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忠60歲揚名、姜子牙八十拜相、佘太君百歲挂帥…你說你急啥?

黃忠60歲揚名、姜子牙八十拜相、佘太君百歲挂帥…你說你急啥?

作者 l南城太守

來源 l 三國故事(ID:sanguogs)

黃忠六十歲跟劉備打天下,姜子牙八十拜相,佘太君百歲挂帥,孫悟空五百歲西天取經,白素貞一千歲才下山談戀愛。

你說你急啥?

你也許會說:

孔融4歲讓梨,甘羅12歲拜相,周瑜13歲帶兵,哪吒7歲鬧海,葫蘆娃一出生就會打妖怪。

天才這麼多,我能不急嗎?

其實成長是一個蛻變的過程,而不是對比,要敢於接受不一樣的自己。

黃忠年輕的時候默默無聞,直到60歲才尋得明主劉備,可謂厚積薄發而一戰成名,成為「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所以,時機未到,急也沒用。

時機未到之前,唯有潛心修鍊內功,使自己強大。

一旦時機到了,才能順勢而為,青舟漂過萬叢山。

然而萬事萬物都有他的兩面性,矛盾總是相對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無事時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彌意外之變;有事時如無事般鎮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所以在急的問題上,筆者以為:人生有三急三不急

一:急時不急躁

當前人類科技高速發展,按道理人們應該有更多的時間修身養性,解放自我,但是當前的人類空前的浮躁。因為浮躁,所以急躁。

人類科技在長高,但是人的靈魂沒長高。

急時的人:懂得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急時的人,在學生時代就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趁著慧根最足的時候,去增長知識。不厭學、不急躁、不沉迷遊戲玩樂。

急躁的人讀書的時候就想著自由,想著逃離學校,想著趁早走向社會自己賺錢自己花。

翅膀沒長硬,時機還未到,有啥子急的嘛!

急時的人工作中亦不停止學習,做事主次分明懂輕重緩急。他們還善於規劃人生,迎合自己的興趣,定位自己的方向,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

他們研究未來、研究方向、研究趨勢。

所謂站在未來看現在,一切都在把握之中;站在現在看未來,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急躁的人狂劍亂舞,無章可循,主次不分,干一行棄一行,工作十年,不知自己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們應該急的:是時間的流逝,而不是心態的急躁。

二:急修不急成

急修的人懂韜光養晦修鍊內功。把生平之所學與工作結合起來,知行合一。

他們招招有數,淡定從容;

他們佩劍在身、劈荊斬刺;

他們掛劍在牆、得心應手『』

直至摘花飛葉皆可傷人的至高境界。

誰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小說中的掃地僧,他在少林寺潛心修鍊40餘年,一出場便撂倒群雄。

誰達到了這樣的境界?現實中的毛澤東。

毛澤東一生當中沒拿過槍,但卻指揮著千軍萬馬,主要靠的是他精心研讀的一部《二十四史》。

急於求成的人目光短淺,喜歡投機取巧,幻想一步登天、一夜暴富。

的確,從古至今,有過一些少年天才,他們很早就成才了,但是他們的結局卻不盡人意。

孔融四歲讓梨,卻因不孝被殺;

甘羅十二歲拜相,十三歲就死於非命;

方仲永從天才少年變成泯然眾人矣!

哪吒七歲鬧海,最後付出了犧牲軀體的代價。

……

所以後天修養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其心,修生齊家治國平天下。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我們應該急的是修鍊內功,而是不急於求成。

三:急為不急功

當我們長大成人,有了一定的能力,理當有所作為,方不負平生所學,亦不枉此生。

反之,若不思進取,在其位而不謀其職,無所作為,則虛度年華。

然而這時候我們往往又容易急功近利。

老子《道德經》中說: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地創造萬物,但是不佔為己有,任憑其自然生長,反而能夠長久。

聖人遇事謙退不爭功,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以無私的心態來成就別人,最終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而且老子還告訴我們要:功成身退,不居功自傲。

成功之後要退幾步,觀察觀察,因為成功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失敗。

鬼谷子講:謀之於陰故日神,成之於陽故日明。

這是一種一陰一陽的捭闔之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誰是這樣的人?三國時期的的劉備、司馬懿。

誰是這樣的人?一代大商孟若川。

孟若川為什麼能成就百年老字號瑞蚨祥?

因為他秉承了「財自道生,利緣義取」的原則。

在他未拜師之前,一味的逞凶蠻幹、急功近利。結果導致商號被關還得罪了不少人。

後來他的師父李士朋給他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堂課:與術、取與予、利與害、常與變、方與圓、生與死。

小成靠術,中成依法,上成依道。

他師父給他上的第一課就是:明晰「道與術」

道是河,術是舟;道是舵、術是槳。無河無以載舟,無舟難於渡河。無舵則無標的目的,無槳則無動力。

所以,道是方向,術是方法;道是法則,術是謀略。謀者,韜略也,漢書藝文志云:謀略,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

老子說: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莊子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孫子兵法》說: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

古人說:上人用道,中人用術,下人用力。

做人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

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術;道是講人為什麼而活著,術是人為了活著而採取的辦法。

以道為原則,以術為方法,內外兼修、內明與外功並舉。

另外孟若川還善於把握市場方向,並私下謀劃周密,聯繫各色人物,調和各路矛盾,然後功到自然成。可謂是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篇幅關係,另外的五課寫不下了,有興趣的可以在公眾號「三國故事」上回復「道」查看完整的六課。

有點跑題了,不過我相信你能領悟。

希望今天分享的這三急三不急能給你的人生帶來一絲啟發。

最後送大家五句話:

多度聖賢書,開啟智慧之門;

多聽長者言,少走彎路;

多去拜高師,掌握方法;

多交貴友,改變自己的風水;

多遊覽聖地,擴展眼界和胸懷。

因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格局。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筆者的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有一種姿姿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牛的將領,提著兒子頭顱扔到朱元璋腳下,說:你滿意了嗎?
他是劉邦心腹,注重養生活了103歲,但長壽的秘訣,讓人接受不了!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