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三大罪魁禍首,兩人與李鴻章不和睦,第三人軟弱無能

甲午戰爭三大罪魁禍首,兩人與李鴻章不和睦,第三人軟弱無能

說起甲午中日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滿清政府的水軍全軍覆沒,很多將士英勇奮戰到最後一刻。後來清政府命令北洋水師在威海衛中不準出去,導致被日本人包了餃子。事後,日本人逼迫清政府簽訂了極度不平等的的《馬關條約》,條約中指出讓清政府割台灣、琉球半島給日本,並且賠了兩個多億的白銀。日本正是拿了這些錢,回到國家發展軍事生產、力行改革,過了幾年又捲土重來。

在那場戰爭中,有三個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們在上學的時候也基本上都從歷史書中學過。這三人分別是翁同龢、李秉衡、光緒皇帝,可以說是甲午戰爭的三大罪魁禍首。

首先來說翁同龢,在清宮影視劇中也多有現身。此人是光緒和咸豐的老師,做人十分滑頭。翁同龢和李鴻章有些不和睦,以至於在培養北洋水師的時候,翁同龢極力反對多撥軍費給李鴻章購買軍艦,後來在戰爭焦頭爛額之際,又在光緒面前挑撥離間。可以說是妥妥的「豬隊友」,李鴻章為了國家火燒眉毛之際,翁同龢還在那裡為了個人恩怨火上加油,不知道是真糊塗還是自私。

第二個就是李秉衡,是當時的山東巡撫。在戰爭爆發以前,同樣也是跟李鴻章有些梁子,在戰爭爆發之後李秉衡不但不出兵援助李鴻章,反而把威海衛附近的軍隊全部調走,任由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事後李秉衡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終於報復了李鴻章,出了一口惡氣。可是國都將不國了,這樣坑害自己家兄弟,到底對自己好還是壞真的沒點數嗎?

第三個當然就是光緒皇帝了,這個軟弱無能的小皇帝,完全沒有作為皇帝處理國事的能力。那個時候的清政府好鋼已經不多了,北洋水師算是其中之一。當初北洋水師在威海衛不準出去的命令就是光緒皇帝下的。天真的光緒皇帝以為,自己只要不去攻打日本人,對方就不會來攻打自己,最後造成了北洋水師被堵在港口,還手之力都沒有就被全部擊沉了。可悲!可嘆!

這三人其實可以代表了晚清時期官場的一個縮影,太久太久的沒有外敵入侵,導致了官員們完全沒有拋棄私人恩怨,拋棄了顧全大局的意識。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還仍然想著自己的一點小恩怨沒有理清,暗中給自己人使絆子,還覺得十分開心,卻不知道最後這樣坑害的還是自己。李秉衡後來還有人給他修了紀念碑,紀念他當初守衛山東有功,可以說是十分諷刺了。

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還請關注一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功臣病死,妻子沒有子嗣請求國家贍養,朱元璋卻只給了一個金碗
清朝打了勝仗,卻和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看著「平等」實則吃虧

TAG:歷史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