.星軌後期方法

一.器材準備

1、相機

如果想拍出畫質足夠高的星野攝影,那麼一款專業級的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相機是必須的。建議大家最好選擇單反進行拍攝。因為在拍攝星野時所處的環境往往比較惡劣,為了防止相機出現問題而導致拍攝失敗,使用更穩定的單反相機更為合適。

而專業級的全畫幅相機主要是為了在使用較高的ISO時依舊可以獲得較優的畫質。另外,也可以最大化利用廣角鏡頭,拍攝出視野更寬廣的畫面。當然,如果您使用的是APS-C畫幅的入門相機,同樣可以拍攝星野,只不過噪點會稍多一些,取景範圍小一點。

尼康D850就是很好的選擇

2、鏡頭

一顆超廣角鏡頭是星野攝影非常必要的。如果條件允許,最大光圈越大越好。可以說,大光圈的廣角鏡頭就是為星野攝影而準備的。光圈越大,我們就可以使用越低的ISO進行拍攝,畫質就會越高。

尼康的14-24mm f2.8和佳能的16-35mm f2.8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16-35mm f2.8

3、快門線

快門線對於星野攝影可以說是必備配件。使用它可以防止在按下快門時對相機造成的抖動,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畫面。這裡友情提示一下,快門線完全不用買原廠的,副廠的功能一樣,用個幾年都沒問題。

4、三腳架

5、其它小配件

就像上文所說,星野攝影的拍攝環境往往比較荒蕪,因為我們要去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所以在拍攝時需要一些小工具來輔助我們。

1)指南針(指北針也行)

首先找准方向,決定你的構圖中的星跡形狀,朝向正北,你能拍攝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圓形群星軌跡;朝向東北或西北,你能拍到扇型的群星軌跡,至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這裡不贅述,請閱讀相關初中地理課本。

2)手電筒

在一片漆黑的環境下,有個手電筒就會方便很多,無論是找器材還是操作相機。這裡建議選擇紅外手電筒,就不會因為使用手電筒而導致暫時的目盲。

3)備用電池

星野攝影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所以電量的消耗速度是比較快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根據您的拍攝計劃確定攜帶備用電池的數量。

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慢門與弱光攝影技巧大全》一書。如果想學習更詳細的星空、星軌、極光等弱光攝影題材的拍攝方法,推薦您閱讀雷波老師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慢門與弱光攝影技巧大全》

二.設置相機和鏡頭

知道需要哪些器材後,我們就需要學習如何設置相機和鏡頭了。

1、使用MUP

使用MUP(反光板預升)快門釋放模式,反光板預升快門釋放模式可以防止反光板彈起對相機造成的震動,讓拍攝的畫面更清晰。

2、長時間曝光降噪設置

如果拍攝星軌,請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因為相機的降噪時間和曝光時間一樣長,如曝光60分鐘,相機降噪時間也同樣需要60分鐘,合計耗時2個小時,一般機載電池單節難以支撐,中途斷電,後果很嚴重,所以就不要冒險了,把降噪工作放到後期解決吧。如果拍攝星空,請開啟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已減少畫面噪點。

3、對焦設置方法

將對焦設置為手動對焦。通過相機的背面的監視器,把畫面放大,然後慢慢轉動對焦環,當畫面中的星點體積最小時,就是準確合焦了。

4、關閉鏡頭防抖

如果你的鏡頭帶防抖功能,請記住關閉它。因為在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開啟鏡頭防抖反而會因為鏡片的微笑震動而導致畫面模糊。

三.設置拍攝參數

相機和鏡頭功能設置好之後,我們來學習如何設置拍攝參數。因為在拍攝星野時,使用自動曝光模式無法拍攝出預期效果,畫面往往會過亮,噪點也會非常多,所以需要使用M擋來手動設置光圈、快門和ISO。

1、確定光圈

光圈在拍攝星野時是越大越好。原因在於拍攝星野時通常使用超廣角鏡頭,再加上星空可以近似的看作是一個平面,因此即便是使用最大光圈拍攝,整個星空也都會是清晰的。

而在使用大光圈拍攝後,我們可以使用更低的ISO,使得畫質提高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建議大家在購買16-35mm鏡頭時,如果要拍星空,那就選擇F2.8最大光圈的。如果不拍星空,其實F4的完全夠用。

別小看就大了這一級光圈,它可以讓你的ISO從3200降低到1600。對於某些相機來說,會使畫面質量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將光圈設置為鏡頭可用的最大光圈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前景非常近,在使用最大光圈拍攝後,前景虛了,那麼就需要單獨對前景對焦拍攝一張或多張照片,然後在後期進行景深合成即可。

2、確定快門速度

即由於地球自轉,夜空的星星也在不停地改變相對位置,所以如果拍攝時快門速度低,星星就會在照片中由點變成線,從而變成為星軌,雖然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效果,但在拍攝銀河時,我們還是希望盡量減少星軌的出現,所以不能使用太長的曝光時間。

對於快門速度的設置規則,經過許多的攝影師驗證,發現了一個規律,俗稱「500 規則」,即當使用全畫幅相機拍攝時,用500 除以拍攝時所使用的焦距,即可得到不出現星軌線條的極限曝光時間。

比如, 用24mm 焦距拍攝時, 用500 除以24,得20.8,取其近似值,快門速度最長可以設定為21s,低於這個曝光時間就可以避免照片中出現星軌線條。

如果使用的不是全畫幅相機,還需要進行等效焦距換算,例如,使用尼康D7200 拍攝時,所使用的仍然是24mm 焦距,則其等效焦距實際是24×1.5=36mm,那麼500 除以36,得13.89,取其近似值,快門速度最高可以設定為14s。

3、確定ISO數值

在快門速度以及光圈都設置好後,我們就可以設置ISO來確定最終的畫面亮度了。為了能夠使ISO的數值最低,讓畫面噪點儘可能的少,我們已經設置了最大的光圈,以及在星星不產生軌跡的情況下,最長的曝光時間。

接下來只需要設置ISO,通過試拍,來確定合適的感光度。通常來講,感光度的數值在1600-3200之間,就可以令星野攝影曝光正確。但如果你的鏡頭最大光圈比較小,比如F5.6,那可能就需要使用6000左右的ISO才能拍出亮度合適的星空了。

四.星空前期拍攝方法

具體要拍攝星空的話,可不是準備好器材,設置好參數那麼簡單。還需要掌握以下方法。

1、尋找漂亮銀河的方法

要拍攝出漂亮的銀河,首先要能夠找到或看到這樣的星空,這裡就涉及「天時」與「地利」兩個問題。

「天時」是指時間與氣象條件,首先要明白月相對銀河攝影的影響也非常大,月光在照亮大地的同時,也會讓天空背景變亮,天空反差變低,所以最好選擇天上沒有月亮時進行拍攝。

在農曆十五前後,月亮為滿月,最為明亮;初一前後,為新月,最為暗淡。此外,並不是一年四季皆可以拍攝銀河的,一般來講,在北半球的春季難以觀測到銀河,不建議在該季節進行拍攝。

在秋季倒是可以嘗試進行銀河的拍攝,但最佳拍攝時間還要屬北半球的夏季和南半球的冬季,此時銀河高懸頭頂,展露出最為明亮燦爛的一段。銀河中心在6~7 月的上半夜就會升起,基本整個晚上都可以看到。

北半球的冬季銀河展現的是最為暗淡的一段,不建議在這段時間拍攝。所以,拍攝銀河最佳的時間是5月下旬到8 月上旬。下面是一個銀河中心升起與落下的時間表,供大家在拍攝時參考。

「地利」是指合適的拍攝地點,由於城市中的光線較強,空氣中的顆粒較多,因此對拍攝銀河有較大影響。所以,要拍出漂亮的銀河,最好選擇郊外或鄉村。

把握好以上兩點,再掌握一定的拍攝技巧就不難拍攝出漂亮的銀河照片了。

2、找一個前景

拍天空很簡單,知道參數,知道如何對焦,到一個沒有光污染的地方,誰都可以拍出牛的銀河。

但只有銀河沒有前景的照片就會顯得非常平淡。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張星野照片是否成功,主要看前景選得是否合適。但如果是在漆黑的夜晚進行拍攝的話,此時星空會表現得很好,但前景要不然會很黑,要不然就是噪點比較多。

因此,我們需要提前取景並架起相機,在藍色時刻的時候拍攝前景,然後以相同的機位,等到銀河升起之後,再調節參數拍攝銀河。

最後,通過後期將這兩張照片進行合成。就可以得到前景和星空都得到充分表現的畫面了。那麼藍色時刻又是什麼時候,該如何確定呢?下面為您詳細講解。

3、確定藍色時刻

1)什麼是藍色時刻?

藍調:藍調時段是太陽在地平線下-4度到-8度之間的一種光線,清晨和黃昏各有一次。這時太陽發出的光線被天空反射,從而呈現出一種美妙的藍色光彩。

整個藍調時段的藍色也不是完全一樣。開始時,天空會比較亮,藍色會比較淺。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越來越低,到了藍調時段的最後,天空越來越暗,藍色會越來越深。

曙幕光: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後散射在地球大氣層的上層,照亮了低層的大氣與地球表面的陽光。常分為民用曙幕光,航海曙幕光與天文曙幕光。

藍調與曙幕光的關係:以上這些光線在日落後出現的順序為:民用曙幕光-藍調-航海曙幕光-天文曙幕光。

藍調出現的時間是在民用曙幕光和航海曙幕光中間,也就是說民用曙幕關是在太陽方位角度0到-6,海航是-6到-12,所以藍調正好在中間。但是往往曙幕光在藍調之後就不好看了,之前如果有雲還行。

2)如何確定藍色時刻?

藍調時段很短,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鐘,所以極容易錯過,這裡建議大家使用一款由北美華人軟體工程攝影師喬文傑所開發的Planit手機應用。

大家可以到打開標題的星曆功能的特殊時段看到每天的藍調時間,同時也可以點開曙幕時段查詢相應的時間。

令附上ios系統下載二維碼,各位蘋果手機的用戶可以直接下載,軟體功能強大,價格也是有些小貴。。。

因為不同的地點藍調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查詢之前要把相機圖釘放置在正確的地點。這時副標題會顯示實際查詢的地點,如下圖:

每天的藍調時段有兩段,分別是凌晨藍調和傍晚藍調。上圖兩個都可以看到,分別是左邊和右邊的兩個時間段。

4、提前踩點兒

踩點是拍攝星空的必修課程。根據拍攝星空的位置,用Google Earth預先定位。拍攝星空的最大挑戰在於「怎樣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避開那些光污染」。為了儘可能降低光污染的影像,需要開車到很遠的地方遠離城市,即使那就是一個小鎮子。

踩點也可以讓你提前了解拍攝環境,選取合適的機位,而不至於在拍攝當天手忙腳亂。

五.星空後期方法

在拍攝星空時,通常是以30s或更低的快門速度以及較高的ISO感光度進行拍攝,以保證拍攝到沒有發生任何移動的星星,但對於昏暗的天空來說,即使銀河與星星獲得了足夠的曝光,但畫面仍然會顯得極為暗淡,而且會產生大量的噪點,這也正是銀河照片在後期處理時的重點。建議在拍攝時採用RAW格式,從而為後期處理留下更大的調整空間。

在本例中,主要是使用Lightroom軟體,充分利用RAW格式照片的寬容度,首先確定照片的曝光及色彩基調,然後對照片的對比度、亮部、暗部以及色彩基調等分別進行調整。最後,再對照片進行除噪處理即可。

1、初步調整照片曝光

照片的素材照片較為昏暗,因此首先來調整照片的曝光屬性。在Lightroom中導入隨書所附光碟中的素材「第1章1.2-素材.cr2」。選中導入後的照片,單擊「修改照片」模塊,以進入照片編輯狀態。

選擇「基本」面板並單擊其中的「自動」按鈕,以自動校正照片的曝光。

自動校正曝光不一定能夠調出好的效果,但因為非常簡單就可以進行校正處理,因此可以作為一種嘗試。如果效果好,就可以保留並繼續調整,如果效果不好,那麼按Ctrl Z鍵或選擇「編輯-還原『自動調整色調』」命令撤消即可。

在本例中,自動調整曝光後的效果還不錯,但反差不太好,因此下面來繼續進行調整。選擇「效果」面板並向右拖動「去朦朧」滑塊,以增強畫面的層次。

2、調整天空局部

此時,照片右上方還的色彩與其他天空的差異較大,下面就來做適當的調整。選擇漸變濾鏡工具,按住Shift鍵從右上方向左下方拖動,以確定調整的範圍(為便於觀看,筆者在右側選中了「顯示選中的蒙版疊加」選項並設置為紅色,以顯示調整的範圍)。

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

下面再將天空的上半部分調整的暗一些,使天空具有好較的過渡。單擊「新建」按鈕,從而使用新的漸變對天空進行調整。

按照上述方法,再從上向下繪製一個漸變,並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滿意為止。

在「基本」面板中,再分別調整白平衡及曝光相關參數,從而對現有的照片效果做適當的潤飾 。

3、疊加色彩

當前照片是以藍色為主,這樣的效果符合當時的拍攝環境,但從照片的美感上來說,顯得較為平淡,因此下面人為的添加一些色彩,在本例中,添加的是典型的紫色,它與藍色相搭配,整體的視覺效果較好。選擇調整畫筆工具並設置的畫筆大小等參數。

使用調整畫筆工具在星空及靠近地面的天空上塗抹,以確定調整的範圍(為便於觀看,筆者在右側選中了「顯示選中的蒙版疊加」選項並設置為紅色,以顯示調整的範圍)。若對此範圍不滿意,可以按住Alt鍵進行塗抹,以縮小調整範圍。

在右側設置適當的參數,直至得到滿意的調整結果。

提示:在塗抹調整範圍的過程中,銀河的中心位置可以設置「密度」值為100,在其周圍的區域及靠近地面的天空處,可以適當降低該數值,使顏色形成自然的過渡效果。

4、修正局部色彩

觀察照片中的樹枝可以看出,其上面有一些明暗不一的綠色,下面來將其修除。

單擊「新建」按鈕,從而創建一個新的畫筆以調整樹枝上的綠色。

按照上一步的方法,使用調整畫筆工具在綠色處塗抹以將其覆蓋。

在面板中設置參數並指定顏色即可。

5、消減噪點

將照片的顯示比例放大至100%,並移動視圖至最典型的區域。選擇「細節」面板,設置「減少雜色」區域中的參數,從而消減照片中的噪點。

下圖所示是消減噪點前後的局部效果對比。

通常情況下,在降噪後可以適當進行銳化處理,但本例中所做的降噪強度不高,對細節損失不大,因此沒有做銳化處理。

六.星軌前期拍攝方法

1、長曝還是堆棧?

拍攝星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單次長曝法,另一種是多張堆棧法,一般情況下,不推薦使用單次長曝法,原因有兩個,一是很容易過曝光或者曝光不足夠。二是一旦相機沒電或有強光物體經過鏡頭就會功虧一簣。所以好機友攝影建議大家選擇堆棧法拍攝星軌。

2、利用快門線鎖定快門進行連拍

使用堆棧法需要拍攝幾百張的圖片素材,其實每一張都是星空照片,所以其相機設置和曝光確定方法基本相同。

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快門釋放模式不能使用反光鏡預升,而應該使用連拍模式。然後將快門線的快門鎖定。這樣,相機就會自動的連續拍攝星空照片了。在後期時將這些星空畫面合成為1張星軌畫面就可以了。

3、利用間隔拍攝功能進行拍攝

4、確定拍攝方向

拍攝方向決定了星軌在畫面中的不同形態,表達自己心中的影像要事先確定拍攝方向。對著正北方拍攝可以得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星星運動軌跡、而對著正東正西方向拍攝同樣可以得到扇形的運動軌跡。

如果想拍攝星星轉圈的效果,需要把北極星拍攝到構圖範圍內。北極星在正北方,通過北斗七星和仙后座都能夠找到,如圖所示:

如果無法找到北極星,那麼就用廣角對著北方拍,就沒問題。南半球的朋友們就正相反了,需要往正南方拍攝,而南半球也沒有一顆北極星類似的可以指引位置的亮星,只要對準方向就好了。

七.星軌後期方法

上文已經說過了,建議大家使用堆棧法拍攝星軌。當我們拍攝完幾百張星空素材後,就可以利用Photoshop來將其合成為1張星軌照片了。

1、批量調整素材圖片

打開所有的RAW文件,進行調整。對每一張照片的調整都應該保持一致,如果你發現最終成片效果不好,很可能就是第一步沒做好。這裡我推薦用LR的批處理調整方式。

2、將圖片導出

把所有的照片導出為16為的TIFF格式,如果照片少於20張的話也可以直接導入到PS里,但是照片過多的話,幾百張RAW照片會讓PS掛掉。

3、在PS中打開

打開PS,點擊腳本,再點擊將文件載入堆棧

4、等待圖片載入

點擊確定PS就會把所有的照片載入同一個工作區域里

5、堆棧模式設置為最大值

選定所有的圖層把疊加選項設為最大值,星軌出現了!

這麼好的攝影學習公眾號,不給好友們推薦一波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以下關鍵詞均可直接點擊,並跳轉到指定文章中。

在線版,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即買即看,無需物流,有網就能觀看學習,碎片化學習方式讓您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Lightroom學習47——夜景弱光人像調修處理
把家人拍好才是真的好,從室內到戶外,從大人到孩子,教你拍出「佳」人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