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都光耀,大佛佑護,洛陽實景史詩劇《武則天》有多震撼?

神都光耀,大佛佑護,洛陽實景史詩劇《武則天》有多震撼?

作者:伊凡

一部反映大唐盛世,神都輝煌的實景劇,經過2017、2018演出季的打磨,通過冬季休演期緊鑼密鼓的優化,伴隨著市場呼聲和萬眾期盼。2019演出季將於3月22日又一次開始上映。

這是一個性格強直的小女子,不習女紅,唯喜讀書,故知書達禮,深諳政事。童年時代,曾隨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閱歷深厚,培養了她的眼界和才幹。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喜歡這個楚楚動人的小女子,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故稱武媚娘。

有一次,當她聽說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獅子驄」的烈馬,無人能夠馴服,便主動對唐太宗說:「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撾撾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唐太宗乃愛馬之人,對她的馴馬方法甚不認同,只覺武才人很是霸道。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廢,晉王李治被立。此後,在侍奉太宗之際,武則天和李治相識併產生愛慕之心。唐太宗死,她的命運發生轉折,入感業寺削髮為尼。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來到感業寺進香成為命運的轉折點,小女子又見到了心上人,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

這時,由於無子而已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裡,提議將這個女子召回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才人重回到了宮中。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武皇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在那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登上權利巔峰,其智慧、手段可見一斑。曌字同「照」,意指日月當空,普照大地。

武后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

武瞾、武照,本名不詳,并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皇的每次重大抉擇,背景都會出現龍門石窟雕鑿盧舍那大佛的場景,山體在工匠不停的斧鑿不停的敲擊中剝落,山體忍受著千刀萬剮,大佛漸顯,只為以佛的形象永恆地照亮世間。武則天犧牲親情、犧牲萬世的名聲、犧牲女人的一切,只為像佛一樣給世間苦命的人點亮一盞明燈。

無字碑立起,武皇涅槃,盧舍那大佛如日出東方般的光照人間萬世。

恢弘的盧舍那大佛,高聳的台階、巨大的宮殿,再現大唐盛世。

完美的舞台機械和特效,真假變幻的多媒體,使演出更具震撼力。

600多位演職文員懷揣炙熱之心傾情演繹,穿越千年時空,照亮歷史舞台。

演繹地點:洛陽市澗西區西馬溝村!

鳴謝:洛陽舜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圖片:洛陽人民藝術攝影家協會伊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洛陽保衛戰,抗戰後期的一場慘烈戰役
此人心狠毒辣被人不齒,70歲時改變了三國歷史走向

TAG:天地史話 |