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流媒體來了,影院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流媒體來了,影院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前幾天,小編髮的一篇文章引發熱議,本意是討論流媒體的發展趨勢,卻被迅速歪樓到《新喜劇之王》的網播收入幾何、《新喜劇之王》是不是爛片上了,只能感嘆星爺的影響力恐怖如斯。


流媒體圍剿好萊塢

2月底,奧斯卡落幕,十項提名斬落三座小金人《羅馬》雖然略有遺憾,倒也算收穫頗豐。然而,3月初,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發表言論:「你一旦選擇了在電視上首播,你拍的就是電視電影了,如果拍得好,當然該得一座艾美獎,但不應該得奧斯卡。我認為那種在上線之前,象徵性地在電影院公映不到一周的電影,不應該有資格獲得奧斯卡提名。」將《羅馬》和背後的Netflix送上風口浪尖。

流媒體來了,影院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Netflix回應來的很快:「我們熱愛電影,但以下事情我們同樣熱愛:為付不起票價、生活在沒有影院的小鎮居民提供接觸電影的機會;讓任何地點的任何人在同一時間看到新片;給予電影人更多的方式分享藝術。上述各項也並非獨立於彼此。」

如此針鋒相對,斯皮爾伯格手撕Netflix又是為何?自然是因為好萊塢大玩傢俱樂部又多了一名成員。

1月底,Netflix加入美國電影協會(MPAA)。隨著迪士尼成功收購21世紀福克斯,Netflix與其餘五大共同組成了好萊塢新六大。

自從好萊塢八大出現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在MPAA中出現非傳統影視企業,斯皮爾伯格的激烈反應恐怕就是源於此。

影視行業對於Netflix的抵制由來已久。

2017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阿莫多瓦說:「無論是金棕櫚或其他任何獎項,我個人都無法想像會頒給一部無法在大銀幕被看見的電影。」而在隨後,戛納官方表示:「從今以後,所有希望參加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的影片都需承諾能夠在法國院線發行。這條全新規定將在下一屆 2018 年戛納電影節舉辦時生效。」

著名導演諾蘭回應是否會與Netflix合作,態度更是鮮明:「為什麼你要合作呢?如果你拍了一部院線電影,它就應該在電影院放映。」

2015年,Netflix花費了1200萬美元買進《無境之獸》,試圖在平台上線後嘗試進行部分影院同步上映,立刻遭到帝皇、AMC、Carmike和Cinemark北美四大院線的聯合抵制,雖然成為當年Netflix全球各地區點播率最高的影片,但是線下票房十分慘淡。

2016年Netflix出品的《卧虎藏龍:青冥寶劍》再次試圖線上線下同步放映,再一次遭到院線的強烈抵制,僅在北美12家IMAX影院上映。

流媒體來了,影院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然而,在重重抵制下,Netflix依然高歌猛進,於今年終於成為好萊塢大玩家,原因自然是因為Netflix高達1566億美元的市值,與好萊塢五大的母公司市值也相差不多。

不僅是Netflix,一直存在感不高的亞馬遜上個月宣布,計劃每年推出約30部原創電影,並計劃將除了在影院上映的十部影片之外的原創作品,只在亞馬遜自己的視頻平台上播放。又一個超級巨頭加入戰局,流媒體圍剿好萊塢的噩夢似乎正在上演。

流媒體來勢洶洶,好萊塢自然不會坐以待斃。2017年8月,「微笑米老鼠」迪士尼董事長Robert Ige宣布將終止與Netflix的合作,並將於2019年推出流媒體服務。去年年底,迪士尼宣布Disney+會在2019年上線。Netflix不僅失去了漫威、盧卡斯影業等諸多超級版權,還迎來了一位強有力的競爭者。

2018年10月,華納同樣宣布,計劃在2019年推出全球D2C流媒體平台。經典美劇《老友記》2019年底將無法再於Netflix觀看。

隨著今年1月NBC環球宣布2020年推出流媒體服務,雙方的激烈廝殺似乎才剛剛開始。


不是不看電影,只是不去影院

Netflix最早起家於DVD租賃,當時如日中天的是百視達(Blockbuster),幾乎壟斷了北美的錄像帶租賃市場。對於當時同樣在全球攻城略地的好萊塢而言,錄像帶收入以及之後的DVD分成,都是影視公司收入的重要來源。

從錄像帶進入DVD時代,Netflix擊敗了百視達。此時的Netflix與好萊塢影視公司依然是十分密切的夥伴,Netflix手中諸多的好萊塢五大的版權,就是雙方密切合作的見證。

然而,從Netflix嘗試自製電影,堅持線上線下同時放映的第一天起,院線就始終抱著敵視的態度,如果說好萊塢五大的選擇只是商業的競爭,院線的統一封殺恐怕只能證明它們嗅到了死亡的味道。

時代的改變根本上是技術的進步,隨著網路時代帶寬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流媒體技術的發展,線上觀影下載速度緩慢、緩存過大、播放卡頓、畫質清晰度不夠等影響觀影體驗的劣勢逐一消除,流媒體的優勢徹底展現。

在好萊塢殺得血雨腥風的同時,國內有遠見的影院經營者早就憂心忡忡,不過同樣也有些人盲目樂觀,對此不屑一顧。然而2019年至今的票房頹勢,正在警告很多人,你們該醒醒了!敵人來了。

1、不是每個觀眾都要高清

部分影院從業者的樂觀大多數來源於影院放映設備的先進。寬大的熒幕、優秀的放映技術、先進的放映設備確實會帶來優質的觀影體驗。

然而,即使在美國,觀影的主力也不是狂熱的影迷,絕大部分都是有觀影習慣的普通人。他們沒有那麼挑剔,如果是特效大片、商業大作,影院的觀影體驗確實極佳,但是如果是《綠皮書》之類的劇情片,影院的極致高清與電腦上的1080P,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難以忍受的落差。

2、價格落差過大

今年春節檔,票價過高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關於票價過高的成因,在此不做討論。高票價的結果倒是很明顯,《新喜劇之王》單片12元,會員只需6元,這是騰訊視頻給出的價碼。影片檔期內的平均票價在35元到44元之間波動。這中間票價的差距顯而易見。

春節檔40元左右的電影票,中國電影票價占人均收入比是美國的7倍。相比於美國人,中國電影觀眾自然對於電影票價更為敏感,會員6元單片價格與美國一張電影票占人均收入比例相同。可以說,在視頻網站,中國影迷終於與美國影迷享受了同等花費的消遣。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優愛騰發力搶佔市場,通過各種促銷送用戶會員或者與多個APP會員共同綁定,更是大幅度減少了觀眾線上觀影的成本,讓很多觀眾願意等待電影從影院下映或者放棄在影院多刷喜愛的電影。

流媒體來了,影院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截止3月20日,普通話版和粵語版正片合計播放量六千多萬,即使按照播放量一半計算觀眾量,也是3000萬觀眾。這3000萬觀眾無疑是有觀影意願的,只是他們沒有選擇去影院觀影。無論他們出於何種原因,流媒體對於院線的分流都是顯而易見的,觀眾們依然喜歡看電影,只是他們不一定喜歡去影院看電影了。


優劣互見,差異化競爭才是出路

相比於傳統影院,流媒體的優勢不止是價格低廉。

全時段上映是流媒體的重要優勢。流媒體上的電影當然也有自己的上映期,但是只要擁有版權,無論何時,想看的觀眾都可以直接觀看。2018年,電影一個月即進入優愛騰的情況不在少數,電影在院線的上映時間越來越短,種種原因錯過的觀眾,就會成為影院不可挽回的損失。

就比如《新喜劇之王》,春節檔選擇太多,時間又緊湊,口碑造成的猶豫讓很多觀眾錯過了觀影時機。但是當《新喜劇之王》進入視頻網站,無論是一年兩年還是更多年,如果有觀眾感興趣了,電影依然會為流媒體創造收入。一些經典影片的版權,更是會長年為流媒體提供穩定可觀的收入,相比院線重映影片的慎重,流媒體獨具優勢。

可能有人會說,這部分觀眾無論有沒有流媒體都不會去院線觀影,因此流媒體只是開發了新的市場。姑且當這個說法沒有問題,然而中國電影市場的特殊化,流媒體對於中國院線的威脅,會比Netflix對北美院線的威脅更大。

Netflix直到近幾年開始自製電影,它的主要版權來源依然是好萊塢影視公司,它本身也沒有院線。Netflix的成功是發現了一片無人涉足的藍海。

然而,國內以優愛騰為首的流媒體,尤其是優酷和騰訊視頻,背後母公司騰訊和阿里坐擁國內最廣闊的用戶資源,旗下的騰訊影業與阿里文娛,一直是這幾年國內影視大潮的主力軍,手握眾多版權。如今流媒體內容付費在國內還在培養期,流媒體主要去賺影片下映後那些「本來賺不到」的錢。

流媒體來了,影院還能穩坐釣魚台嗎?

Netflix進行線上線下同步上映的時候,北美的院線可以聯合抵制。隨著未來我國版權保護的加強和付費經濟的常態化,當優愛騰嘗試線上線下同步上映的時候,國內的院線可以聯合抵制封殺它們嗎?這一天的到來對於院線的衝擊會有多大?

面對未來可能的巨大變局,院線經營者必須有備無患,這幾年興起的特色影院就是可貴的嘗試。

對於大多數院線而言,更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放映設備的領先

相比觀眾在家觀影而言,影院保持放映設備和相關技術領先所需要花費的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特別是當特效大片、商業大作上映的時候,影院更要追求觀眾觀影體驗的極致。

就比如IMAX影廳,呈現出的精彩視效讓很多影迷寧願多刷,甚至在普通影廳看過後再去看一遍IMAX版本的。如果影院普通的影廳相對於觀眾家中的電腦電視視效也能有這麼大的差距,影院的差異優勢自然會一直保持。這也是為何如今好萊塢大製作大IP橫行的重要原因。

2、抓住影院的社交屬性

特效大片不可能每天都有,影院的差異優勢不應該止於技術手段。對於影片的具體感受固然是私人化的,但是電影本身的社交屬性,觀眾對於影片觀感的交流與分享的需求,毫無疑問是影院的另一個重要的差異優勢。

相比於流媒體,去影院觀影觀眾更多不只是看一場電影。情侶約會、同事聚餐、家庭聚會,出門看電影有著更濃厚的社交屬性。很多觀眾在看電影的前後都有其餘的社交活動,這既是影院的固有優勢,也是影院的危機所在。

畢竟娛樂多樣化的時代,看電影並不是娛樂消遣的唯一選項。讓電影成為社交活動中的優先選項,需要影院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和更多元的選擇,包括現在很多影院已經開始嘗試的遊戲設施、咖啡廳、KTV等等,還有更進一步的各種特色影院。

不只是看電影,毫無疑問是影院差異優勢的關鍵。

3、通過影院設計引導觀眾消費

曾有人說,賭場的設計最用心。

知名賭場對於氛圍的營造和遊客心理的把握可謂是費盡心思。比如在免費送一些籌碼、四面環境和布局相似讓遊客感覺自己在世界中心、通過各種手段暗示遊客今天運氣不錯等等,讓很多遊客「小賭怡情」,也就給賭場帶來了收入。

影院自然不需要像賭場一樣,但是,如何通過精心的設計,讓觀眾願意來影院觀影以及在影院購買賣品,確實需要很多影院經營者重視起來。

隨著抖音等熱門APP的興起,薰衣草田、花田等很多美景吸引了無數遊客。就如同海景房總是更貴一樣,如果影院的環境更加美觀,同樣會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此時如果巧妙的營造衝動式消費的氛圍,讓這些遊客產生「來都來了」的想法,毫無疑問將會給影院帶來可觀的收入。

4、對得起價格的服務

海底撈,中國第一家上市的火鍋店。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海底撈等於服務好的印象,已經刻入很多國人心中。相比於味道的眾口難調,海底撈將自己的服務質量挖掘到了極致,不算便宜的價格依然一桌難求。

相比於流媒體,影院要做「海底撈」。無論流媒體技術再怎麼發展,缺乏互動式服務依舊是它的罩門。服務極佳,哪怕票價貴,收入依然很好,這樣的影院不止一例。

在未來,與流媒體相比缺乏廉價優勢的影院,不如直接放棄註定無法贏的價格戰,用對得起價格的細緻服務,服務觀眾從進入電影院到離開電影院,通過類似手段將觀眾吸引進影院,樹立起流媒體永遠無法翻越的服務壁壘,是影院差異優勢的又一個方向。


結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Netflix與好萊塢的廝殺恐怕不是短時間能決出勝負的,相比於好萊塢五大和各大院線深厚的底蘊,Netflix攜互聯網之風依舊難以輕易言勝。

未來,我國更加兇猛的流媒體必然會走上線上線下「我全都要」的道路。抓住差異優勢,能否為自己打造流媒體不可跨越的護城河,將會是院線攸關生死的重要抉擇。

狼已經來了,你還在等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